要顛覆物流商用車市場?菜鳥、京東、亞馬遜競逐物流無人車
【EFEC導讀】城市無人配送車當前主要由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研發。電商企業往往具有較強的科技背景,和雄厚的資本支持,同時在城市配送環境下電商企業有更完善的大數據儲備,在城市無人配送車的整車研發上更為擅長。

一年一度的“雙11”已過,考驗物流人的包裹大戰則正式開啟。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爆倉的新聞今年并未出現,不僅爆倉離快遞企業越來越遠,快遞業發展還呈現出新的特點。
經掌鏈品牌輿情監測研究中心監測,每年11月關于快遞延誤、快遞小哥服務質量差(這一方面是因為雙11期間快遞小哥工作強度過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快遞公司在雙11期間都會招聘一批臨時工來應對工作的需要,同時,這批臨時招聘的員工也缺乏必要的崗前培訓)等負面新聞均達到年度峰值。
但輿情中心監測發現:在2015年以前,每年11月的負面輿情占比同比上升;但在2015年之后,這一占比卻逐年遞減。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快遞效率的顯著提升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密不可分。近年來快遞的智能化、無人化技術讓快遞爆倉鮮有出現,也讓雙11期間的快遞滿意度顯著提高。
無人車作為智慧物流的一個重要領域,哪些企業最熱衷于參與無人車競逐?這些企業在無人車市場發展呈現怎樣的態勢?

(無人車企業整體情況;掌鏈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電商企業:降本提效促升級
1、電商企業為何紛紛布局物流無人車?
① 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接近25萬億,且依舊保持著每年接近20%左右的增長,相應的快遞業務量也會隨之大幅上漲。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刻不容緩,尤其是網購快遞,無人車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據推測,到2020年,快遞的人力成本支出或將超過5000億,假設30%是可以替代的,所以對無人車/機器人,至少身處在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② 提高效率,提高服務競爭力的需求。時下,流量紅利進入尾聲,當價格透明化后,消費體驗,包含物流在內的品質與速度,正變成中國消費升級的關鍵考量。無人快遞車的應用將大幅提升碎片化、高頻的社區用戶的消費體驗與配送效率。無人快遞車無論是從時效性還是從科技感上都能給消費者以更好的消費體驗。
無論從降本增效的角度,還是提升消費體驗、服務質量的角度,電商企業都需要無人技術。無人技術是顛覆物流行業格局的重要賽道,從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看,無人駕駛在物流場景下的應用前景更易實現。
2、電商企業何時投入無人車?
2016年開始,電商企業開始陸續發力無人車,2016年京東成立X事業部,發力打造無人車等物流技術。亞馬遜也是在2016年左右“秘密”建立了自動駕駛團隊。
3、發展模式
電商企業的無人車發展模式以自主研發為主,無論是京東、蘇寧還是跨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均采取自主研發的形式進軍無人車領域。
4、當前應用情況
2018年6月11日,京東無人車總部項目正式落戶長沙經開區;近期,京東全球首個智能配送旗艦站將在長沙經開區正式投運;研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目前已在美國一些獲得授權的道路上完成了2400小時的智能駕駛超級測試。蘇寧無人車“臥龍一號”已進入常態運營;推出全球首個40噸物流無人重卡——“行龍一號”。
總體來說,電商企業研發的城市無人配送車已在一定范圍內投入使用,進入常態化運營。無人卡車則多在測試階段或應用于物流園區。
汽車制造企業:安全環保大勢所趨
1、汽車企業為何加入物流無人車?
汽車企業熱衷于無人駕駛的原因則更傾向于駕駛的本身。
① 安全的需求。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24萬人死于交通事故,這一數字在2030年可能達到220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事故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而如果無人駕駛得到普及,那么這一數字可能會大大減少。而在中國,每年由大量因為貨車疲勞駕駛、超載、超速、剎車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惡性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死亡。惡性交通事故頻發使得中國廣大司機“談貨色變”。
② 環保的需求。無人車還能幫助我們改善環境。由于無人駕駛汽車在加速、制動以及變速等方面都進行了優化,它們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③ 減輕駕駛員工作量的需求。由于電腦系統代替了駕駛員,那么駕駛員就不需要消耗時間、經歷、體力在駕駛上,完成了從駕駛員到安全員的身份轉換。
2、汽車企業何時投入無人車?
汽車企業對無人駕駛的研發更早些,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然而直到21世紀初,才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3、發展模式
車企多與互聯網企業、其他領域巨頭合作研發,少部分企業自主研發。比如,比亞迪與百度聯合研發、東風與華為聯合研發、中國重汽與天津港合作研發。一汽解放等企業則為自主研發。
4、當前應用情況
前不久,一汽解放新一代智能重卡J7上市,明年將開展港口、園區等限定區域內L4級智能車商業運營。中國重汽T7H智能卡車則在今年5月,實際駕駛五臺從濟南-連云港-哈密,全程約3500公里。沃爾沃電動無人駕駛卡車實測已發布。奔馳最新無人駕駛的概念貨車也已發布。
總得來說,汽車企業無人車目前多數已進入實測階段,預計明年將有更廣泛的應用。
科技公司:風口不容錯過
似乎近年來初創的科技公司對無人車的興趣更大,以獲得加州無人駕駛許可的45 家公司為例。其中超過半數的企業為科技公司,是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1、科技公司為何要參與無人車的競逐
① 政策的支持。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正式頒布,其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絡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此后,還陸續有相關的支持性政策出臺。
而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也均對無人車報以支持態度。
② 資本的青睞。投資人著眼于未來,相信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人們出行以及物流場景應用的主流方式是他們愿意投資的主要原因。

(部分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及融資情況)
2、發展模式
科技公司的無人車發展模式多為自主研發或向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3、應用情況
智行者在11月8日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清潔車“蝸小白”和無人駕駛物流配送車“蝸必達”已正式投入量產,并預計在2018年底實現百臺低速車量產的目標。圖森未來獲國內首張自動駕駛卡車路測牌照。國外的科技公司無人車則主要集中在測試階段。
▌記者小議:
城市無人配送車當前主要由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研發。電商企業往往具有較強的科技背景,和雄厚的資本支持,同時在城市配送環境下電商企業有更完善的大數據儲備,在城市無人配送車的整車研發上更為擅長。
科技公司則相比聚集了更多的高新技術人才,往往更專注于城市無人配送車的某項技術。自動駕駛卡車除了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熱衷外,汽車企業也參與其中。汽車企業相比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在整車制造上擁有更豐富的經驗,但在高新科技的研發能力上略顯不足,往往需要與電商企業和科技公司相互配合。
電商和科技公司自主生產的自動駕駛卡車則相比汽車企業更難被消費者接受和信服,消費者對非傳統汽車企業生產的汽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慮。未來,只有不同領域的企業通力合作,各展所長才能更好的推動無人車的進展。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下的B2B電商實踐之路”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B2B電商平臺、金融機構(VC、銀行、信托、商業保理等)、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區塊鏈等企業高管,針對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實踐探索、資本對接、新技術革新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務咨詢:Sofia 張女士 158-2763-1668(同微信)
上一篇:P2P供應鏈金融發展應該具備四大要素
下一篇:產業互聯網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