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外賣退出歷史舞臺,餓了么星選初登場
【EFEC導讀】在餓了么背后,是餓了么+口碑的阿里本地生活公司乃至阿里在本地生活上的更多布局。

10月15日消息,餓了么CEO王磊今日宣布餓了么正式啟動包括創建高端餐飲外賣平臺的戰略升級,并發布餓了么星選App。據悉,“餓了么星選”原為百度外賣,如今App已采用了新的標識,定位在嚴選商家和美食的高端外賣及生活服務平臺,服務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和天津。
百度外賣“不復存在”,外賣行業告別“三巨頭”時代
此次更名也意味著,百度外賣品牌名稱也將不再保留。百度外賣誕生于2014年5月,定位高端外賣平臺,曾和餓了么、美團外賣被業內稱作“外賣三巨頭”,背靠百度公司。2017年8月,由于外賣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百度公司戰略調整,百度外賣作價8億美元被餓了么全資收購。
彼時百度外賣正式并入餓了么,餓了么和百度外賣采取“雙品牌戰略”運營,以百度外賣主打高端市場,餓了么則瞄準中低端市場。收購條款顯示,餓了么可使用百度外賣品牌18個月。盡管使用期限還未到期,一年后的8月17日,有消息稱百度外賣召開內部會,擬將百度外賣改名為“星選外賣”,英文名為“STAR.ELE”,餓了么當時不予置評。如今看來,這次的品牌升級會議,或為餓了么使用百度外賣品牌做出的最后一次對外調整。
回顧百度外賣被收購一年以來的動態,從原CTO耿艷坤、原副總裁陳青的離職再到原董事長鞏振兵的離職,都意味著這一外賣品牌的在外賣市場的舞臺上的逐步退出。
如今,外賣市場以剛上市的美團點評旗下的美團外賣和餓了么(餓了么+餓了么星選)分列兩大陣營。在餓了么背后,是餓了么+口碑的阿里本地生活公司乃至阿里在本地生活上的更多布局。從燒錢跑馬到優勝劣汰,外賣市場一輪又一輪篩下大量玩家。與此同時,是外賣市場規模的不斷提升,并從一種模式成長為一個細分行業。在高增速和市場消費升級的刺激下,外賣行業的競爭還遠未停止,將步入“兩雄爭霸”階段。
餓了么星選走到臺前,阿里本地生活平臺升級第一步
戰略升級后的“餓了么星選”,延續百度外賣高端市場定位,從平臺上的超過200萬商戶中依據6個維度、5輪篩選、25項考量,選出綜合得分前50%的品牌入圍星選候選,前10%的商戶有機會成為印有星標的星選商戶。對于餐飲商家而言,一旦成為星選商家,就可以享受優先出餐、優選調度、7X24小時的準時達plus服務以及專屬星選客服。
作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餓了么星選也將更多獲得來自生態協同的助力,包括商家賦能體系、消費者福利、會員體系,比如蜂鳥配送、阿里云、高德、釘釘等在內的基礎能力。
例如,在即將開始的第十個天貓雙11,包括餓了么星選在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將首次參與。比如,餓了么星選會和品質商戶們一起提供抽獎、1元特價菜、紅包雨、一分錢會員等許多活動,并推出每個POI點最熱門餐廳評選做用戶推薦。
餓了么CEO王磊表示,目前外賣平臺主要還是服務了很多快餐或者適合外賣的餐飲品牌,而餐飲500強里的很多優質正餐品牌并沒有排在外賣界面前列,或者和外賣沒有關系。他希望,以后大家提到外賣,第一反應不再只是黃燜雞米飯,而是有更多正餐品牌可供選擇。未來,餓了么星選還想在外賣場景上實現定制,比如生日派對、公司會議、家庭晚宴、婚禮現場和戶外野營等。
過去半年,餓了么全面融入阿里新零售生態體,在會員體系、生活場景入口等消費者福利,供應鏈、SAAS、數字營銷、金融支持、蜂鳥配送等商家賦能和分鐘級即時配送體系三方面做了提升。三天前,阿里巴巴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公司,由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合并而成。因此,餓了么型星選的此次升級,也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升級的第一步。
外賣市場走到品質升級階段,“餓了么+餓了么星選”意味著什么?
可以看到,餓了么星選和餓了么的關系就類似天貓和淘寶。億歐餐飲認為,此次餓了么星選升級后,一方面在品牌上與餓了么品牌更加協同,另一方面在經營上也與餓了么在外賣行業形成組合拳發展。從平臺角度考慮,拉開餓了么和餓了么星選的服務差距,將是一次服務分層和流量分層。畢竟,無論從流量獲取還是App安裝上,都意味著對用戶畫像的進一步精準以及能夠給到生態內其他合作伙伴帶來更精準的導流。
而上文提到的星標,美團外賣也有類似的打標。對此,餓了么星選表示,餐飲外賣行業的互聯網滲透率還很低,一方面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一方面也意味著巨大的產品技術提升空間。
近兩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餐飲品質感越發看中,餐飲品牌也越發受到外賣平臺的重視。從快餐品牌開始,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選擇入駐外賣平臺,而對于平臺而言,大客戶餐飲品牌的入駐也早已成為新的新競爭點。可以看到的是,已有不少餐飲品牌在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平臺上不會同時合作。
對于餐飲商家而言,餓了么星選服務升級后,為想要做外賣的品質餐飲品牌提供了更多選擇。旺順閣創始人張雅青表示,餐飲品牌并非不想做外賣,只是目前的外賣服務與餐飲品牌的訴求不能完全匹配,很難做。餓了么星選外賣所展示的品質服務,給正餐品牌和更多不適合現有外賣形式的餐飲品牌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與高品質服務對應的,是服務難度的提升。從配送團隊,服務方式,服務價格的承擔等方面,餓了么星選都要做考慮。盡管高端餐飲品牌的消費者而言,對價格接受度更高,對價格相對不那么敏感,但平臺方依然要做好平臺、商家和消費者在價格分擔上的均衡。
上一篇:“三年行動計劃”:調整運輸結構,改革行業監管
下一篇:“圈養”的農商行:不良率飆到20%,員工養老,業務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