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都市經濟圈等新的增長點,七大上市快遞股值得入手嗎?
【EFEC導讀】2019年,快遞行業的社會關注度已經達到了頂點,鄉村振興和都市經濟圈成為新的增長極,對上市快遞企業來說,是重大的機遇期,快遞企業在創造優秀業績和高品質的服務的同時,能給廣大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大多數股民而言,2018年是些許悲傷的一年。上證指數從年初最高3587.03點到年底收盤2493.90點,全年下跌1093點,跌幅高達30.5%,從各大板塊的表現來看,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倉儲物流板塊的快遞上市公司同樣表現欠佳。
在2019年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快遞概念指數更是創出歷史新低。但隨著國內A股指數資金面、政策面、情緒面的多重共振變化,上市快遞公司在二級市場的預期也開始逐漸出現不錯的變化。從已經發布2018年年報和業績快報的上市快遞公司數據顯示,還是總體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在滬深A股3600多家上市公司中處于中游水平。在2019年,部分快遞公司將有較大額度的解禁壓力,大股東和財務投資者都有財富兌現的迫切感,處于做市值和業績的需要;我們有理由對快遞類上市公司將有一個相對樂觀的預期。
盡管如此,2019年上市的快遞企業仍將面臨業績和服務的雙重挑戰,二級市場對快遞股的追逐熱度早已消散,A股市場是一個特別講究“新概念”“新故事”的地方,快遞上市公司既需要良好的業績作為支撐,也需要向資本市場講出更好的故事,讓投資者相信這些故事可以實現。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資本開支不確定性更大,公司戰略需要更為穩健和接地氣,公司的架構和網絡體系需要升級,管理團隊也亟待優化,部分企業的業績對賭期限也將結束,部分企業面臨巨額套現解禁的壓力,企業掌舵人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戰略與個人財富之間博弈也將真是開始,對加盟制為主體的通達幫快遞來說,網絡結構亟待升級和優化,網絡與產業的聯動融合也將成為必然趨勢。
我們不妨從各家上市快遞公司的動向,一窺預期存在的可能性。
順豐:2018年,順豐與中鐵合資成立公司,共同開拓高鐵貨運市場,其后合作進一步升級,2019年1月5日首開滬深特快班列,從以往的單列裝貨、復興號車廂載貨到開行特快貨運班列,順豐“地網“的實力大大提高。從陸地到天空,年初至今,順豐再次購買了3架全貨機,至此順豐已經擁有53架全貨機了,順豐已經成為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
布局未來的順豐更加受到關注長期投資價值的外資資金的喜愛,數據顯示,外資資金通過陸股通持續買入順豐,在2月20日,順豐控股獲外資買入330.7萬股,上榜陸股通日增倉前十名。順豐控股繼2018年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再次迎來新的利好,順豐控股將被納入MSCI中國大盤A股名單(該名單大盤股有168只),基本上都是各個行業的標桿性企業,順豐控股也是唯一被納入MSCI中國A股421家的快遞公司;也意味著國際機構將更看重順豐控股的投資機會。年初至今,順豐控股的股價漲幅為11.88%。
關注龍頭快遞公司,相較于國外快遞業,我國快遞業還處于較分散階段,未來隨著小公司加速退出,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自然受益匪淺。
圓通:快遞業同樣吸引著各家機構。僅1月份,圓通速遞就迎來了兩次大調研:1月11日,公司接待了約35家機構;1月13日,公司接待了約13家機構。這兩次調研除了知名度較高的公募、券商之外,還有不少知名私募機構參加。
2019年,圓通也著力在思想意識、戰略布局、產品結構、網絡發展、管理體系等方面變革創新,以市場為中心,以科技為引領,以實效為本、降本增效、網絡賦能、協同共享為重點,打造公司新的網絡命運共同體。圓通作為上市最早的快遞公司,并沒有充分展示出公司的實力和業績放大效應,2018年股價跌幅在所有快遞股中是最大的,2019年公司將以市場和服務為主軸,全面實現業績超越;股價走勢已經充分反應公司基本面,2019年在二級市場應有相對超預期的表現。
申通:曾經的通達幫老大哥申通來說,亟需重新證明自己還是“王者”,公司開始加速“補缺”,聚焦重點,圍繞“發展”主題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尤其是在阿里巴巴投資入股申通快遞之后,會提升申通快遞整個網絡的覆蓋和效率,對于二季度的數據會有很好的幫助。在未來三到四個月是個關鍵點,首先,要想好這筆錢怎么用;第二,整個網絡如何變革要重新明確;第三,團隊人員要如何重塑;第四,服務水平如何提升。趁阿里入股的機會,申通如果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掉,那么有機會把市場份額和排名向上提升;緊跟當前行業發展新常態,從培育公司發展新動能入手,加快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快遞人才,各級管理人員勇于承擔歷史賦予的發展責任。同時,加快發展的速度,在市場規模、服務質量、企業管理、能力建設、產品拓展、經營效益、品牌形象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和全面發展。隨著申通快遞家族化治理結構的變化,股權穩定性的提升,公司資本開支的加速,業績表現出現了明顯的變化,2019年在二級市場應有超預期的表現。
韻達:韻達方面則持續進行核心資源投入,深入實施“服務引流”“產品分層”等多層次競爭策略,以高效、便捷、優質的快遞服務體驗,持續擴大獲客源、提升客戶粘性,保障公司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和經營業績獲得健康、較快增長。同時,在科技、末端等方面全面賦能,保持行業領先,持續推動韻達全網絡穩健、快速發展。2018年滬深指數低迷,快遞股大幅下跌的情況下,韻達走勢相對穩定,股價走勢已經提前反映了公司業績表現,公司需要向市場傳遞出優于同行的地方在哪里?其信息透明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認為2019年走勢會相對平穩,很難有超預期的表現。
德邦:德邦是最晚上市的快遞上市公司,公司是順豐之外第二家直營模式的上市公司。德邦以流程標準和精益管理著稱。德邦曾作為快運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在零擔運輸領域耕耘多年。掌舵人注重贏的思維 ,公司208年快遞業務已經與快運并駕齊驅。德邦一直倡導的快運+快遞的雙輪驅動模式已經出現戰略轉移,快遞業務比重在2019年將超過其快運業務的比重,公司已經定位為一家快遞為主業的公司,根據其公司治理結構。技術和流程的精益化,人才結構的年輕化,公司領導人的成本理念,預期公司2019年在二級市場應有相對超預期的表現。
中通:值得一提的是,美股市場的中通快遞和百世集團同樣給出了不俗的表現。2月11日,MSCI宣布中通快遞“入摩”,對中通快遞而言,獲得國際投資者的真正認可,對其構成間接的利好,更有利于中通快遞進入國際投資者的視野。而中通快遞的公司定位和戰略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動進取和相對激進已經稍占上風;對于中通來說,業務量和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還能保持多久是一個懸念,公司治理結構和董事會穩定性,與阿里資源的融合度都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毫無疑問“公司裂變”正在加速,公司創始人曾經高調喊出1000億美元的市值目標。
百世:同樣,百世集團邁入日均2000萬件“俱樂部”,在業務表現亮眼的同時,亦給整個集團的發展注入動力,將繼續執行構建全球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的長期戰略,專注于提高市場份額、運營效率、自動化技術的運用水平、客戶體驗以及盈利能力,繼續推進長期投資和發展。對投資者來說,百世是一家什么樣的物流公司,無論是廣大投資者還是用戶們都不是很清楚。從消費者層面來說,百世最有可能與消費者產生聯系的還是其快遞業務。然而百世所推崇的供應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讓消費者對百世快遞企業的屬性有所弱化。這在趙小敏看來,其實是在弱化百世的業務聚焦能力和品牌認知度。近期,百世在品牌上也是不斷有變化。最引人關注的是不久前百世將股票交易代碼由原來的“BSTI”更改為“BEST”。百世將其作為企業名字簡稱,顯然也是想通過一個好的寓意來讓企業有更好的識別度。未來百世能否如其交易代碼一樣“BEST”,筆者認為百世在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外,向中外用戶講清楚“百世的競爭力和服務能力”,向中外投資者講好“百世的中國故事”是百世首要提升的能力。
2019年,快遞行業的社會關注度已經達到了頂點,鄉村振興和都市經濟圈成為新的增長極,對上市快遞企業老說,是重大的機遇期,快遞企業在創造優秀業績和高品質的服務的同時,能給廣大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上一篇:大象轉身:銀行的解構與重構
下一篇:占據物流市場半壁江山的阿里系,能否稱霸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