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最大機會:區域型供應鏈金融平臺
近日,長沙市供應鏈金融平臺正式上線。據了解,該平臺由長沙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投控股”)旗下長沙市長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財供應鏈”)運營。
小供注意到,長財供應鏈成立于今年4月,是長投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長財供應鏈在成立時,就表示,其成立后將推動長沙市風補資金精細化管理,提供全方位供應鏈管理與服務產品,進一步打造長沙市制造業供應鏈金融平臺。
長投控股成立于2021年7月,是長沙市人民政府出資,長沙市財政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定位為長沙市金融發展平臺、資本運作平臺和產業引導平臺。
小供查詢公開信息發現,今年11月,長財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平臺進行招標,彼時,中信梧桐港以240萬元中標。
去年4月,為切實抓好強省會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曾發布《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若干意見》也曾提到:支持長沙市建立制造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對制造企業應收賬款和供應鏈存貨、倉單、訂單等動產開展抵(質)押融資業務并逐步覆蓋全省。相信,本次長投控股供應鏈金融平臺是落實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
小供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個區域型供應鏈金融平臺上線。
12月上旬,宜昌市首個國有供應鏈金融平臺“三峽e鏈”供應鏈金融平臺發布會成功舉行,該次發布會受到宜昌市政策及各相關部門、宜昌市金融機構及產業客戶的高度重視,該平臺由宜昌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宜昌城發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宜昌城發資本公司”),該平臺由聯易融提供技術支持。小供還注意到,為支撐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宜昌城發集團還在今年11月成了宜昌市三峽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10月,由合肥興泰保理牽頭搭建并運營的聚焦合肥市重點產業鏈的綜合性產業鏈金融平臺啟動建設。
10月,由煙臺業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運營的黃渤海供應鏈金融平臺首筆600萬元線上業務成功投放。該筆業務通過對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運用債權轉讓憑證簽發、拆分和流轉,確認各層級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為憑證持有企業提供保理融資及支付結算服務。此外,平臺還分別與恒豐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煙臺銀行三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平臺已上鏈核心企業3家,輻射上下游企業18家,服務行業覆蓋地產、施工、能源、汽車、先進制造、醫藥等。
9月底,泉州金控集團權屬保理公司供應鏈金融平臺首單電子債權憑證“海絲E鏈”216.11萬元融資業務落地,實現核心企業應付賬款的線上流轉及融資放款,標志著泉州市商業保理公司開啟泉州地區供應鏈金融服務新篇章。該平臺由中諾數科協助泉州發展集團搭建。
今年9月上旬,南通首個國資背景的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在如皋正式上線。而該平臺萌芽于2022年如皋市提出的“建筑業供應鏈金融發展”有關課題,深度融和區域產業特色。據了解,該平臺由中皋投資控股集團旗下中皋商業保理公司牽頭建設并運營,首期上線的主要產品為數字債權憑證。數據顯示,該平臺自建成試運營以來,已有558家企業入駐,有力帶動了建筑、制造等多個行業的金融創新,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融資成本,實現了金融服務線上線下協同互動。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平臺已對外開出電子債權憑證5.8億元,為中小企業累計提供融資2.2億元,融資筆數為120筆,平均單筆融資金額為182萬元。
小供認為,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或有更加動力推動區域型供應鏈金融平臺建設,聚集區域產業和金融資源,助力產業鏈的高質量安全發展。如今年福建泉州出臺政策,要求2023年至少打造2個以上細分產業領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標桿平臺。近期常州也發文,推動全市建立11家產業鏈供應鏈就金融平臺。
在地方政策的強力支持下,區域型供應鏈金融平臺或將迎來遍地開花局面,目前全國大約有390家地級市,若每個區域建設2個平臺,則預計將有近800個平臺,相關平臺同時能撬動當地核心企業、產業集聚資源和金融資源,同時可高效加載包括數字債權憑證、中標貸(基于區域陽光采購平臺)、電子保函(基于區域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訂單融資、倉單融資、票據、普惠貸款等產品,單一平臺按20億元融資規模保守預估,則年成交規模即可達到1.6萬億。
核心企業、金融機構、第三方平臺之外,區域型平臺正在快速崛起,也必將帶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到第一個更高的水平。
文章來源:供應鏈行業觀察,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們刪除!
上一篇:商業保理“大轉向”:“非融”專業化信用管理成新趨勢
下一篇:2023人工智能現狀報告(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