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案例-國網電商:“能源工業云網”構建互聯共享、全域賦能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2020-2021年全國供應鏈優秀企業及杰出個人白皮書》(第二部)優秀案例系列:國網電商-“能源工業云網”構建互聯共享、全域賦能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一、企業簡介
國網電商科技有限公司為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公司以B2B和B2C兩大業務為支撐,構建電商化交易、商城自營、物流業務、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多元化業務版塊,重點發力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核心技術應用,服務國家電網各專業及相關能源行業,支撐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公司擁有一支500多人的集管理、研發、運營、業務于一體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連續兩年入選天津市百強企業,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電科院、天津大學等機構、高校合作。先后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天津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已獲得CCRC、CMMI5及五項ISO認證。
二、產品詳細介紹
1.產品介紹
“能源工業云網”是國家電網公司“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之一,定位于面向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充分利用現有工業互聯網建設基礎,集成內外部系統、通過平臺復用、業務貫通、數據共享,實現資源整合、服務提升、相互賦能,構建互聯共享、全域賦能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持續推動客戶側能源服務和供應鏈領域工業互聯網發展,支撐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
能源工業云網由國網電商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研發及運營工作,運營團隊人員共計241人,負責平臺軟硬件整體維護,對平臺進行信息安全、安全運營、配套技術、監管執行,根據公司能源行業業務進行相關流程的審批、更新并監督執行、持續完善。同時,基于平臺開展的智能制造服務、物資交易服務、物流服務等業務,運營團隊由公司CIO直管負責,開展相關服務落地及實施。平臺2019年入選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20年入選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及“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21年入選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
一、企業簡介
國網電商科技有限公司為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公司以B2B和B2C兩大業務為支撐,構建電商化交易、商城自營、物流業務、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多元化業務版塊,重點發力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核心技術應用,服務國家電網各專業及相關能源行業,支撐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公司擁有一支500多人的集管理、研發、運營、業務于一體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連續兩年入選天津市百強企業,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電科院、天津大學等機構、高校合作。先后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天津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已獲得CCRC、CMMI5及五項ISO認證。
二、產品詳細介紹
1.產品介紹
“能源工業云網”是國家電網公司“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之一,定位于面向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充分利用現有工業互聯網建設基礎,集成內外部系統、通過平臺復用、業務貫通、數據共享,實現資源整合、服務提升、相互賦能,構建互聯共享、全域賦能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持續推動客戶側能源服務和供應鏈領域工業互聯網發展,支撐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
能源工業云網由國網電商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研發及運營工作,運營團隊人員共計241人,負責平臺軟硬件整體維護,對平臺進行信息安全、安全運營、配套技術、監管執行,根據公司能源行業業務進行相關流程的審批、更新并監督執行、持續完善。同時,基于平臺開展的智能制造服務、物資交易服務、物流服務等業務,運營團隊由公司CIO直管負責,開展相關服務落地及實施。平臺2019年入選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20年入選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及“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2021年入選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

能源工業云網平臺能力
2.優勢特點
能源工業云網,依托創新的“電商工業互聯網”新模式為基礎,拓展到智能制造、智慧交易、智能運維全業務鏈條,建設形成能源全域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以平臺的開放能力為支撐,打造強大的“能源工業社區”,提供制造、招采、電商等專業化協同服務,建立數字化改造、電商服務、物流配送、在線運維、數據變現、產業金融等價值驅動的新型商業模式,全面惠及能源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各類主體。
3.創新應用
(1)數字化改造。一是咨詢服務,為能源產業鏈企業提供數字化改造方案,收取咨詢服務費;二是實施服務,為能源產業鏈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提供設備物聯、產線改造、系統集成等服務,收取數字化改造實施費。
(2)物資交易及項目撮合。一是線上物資交易服務,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和產成品等物資,收取1%-2%的傭金;二是項目撮合服務,通過線上信息提供、線下供需對接的方式,開展新能源、工程等項目招標采購及撮合服務,按項目收取3%-5%的傭金。
(3)開展自營銷售。為滿足產業鏈應用場景中各類物資需求,開展多種方式自營活動。一是代理銷售,獲取優質產品銷售代理權,在線銷售,獲取約10%的利差;二是定制生產,整合線下制造資源,分析市場需求,定制下單生產,組織在線銷售,獲取約15%的利差;三是自營制造,采用自有品牌、代工生產的模式,進行商品銷售,獲取約20-30%的利差。
(4)全域物流及倉儲服務。一是在線物流服務,為能源產業鏈各方提供物資配送全程軌跡監控服務,收取的服務費(0.1元/條);二是貨運撮合服務,為能源產業鏈各環節提供物流運力撮合服務,收取年費或平臺服務費(2000-8000元/年或按物流交易額1%收費);三是物流自營服務,集成線下物流運輸資源,為產業鏈相關企業端到端物流運輸服務,獲得運費2%-4%的利潤收益;四是云倉運營服務,面向產業鏈倉儲需求方,提供云倉運營管理等儲運服務,按實際提供的物流、快遞、存儲、操作等服務收費。

線上交易場景圖
三.項目實施過程
1.實施背景
能源工業云網的數據采集針對工業全要素匯聚和工業資源配置的需求,面向能源行業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交易等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等服務,來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和協同創新。目前,電網系統存在大量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為解決大量多源異構數據的有效存儲、調用、計算和管理問題,能源工業云網將工業智能應用部署到邊緣端,通過輕量化的策略構建智能解析與數據分析模型,有效地解決設備接入不匹配,數據分析難和資源利用率低的難題。完成設備數字化映射與特征信息提取,提供工業設備數字化與智能化的需求解決方案,協助客戶處理制定設備監測方案、傳感器選型、信號處理等方面的問題。
2.取得效果
能源工業云網廣域連接各種能源、發電、輸電、用能設備,提供統一的物聯接入及管理,集成電力專網+能源工業云緩沖網+公用互聯網,聚合新能源消納、儲能、雙碳服務、微網園區、智慧用能等場景,形成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綜合服務網絡平臺,建成基于5G應用的、滿足各種場景的多元化廣域接入體系,提供45個公共服務組件、33個數據算法和工業機理模型、49個功能服務模塊,建成上線制造、招采、電商、租賃、物流、工程、運維、信用八大應用中心,形成新能源場站全域服務、制造企業生產協同、數字工程全過程管理等18個典型應用場景。通過建設租賃中心,從在線智能租賃、租賃設備監控、租賃設備認證三個方面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服務,實現承租與出租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為施工企業縮短租賃周期,降低租賃成本,目前租賃設備涵蓋35大類、接入重大設備640臺、接入一般設備10.3萬臺;通過利用“互聯網+”、智能物聯等新型技術建設了業務流程透明化、業務管控一體化、業務體系智能化的運維中心,提供全流程一體化的數字運維服務,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增強運維管控能力,2021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運維檢修工單超過600單。
四、績效分析
1.經營數據
能源工業云網八大應用中心已全部上線運行,發布了能源工業云網統一服務門戶,形成“全域鏈接、開源開放、智能可信、價值驅動和廣域應用”五大服務能力。目前已完成各場景試點應用,并在全國26個省份試點應用,接入新能源場站176萬座,裝機容量3.7億kW,接入6.4萬家客戶、1.5萬余家企業、2.6萬臺設備,平均降低用能成本5%至10%,交易額867億元,有效推動智能制造、智慧交易、智能運維等場景產業鏈協同。已實現八大中心核心功能貫通,制造中心已上線設備監控、生產管理、訂單排產、在線質控等功能;招采中心已聚攏供應商12171家,實現交易額118.5億元;電商中心已與華潤等10余家用戶達成自營合作,實現交易額489億元;物流中心累計為7394家供應商提供服務,運單數達7812單;信用中心已上線動態評價功能、信用報告、不良行為公示三大核心功能;租賃中心已入駐出租方和承租方累計71家,上線機具設備4112臺。工程中心已撮合項目累計182個,完全檢查292次,在建工程項目13個,提升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97%;運維中心已具備運行監測、巡視管理、檢修管理和能效分析核心功能,具備網站系統和APP操作環境。
2.經營成績
能源工業云網打造行業生態,帶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以大中企業服務化轉型打造工業知識的復用能力;以價值導向引導中小企業,培育規模化的應用市場;以構筑開發生態加速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通過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垂直電商等一系列新模式,降低新產品開發制造成本、縮短產品上市周期,在帶動眾創眾包的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平臺活力。能源工業云網發揮平臺優勢,提升產業升級能力,推動8大場景試點應用,覆蓋全國26個省份試點應用,累計服務上下游企業9.1萬家。
3.經營亮點
圍繞智能采購、數字物流、全景質控三大業務鏈,提供現代智慧供應鏈服務。一是供應鏈全業務在線協同:對接新一代電子商務平臺,開展供應鏈全流程業務的在線協同,形成供應鏈平臺效應,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二是供應鏈領域設備共享接入:完成與電工裝備物聯平臺數據貫通,實現采集裝置數據共享,打通供需雙方數據壁壘,實現供應鏈供需協同、數據共生共享;三是電力物流體系協同建設:對接電力物流服務平臺,提供運力共享、儲力共享、服務共享、數據共享服務,解決電力設備、精密設備、超限運輸等痛點,促進電力物流數字化建設;四是物資管理全過程智能服務:借助移動互聯技術,構建統一的物資業務移動應用,促進物資管理作業方式移動化、互聯網化、無紙化延伸;依托供應鏈運營中心,全面提升全面提升運營分析決策、資源優化配置等能力,促進供應鏈管理提檔升級。
五、合作意向及未來發展
1.對外合作需求
技術產品需求:
(1)基于5G技術,搭建5G虛擬專網或5G公網:結合能源工業云網現有物聯接入能力,實現能源行業設備快速接入,實時響應,助力向“清潔、低碳、高效、安全、智能”轉型。
(2)邊緣計算能力:通過邊緣計算相關軟硬件能力,實現“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能源工業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
(3)數字化技術:通過設計工具、仿真工具、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搭建能源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組件,支撐智能制造、智慧運維等相關業務場景。
2.企業未來規劃
通過制定標準體系、建立運營機制、探索商業模式、試點示范引領、行業應用推廣和全域生態建設等實施路徑互促共進,協同推動能源工業云網運營推廣和生態構建,逐步實現能源產業全域接入和數字化轉型升級。
(1)建立運營機制。通過開展能源工業云網試點示范,建立咨詢、實施、服務、培訓等運營機制。面向能源全產業鏈開展能源工業云網運營推廣,進一步豐富完善運營機制。在能源工業云網建設、運營、推廣的過程中,不斷與生態合作伙伴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協同運營機制。
(2)探索商業模式。依托國網商城及公司系統各單位良好的基礎資源,探索數字化改造、物流倉儲、技術及知識等商業模式;在運營推廣過程中,延伸大數據征信、互聯網金融等增值應用,不斷豐富完善能源工業云網商業模式。致力于向央企、國企及政府提供多元化采購供應服務,持續將國網商城電商化采購經驗轉化為產品對外輸出,形成聚焦優勢板塊,為市場化用戶個性化需求提供柔性支撐。
(3)試點示范引領。選取能源產業鏈中具有典型代表意義且合作基礎良好的企業,開展能源工業云網試點示范。針對行業各環節需求痛點,落地具體應用場景。通過試點示范企業標桿引領作用,帶動能源全產業鏈接入能源工業云網。
(4)行業應用推廣。以試點示范企業先導性應用為引領,分領域推廣,逐步實現全行業全域應用。
(5)全域生態建設。通過平臺、技術和應用開放,匯聚能源行業各終端用戶,構建形成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能源工業互聯網生態。

上一篇:優秀案例-美的集團: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多方安全計算平臺
下一篇:優秀案例-簡單匯:區塊鏈+金單,供應鏈票據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