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臨近 兩家公司漲價備戰 快遞板塊會爆發嗎
【EFEC導讀】近幾年來,快遞企業連續出現旺季漲價現象,近日兩家快遞公司又發布調價通知。

距離“雙11”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電商、快遞物流等行業已經提前進入備戰狀態。近幾年來,快遞企業連續出現旺季漲價現象,近日兩家快遞公司又發布調價通知。
中通、圓通旺季漲價
相比去年9月已有快遞企業漲價的情形,今年各家快遞公司的調價姍姍來遲。
直到10月11日,中通打響第一槍,發布了關于旺季調價的通知。
15日,圓通也發布類似通告。
韻達、申通兩家則稱目前沒有收到相關通知。
清華大學互聯網院物流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電商為了保證及時交付,會使用‘以儲代運’方式,可能在11月1號之前就將庫存放在本地,盡管降低了區域間大規模快遞量增長,但本地快遞量依然呈現暴漲現象,因此快遞企業的攬件量在這一個月上漲非常快。”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的信息,去年“雙11”業務高峰時期,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快件處理量同比增長25.8%,“雙11”當天,快遞業務量達到4.16億件,為日常處理量的3.2倍,刷新最高日處理量紀錄。
劉大成表示,“雙11”業務量快速上漲會帶來場地、快遞員等成本提高,快遞企業目前存在低價競爭現象,各個快遞企業總部都有補貼,因此各地服務網點會通過漲價補貼快遞員的收入,減少總公司的補貼。
中通、圓通發布的公告中也表示,調價是為了應對旺季的用工、場地、運輸等成本的上漲。
有資料顯示,去年圓通、韻達等上調全國到上海的快件派送費的幅度僅為每單0.5元。業內專家認為,高峰過后,快遞業又會回到低價狀態,對消費者影響有限。
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同比下降1.6%,同城和異地對平均單價分別為7元、8.1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下降態勢。
全年快遞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
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快遞行業累計完成業務量440億件,同比增長26.7%,快遞業務收入為5285.5億元,同比增長24.5%。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表示,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長22%,快遞業務收入將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18%。
券商的預測更加樂觀,國金證券的研報稱,隨著拼多多百億補貼等競爭策略推出,下半年快遞件量增速不會低于上半年,預計全年件量增速25%左右。
“隨著我國電商的蓬勃發展,我國主體的快件量將持續增長,市場之前呈現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長,雖然現在增速放緩,但600億件的預測是可以實現的。”劉大成說。
從全球范圍看,目前我國快遞包裹量已占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去年我國的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
機構如何看快遞板塊行情?
招商證券的研報認為,快遞仍是景氣度最佳的行業之一,預計四季度快遞龍頭業務單量增速將達到40%以上,各家快遞龍頭仍將壓價沖量,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天風證券的分析顯示,通達系中,A股韻達表現最佳,主要由于規模效應和成本改善,圓通受貨物代理、申通受擴產擾動業績增長略慢于競爭對手。
國金證券的業績預測中,順豐第三季度扣費凈利增速將在80%左右,原因是受益于特惠件和商務件等傳統業務增速回暖。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快遞包裝“瘦身變綠”談何容易
下一篇:菜鳥、京東、滿幫等16家中國物流企業入圍胡潤全球獨角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