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服務產業鏈平臺,打造“生態+金融”模式
【EFEC導讀】當前的商業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言必稱“平臺”的時代。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金融機構不斷創新產品,攜手產業鏈平臺,為采購雙方提供包括采購交易、倉儲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信貸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打通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構建起“產業鏈平臺+科技+金融”的生態圈。
當前的商業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言必稱“平臺”的時代。
工業時代,人們往往以生產為主線,“生產產品——建立渠道——定價售出”,商業模式呈現線性特征;但互聯網時代具備網絡效應,平臺型企業應運而生,它們以需求端為主要起點,以拉動需求端為主要運營手段,不斷撬動供給端以擴大規模,而供給端的擴充又可以帶動消費端升級,如此循環往復,推動產業升級。
2015年起,我國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了一批靠近生產端的B2B電商平臺的發展。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B2B電子商務打通產業鏈,為采購雙方提供包括采購交易、倉儲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信貸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商業銀行也不再依賴傳統的線下一對一服務模式,而是通過新型數字化手段與各類平臺企業進行對接,不再局限于提供傳統的支付結算、融資和理財等金融產品,還可借助平臺和財資生態系統為企業的上下游、交易各方提供各類非金融服務,實現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互通。
產業鏈平臺企業:連接實體與金融
產業鏈平臺企業一端對接各類實體企業,另一端對接各類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發展搭建橋梁。
在供給端,產業鏈平臺整合上游生產資源,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以產業鏈平臺企業為龍頭,以產業鏈各部門之間建立的需求信息和生產標準為紐帶,通過平臺企業自上而下有機整合科技、物流、金融、零售、政策等資源,以閉合運營的方式實現對產業鏈所有參與者的整體開發和全面服務。上游企業可以由批發式銷售轉為零售式銷售,利潤更高、交易更安全,而且可以掌握買家信息,依據買家需求調整產品生產,提供針對性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推動我國的產業模式由供應鏈推動型向需求鏈引導型轉變。
在需求端,下游企業在平臺上可以找到一站式采購服務,包括售前的詢價、比價、鎖貨,售后的加工、物流、倉儲等,下游的電商平臺只需要接收訂單,發貨、配送等事宜均可以交由平臺解決。產業鏈平臺為下游經銷商節約了大量倉儲、物流成本,解除庫存壓力,減少資金的無效占用。平臺提供的各種數據還可以幫助經銷商實現更加精準地經營發展,改變營銷模式,提升經營效率。
在資金端,產業鏈平臺企業一般成立了金融平臺,產業鏈平臺幫助企業梳理其資產,分辨出可以納入金融平臺的資產,并且針對企業的個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產業鏈金融平臺將企業的票據、應收賬款、訂單等資產數字化,轉化為企業的信用額度,以此來幫助企業獲得融資,解決企業發展所面臨的資金問題,比如平臺接入浙商銀行的涌金資產池,平臺內的企業將票據、應收款等資產入池,獲得授信,可以進行融資,也可以直接用票據進行交易。
在產業鏈平臺中,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信息都在系統中實時傳輸,管理員可以實時看到業務動態,業務數據、應收賬款數據可以通過金融產品轉化為信用額度,結合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科技還可以確保業務真實、提高風險管控。產業鏈平臺一方面為金融機構提供產品的應用場景,并且提供經營數據作為風險控制依據;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征信依據,并且聯合核心企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流動性服務助力產業鏈平臺盤活資產

▲圖 物產中大云商有限公司
物產中大云商有限公司(簡稱“物產云商”)是世界500強企業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級子公司。公司以“消費品領域跨境產業鏈集成服務商和產業生態組織者”為總體定位,以“產業鏈+互聯網+綜合金融”的商業模式,建立“物產通”線上平臺和“物產天地”線下園區O2O布局。公司聚焦生活消費和單位消費兩大服務體系,產品涵蓋紡織原料、服裝面料、母嬰日化、小家電、寵物食品、辦公用品、新能源車零部件等,具有差異化產業鏈服務優勢。
基于國有企業背景及物流優勢,秉持著做擅長的事業這一信條,物產云商以“S2B2C”的組織架構為其他電商平臺提供服務。在經營過程中,物產云商呈現出交易品類多、交易數額大、資金流動頻繁等特征,亟須應用先進的資金管理工具來管理票據和應收賬款。物產云商資金運營部總經理杭波在比對多家銀行產品之后,認為浙商銀行的創新服務走在了全國銀行的前列。
物產云商的銀行承兌匯票占交易量的20%左右,收入的大多是小票、短期限票,而支出的通常都是大面額票據,利用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財務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將手頭票據兌換成符合供應商要求的票據,進行支付。票據入池不僅解放了人力資源,還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財務成本。據不完全估算,物產云商入池票據余額2億元,平均每年節約財務成本100萬~200萬元。
物產云商是國內很多企業的辦公用品采購渠道,每一筆訂單的商品品類多、發票量大,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結算,程序繁瑣,結算周期長,以開具信用證為例,傳統方式下需要財務人員到銀行辦理業務,僅蓋章一項都要耗費4~5小時。得知這一情況后,浙商銀行的業務專家為物產云商推薦了應收款鏈平臺。在應收款鏈平臺上,物產云商的供應商可以將應收賬款轉化為支付和結算工具,并轉讓給下家,或者直接從銀行拿到資金,手續更便利,資金流動效率大大提升。目前,應收賬款鏈上線3個月,開具區塊鏈應收款已經達到2.15億元。
在融資層面,浙商銀行超短貸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融資成本,結合票據池等業務,企業可以獲取信用額度,再通過線上發起貸款需求,超短貸可以秒放款、月末還,物產云商結合財務公司的產品,可以將融資成本降低10%左右。
金融機構攜手產業鏈平臺,共建產業鏈生態圈

▲圖 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
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歐冶云商”)是寶鋼集團整合原有鋼鐵電子交易相關資源,以“服務型生產體系”商業模式,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全新技術手段,打造的集資訊、交易結算、物流倉儲、加工配送、投融資、金融中介、技術與產業特色服務等功能為一體,鋼鐵生產企業、鋼鐵貿易公司、物流加工服務商、鋼材用戶等多方主體共生共贏,服務范圍覆蓋全國的生態型鋼鐵服務平臺。
作為寶鋼集團戰略轉型的重要布局,歐冶云商自2015年上線以來保持著快速的增長。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張,集團對票據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要考慮票據管理的便利性,又要兼顧額度的共享及成本控制。經過深入考察,歐冶云商選擇了浙商銀行作為合作伙伴,以歐冶金融作為主辦單位建立集團資產池,目前,共有9家歐冶系公司作為成員單位加入集團資產池,共計入池資產1億余元,辦理資產業務近6千萬元。資產池的使用,不僅盤活了歐冶云商自身的資產,還有利于歐冶云商乃至寶鋼集團上下游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對于生態型服務平臺來說,產業鏈金融是重要的核心。傳統模式下,鋼鐵經銷環節的一般融資途徑有兩種:一種是倉單質押貸款,另一種是“聯保聯貸”。這兩種模式下,銀行之間、銀行與鋼貿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容易產生信用問題。鋼鐵行業的服務平臺,想要把產業鏈金融做好,就必須對貨品、企業信用進行嚴格的監管。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非常適合應用在這個場景中。在增強銀企互信方面,浙商銀行先人一步,依托“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推出應收款鏈平臺,可有效解決企業應收賬款的真實性確認、快速流轉等問題,更安全高效。依托應收款鏈平臺,可充分挖掘集團企業及上下游優質企業的商業信用價值,上下游企業可依托核心企業或銀行信用盤活應收賬款,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融資成本,從而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良好的產業鏈生態圈。
產業金融發展進入機遇期。一方面,產業需要金融,隨著技術升級,也已具備發展金融的條件;另一方面,金融需要資產,資金需要對接來自實體經濟的資產。金融機構可以以產業鏈場景中的創新產品,比如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資產池和應收款鏈平臺等,聯手產業鏈平臺,既能立足于傳統行業,服務于產業,又可以打通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構建起“產業鏈平臺+科技+金融”的生態圈。
上一篇:無人配送競速,物流終端交付即將進入人機混送
下一篇:央行聯手5銀行開發區塊鏈平臺 中小微融資成本或降至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