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產再迎政策風口 萬科、招商等房企受益
【EFEC導讀】近年來,隨著政策對物流行業的傾斜,不少房企抓住機遇紛紛布局物流領域,包括萬科、招商、海航、碧桂園、綠地、華夏幸福、遠洋等房企均已展開布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交通部共同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指出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性,并且明確對物流用地支持。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國家出臺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是在符合預期的,體現了國家對物流行業長期支持的導向。對涉足物流產業用地的企業具有積極的利好影響。”
物流用地獲支持
《規劃》明確提出了物流用地的支持。其中,對國家物流樞紐范圍內的物流倉儲、鐵路站場、鐵路專用線和集疏運鐵路、公路等新增建設用地項目,經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允許使用預留國家計劃;地方相關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由各省(區、市)計劃重點保障。鼓勵通過“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供應土地。
此外,《規劃》提出,引導冷鏈物流設施向國家物流樞紐集聚,促進冷鏈物流規模化發展。鼓勵企業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面向城市消費的低溫加工處理中心,開展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新模式。
對于政策的積極影響,嚴躍進指出:“目前,獲取物流產業用地不是通過招拍掛的方式,而是先出租給企業,然后對企業的經營效益進行考核,此次政策也是鼓勵先租后讓的模式,這對于企業布局物流地產來講是一個明確拿地方式。”
哪些房企受益?
近年來,隨著政策對物流行業的傾斜,不少房企抓住機遇紛紛布局物流領域,包括萬科、招商、海航、碧桂園、綠地、華夏幸福、遠洋等房企均已展開布局。
據第三方機構克爾瑞研究中心分析稱,國內房企涉足物流地產領域,從進入模式以及參與程度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房企主導運營、收購參股物流企業、與傳統物流企業合作、與電商企業合作這四種類型。
其中,萬科布局物流地產起步較早,發展最快。作為房企進軍物流地產的先行者之一,萬科早在2014年就涉足物流地產。2015年6月,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并購成為萬科物流地產發展的加速器。經過近2年的布局,萬科收購全球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今年,萬科繼續展開并購,將太古實業旗下的太古冷鏈物流資產包,包括上海、廣州、南京在內的7座冷庫收入囊中。今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萬科新增54個物流地產,版圖分布于上海、杭州等地區。
除了萬科之外,招商物流作為招商局子公司于2000年正式組建。近年來,招商物流體系內先后增加了招商美冷、恒路物流、招商路凱等新成員,發展較為迅速。此外,碧桂園和綠地集團在物流地產領域也發展較快,碧桂園與中集集團合作開發產業資源,而綠地則將物流地產作為轉型領域之一。
嚴躍進指出,在政策的鼓勵下,尤其是物流樞紐城市,包括浙江義烏、重慶、武漢、鄭州等城市,物流地產將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瞄準的方向。
上一篇:擁抱新零售,物流企業如何優化自身供應鏈?
下一篇: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異地非持牌機構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