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危”與“機”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在我國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這方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國辦84號文的發布,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肯定,這來自政府的聲音極大的振奮了從業者的信心,使得從業者更加熱情的參與到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中來。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自身融入上下游整合四流的特點,可以很好的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也成為了它備受推崇的原因。
但如今的“供應鏈金融”出現了一種趁火打劫的方式,個別大企業利用自身的壟斷或優勢地位,一方面占壓供應商或者其他參與者的資金,另一方面拼借從銀行獲得的低利率資金,反過來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融資給那些被占壓資金的中小企業,這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流氓行為,是建立在損害整體供應鏈環境上的行為,違背了供應鏈金融的本來含義。
甚至還有在產業金融活動中假借供應鏈金融的名義從事這行騙欺詐的勾當,比如典型的:套利、套匯、套稅(三套行為);重復倉單虛假倉單融資,自保自融,以及“一女多嫁”,移花接木等等對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構成了極大威脅和挑戰。
虛 構 貿 易
在關聯企業之間形成虛假貿易關系,根據一系列交易合同和單證,去騙取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資金。這種欺詐行為,的確存在著交易流(買賣)和(物流服務),也存在著不同的參與方或服務者,交易的單證和要素也是完整的。但是實質上,所有的交易場景都是關聯方假造出來,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實質性的產業活動。
典型案例:大連機床騙貸案
2016年9月至11月間(違約之前),大連機床等通過虛構應收賬款、偽造合同和公章等方式,從中江信托“騙取”資金6億元,或涉嫌經濟犯罪。據南昌中院前述刑事裁定書,大連機床騙貸案細節公開于世。
據法院查明,2015年底,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大連機床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陳永開,指示大連機床副總會計師暨被告人徐曉光等人負責向外融資,并要求時任大連機床營銷有限公司(系大連機床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機床營銷”)副總經理暨被告人孫欣裕,全力配合財務部門的融資工作,并指使被告人徐曉光、孫欣裕等人在進行融資時無論融資單位需要什么材料就想辦法提供什么材料。
因大連機床迫切需要對外融資并與中介機構簽訂了融資顧問服務協議, 2016年6月份,經中介之間層層轉達,徐曉光聯系上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江信托”),中江信托表示可以向大連機床出借資金6億元,但對方需要具備相應的融資條件。大連機床經中介轉達后與中江信托確定用大連機床營銷與惠州比亞迪的應收賬款債權向中江信托融資,但大連機床營銷與惠州比亞迪只有600余萬元的應收賬款,達不到中江信托的融資條件。
據法院查明,徐曉光明知大連機床與惠州比亞迪的應收賬款債權不能貸到6億元資金的情況下,仍受陳永開的指使,要求孫欣裕再次提供一份虛假的惠州比亞迪向大連機床營銷采購3500臺機床的《設備采購合同》。
孫欣裕在明知該份虛假合同用于向金融機構貸款,仍然安排丁某、王某1再次制作了該份3500臺機床《設備采購合同》,虛構應收賬款7.833億元,加蓋之前偽造的“惠州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合同專用印章,并將該假合同提供給被告人徐曉光。被告人徐曉光則將該份假合同用于向中江信托申請貸款時使用。
此外,為取得中江信托的信任并迎合中江信托發放貸款的要求,被告人徐曉光還謊稱大連機床擁有一份《三方協議》,該協議主要內容為如果惠州比亞迪不能到期支付大連機床7.833億元貨款,則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公司”)代為支付。
最終,中江信托與大連機床簽署了《應收債權轉讓及回購合同》。合同約定一年期信托貸款3億元,二年期信托貸款3億元。
一 女 多 嫁
企業方憑借所形成的真實交易和資產,從多方獲得資金,加大了杠桿,放大了資金借貸風險。具體講就是借款企業雖然有交易或物流業務,或者一定的資產,但是由于目前不同金融機構或者供應鏈金融服務方之間難以做到信息共享,加之整個社會的統一信息、信用公示平臺尚未建立,借款方運用自身的業務或資產從多方融資。
這種騙局隨著大數據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將得到徹底的根治,隨著供應鏈金融的參與者都愿意將數據信息共享出來,政府亦積極支持,籌備公正的平臺,將讓每一筆資產和交易可以追蹤溯源,讓“一女多嫁”成為歷史。
典型案例:上海鋼貿案
上海鋼貿詐騙案,是截至目前最大的質押騙貸案,在業內引起強烈震動。
2012年8月集中開庭的上海鋼貿詐騙案件中,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將上海銀元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展鋼鐵有限公司、上海舜澤鋼鐵有限公司等多家鋼貿企業告上法庭,起訴案由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2012年8月6日開始,隨著銀行起訴鋼貿商的20多起案件陸續開庭,鋼貿行業開具虛假倉單、重復質押獲取銀行貸款的業內潛規則浮出水面。
以往,倉單質押貸款是鋼貿商向銀行融資的主要途徑。而所謂倉單質押貸款,是倉儲企業對貨主貨物進行確認,并開立專用倉單作為融資擔保,銀行依據質押倉單向貨主提供,用于經營與倉單貨物同類商品的專項貿易的短期融資業務。
但在現實操作中,由于銀行之間質押信息互不相通以及倉庫管理存在漏洞,貨主與倉儲企業聯合進行重復質押或者空單質押并不罕見,一票多押甚至多次質押從銀行融資。
據了解,此次案件的根源在于鋼貿企業的重復質押問題,神賽物資將同一筆質押物進行重復抵押,向華夏銀行和工行分別進行貸款融資。而華夏銀行先于工行通過法院將神賽物資抵押的鋼材查封,影響了工行的權益,故工行隨即起訴,要求提前還款(該案例中既有一女多嫁也有重復倉單質押)。
自 保 自 融
自保自融是針對貸方要求借款方擔保、質押監管等要求作為獲得資金前提的狀況下,而虛構擔保人或監管人,套取資金的做法。通常自保自融是在從事供應鏈融資過程中親屬、朋友或者緊密關聯人為借款企業進行擔保,或者由同一人或關聯人實際控制的物流倉儲進行貨物質押監管,套取資金。
典型案例:廣東紙漿案
2014年,廣州紙業傳來一則消息,廣州多家大中型紙張貿易商出現經營危機,其中,最具市場名聲的廣州市金山聯紙業有限公司(下稱“金山聯紙業”)實際控制人郝藝遠近日疑似“跑路”。
另外,傳聞也稱,郝藝遠旗下的廣東漿紙交易所已經暫停營業。對此,8月25日,廣東漿紙交易所發表聲明回應稱一直在依法、正常、有序運營,廣東漿紙交易所的股東是廣東金信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銀信通林漿紙供應鏈有限公司、廣東粵科鉅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金山聯紙業有限公司不是廣東漿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也不是廣東金信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銀信通林漿紙供應鏈有限公司、廣東粵科鉅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因此廣東漿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州市金山聯紙業有限公司沒有股權關系。但通過其他佐證可以確定的是,郝藝遠曾經擔任廣東漿紙交易所董事長,而金信通則是廣東漿紙交易所的股東。
另外,廣州紙業4家公司在紅嶺創投的P2P平臺借款1億元。廣州紙業項目的全部借款及相關公司包括:廣州翠月紙業(3000萬2014年9月13日到期,擬于9月10日墊付)、廣州琳烽信紙業(2500萬2014年10月30日到期,擬于10月10日墊付)、廣州鳴瑞貿易(2500萬2014年10月18日到期,擬于10月10日墊付)、廣州金山聯紙業(2000萬2014年11月12日到期,擬于11月10日墊付)。這四家公司實上都是金山聯紙業的關聯公司。
可見,借款總額為1億元的4個紙業融資項目的融資方,均為廣東漿紙交易所會員,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均為廣州金山聯紙業老板,項目通過物權轉移的方式申請借款。
另外,除了紅嶺創投以外,廣州紙貿危機還涉及到其他的民間借貸,另外,因本次事件是企業與倉庫物流合伙犯罪,將貨物重復抵押給銀行進行騙貸,致使20余家銀行牽涉其中,兩者所占金額幾乎是1:1的關系。
原來根據紅嶺創投對物權轉移有清晰的表述:在一筆3000萬元的借款項目中,紙業公司將5000萬元的紙制品物權轉移至紅嶺創投,購買貨物商業保險;紅嶺創投與物流公司簽署倉儲協議,擔保方則簽署回購合同為貨物變現做保障。
這看似清晰的流程,卻暗藏貓膩。實際控制人操縱手下企業,同時向7家銀行和一些民間融資平臺借款,利用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將同一批貨物重復抵押騙貸。(本案例既涉及自保自融也涉及重復虛假倉單)
事后紅嶺創投發現較為及時,并于第一時間到經偵報案處理,已提起民事訴訟,申請資產保全并配合法院查找企業其他相關資產。目前抵押倉庫貨物被法院查封,其他資產正在查找中,暫時無法準確評估損失,最大的可能損失1億元本金加上利息,目前涉及數家銀行。
重 復 虛 假 倉 單
借款企業與倉儲企業或相關人員惡意串通,以虛假開立或者重復開立的方式,就他人貨物或者同一貨物開立多張倉單,以供借款企業重復質押給不同金融機構獲取大量倉單質押貸款,并從中牟取暴利。
典型案例:青島港有色金屬案
青島港有色金屬融資騙貸事件,禍起倉單重復質押。據了解,該過程并不復雜,操作要點就是保證參與方至少有三個,而且都是“自己人”。
具體流程如下:首先,A公司將一批貨物以一定的價格賣給C公司,然后B公司再承諾以一個更高的價格買回。這樣一來,C公司可以賺取其中的差價。
其次,A公司需要叫倉儲公司出具一張倉儲倉單;而C公司就要用這張倉單去銀行進行抵押融資,將錢弄出來,加上一些自有資金,支付給A公司。B公司這個時候是貨物的接收方,拿到貨物后,可以再以一個協議價格賣回給A公司,A此時又能再度讓倉儲公司重新開具一張倉單。
這樣一來,按照上述操縱手法,一家公司就可以通過旗下不同子公司伙同倉儲公司,對同一批貨物開出多張倉單,然后到銀行騙取質押貸款。
三 套 行 為
為了獲得金融收益而實施的套利、套匯和套稅。套利、套匯是利用利率或匯率的波動,通過虛構貿易、物流而博取利差和匯差的行為,除此之外還可以獲取其他非法收益。套稅則是利用貨票分離博取相應的稅收利益,具體講就是將銷往一些終端客戶(往往這些終端客戶不需要銷售發票)而節省下來的稅票賣給一些公司或填補銷售的稅票,一方面售票的企業獲得了套稅產生的收益,而終端客戶可以獲得部分套稅收益形成的返點,另一方面買票企業可以填補虛假交易的缺口。
通過把一批貨物在境內外轉一圈,以此賺得利差和匯差,就是一種變相的耍流氓行為,不是 真正的供應鏈金融。這種套利套匯貿易,是在境內外金融體制差異較大的背景下,鉆某些進出口優惠政策的漏洞,通過設立在境外的皮包公司和金融機構,套取境內外利差和匯差的虛假貿易。這種套利套匯的運作背景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宏觀經濟背景、地域差異背景和政策制度背景。
移 花 接 木
資金的獲取是憑借供應鏈中的業務或資產,但是籌集到資金后,資金的用途和去向并不是產業供應鏈,而是將資金投放到借款人博利的其他領域,諸如股市、房地產、理財等領域,甚至直接做“二銀行”,放小貸,這樣使得資金并沒有真正進入產業供應鏈運營。
典型案例:2018年8月金銀島爆雷
2018年8月初,金銀島資金鏈斷裂,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金聯儲發生暴雷事件,金銀島系全線崩盤。金聯儲爆雷,涉及投資者3萬多人、圈走資金超25億元。加上違約的資管計劃和在違約路上的資管計劃,涉及資金達到近40億元。但是,金銀島與金聯儲的十多個賬戶中,只有四五百萬的資金。
據悉,金聯儲資金最終流向為煤礦、焦炭、鐵礦等倉單和債權,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山西五個焦煤煤礦的煤炭倉單及債權,占比超過70%以上。
據業內專家的分析,金聯儲爆雷最核心的問題是李逵變李鬼,供應鏈金融變信用貸。金聯儲是金銀島產業互聯網業務向個人的借款的金融平臺,金聯儲資金投向的是資金鏈金融,而不是供應鏈金融,將供應鏈從企業端布局到個人端,利用互聯網做個人借貸。
供應鏈金融的誕生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現金流的承壓問題,讓產業上下游的流動更健康更自然。供應鏈金融本身緊緊貼合產業上下游,擁有著豐富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數據優勢,也為其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由上可見,供應鏈金融的價值毋庸置疑,但是當前經濟發展不穩定,供應鏈金融所面臨的風險將越來越大,本次統計六大供應鏈金融騙局的案例,一是為了正本清源,讓大家明白當前中國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偽供應鏈金融現象。二是告誡大家一定引以為戒,供應鏈金融機構或者服務商,應該重視風險,不盲追熱點,不投機,要更加警惕融資方虛構貿易、虛構物流、多頭騙貸、偽擔保等,要更加精細化地管控風險,同時供應鏈金融服務商自己也要“潔身自好”,不監守自盜。希望供應鏈金融從業者重視風控,誠信經營,共同創造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發展環境,助力中國小微企業健康高速發展。
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發展
必須要具備兩個最基本的要素
1
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是產業供應鏈,沒有產業供應鏈有效支撐,金融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真正從事和推進供應鏈金融,就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重構產業,講中小企業有機地融入產業網絡體系中,形成能夠共贏和共同發展的產業生態、規則、信用,金融才有發展空間。
2
金融要回歸理想思維,放棄短期獲取暴力和巨大回報的沖動,真正服務于產業活動,用金融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金融和產業的雙向循環和進步。而不是把產業看作殺雞取卵的雞,把資金作為引誘雞進籠子的誘餌。
以上所述,便是我認為供應鏈金融在中國能夠真正有效、有序的發展,就需要各就其位(產業企業踏踏實實從事產業創新和運營,而是幻想從金融活動中謀求暴利;金融機構不利用虛構產業話題,博取資本利益);各取其利(各自獲得利益,讓中小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降低整個供應鏈運營中的交易成本,加速現金流,而不是利用企業的資金困難,假借供應鏈金融盤剝中小企業);各得所得(產業和金融有效融合,促進產業實現競爭力提升、結構轉型,而金融又能堅實的資產和信用依托,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畢竟產業和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的兩翼,各自成為對方的依托的基礎。
上一篇:詳解供應鏈票據及供應鏈票據ABN等融資方式
下一篇:各省市“出招”,2024年物流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