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藍海之下暗藏冰山
【EFEC導讀】當金融科技的運行不再以流量為終極追求,而是以改造金融行業為終極追求的時候,它的發展才算是跳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怪圈,從而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很多時候,金融科技是以互聯網金融的接棒者的身份來出現的。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金融科技的入局者通常在做的依然是與金融密切相關的業務,它依然沒有跳出金融的“能量場”。這種現象的存在最終讓那些并不具備金融基因的玩家開始顯得力不從心,最后他們又陷入了互聯網金融的怪圈當中,收割流量成為他們盈利的關鍵所在。
當流量不再是紅利,我們再去用收割流量的方式來盈利勢必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是金融科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我們跳出流量的陷阱,以新的角度來看待金融科技本身,或許可以找到新機會。而這才是金融科技區別于互聯網金融的地方,才是金融科技最應該發力的地方。
流量之外,我們需要把眼光聚焦在金融行業本身,聚焦在金融行業本身的痛點和難題,聚焦在互聯網之外的新技術身上。當金融科技的運行不再以流量為終極追求,而是以改造金融行業為終極追求的時候,它的發展才算是跳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怪圈,從而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金融科技能夠帶來的想象空間和顛覆性要比互聯網金融時代強大得多。
告別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空間廣闊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僅僅只是把撮合和中介看成是安身立命之本,卻忽略了金融行業最最本質,最最緊要的環節——風控。這是互聯網金融平臺之所以會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互聯網金融從一開始就注定要走向落幕的根本原因所在。告別了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回歸金融行業的金融科技開始呈現出比互聯網金融要廣闊得多的發展空間。
以金融機構為改造對象,金融科技面對的是一片藍海。作為一個相對較為傳統的行業,金融機構的底層運行邏輯其實依然在遵照著百年前的機制在運行。盡管這種運行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金融行業的安全性,但是,金融行業的效率已無法滿足用戶的根本需求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改造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成為金融科技必然需要發力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互聯網技術業已對人們的行為習慣業已發生了深度的改變,但是,互聯網技術對于金融行業的影響僅僅只是局限在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上,金融行業本身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金融機構本身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改變是這一現象的直接表現。
金融科技的來臨則是把金融機構看成是改造對象的存在。要知道,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只是改變的是金融行業外部客戶的金融習慣,金融機構本身并未涉及。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機構其實是一片尚未被觸達的新藍海。以金融機構為改造對象,讓金融機構發生更加徹底和全面的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的發展空間遠比互聯網金融時代要廣闊得多。
挖掘金融的新功能,傳統金融的池塘之外是一片藍海。同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用互聯網的手段一味地透支金融行業的傳統功能不同,金融科技則是在尋找傳統功能之外的新功能。如果我們把傳統金融的功能和屬性看成是一個池塘的話,那么,金融科技挖掘出來的新功能和屬性則是一片藍海。
所謂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其實更多地體現在數字上或數據上。金融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其實,它與諸多的行業都產生了聯系。如果我們能夠挖掘金融行業的新功能,特別是金融行業的數字化的新功能,那么,金融科技就變成了一個數字化時代不可或缺的存在。用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對傳統行業、傳統機構進行深度賦能,金融行業的支持作用便不再僅僅只是體現在了資金上的支持,而是拓展到了更加廣闊的領域里。
從金融行業的新功能上來看,金融科技打開了是一片新藍海。無論是傳統金融時代,還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行業的運行都是圍繞著投資、理財等一些較為傳統的功能來展開的。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之后,金融行業的這些傳統功能能夠發揮的作用其實已經開始見頂,甚至需要加入新的元素,這些傳統功能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當金融科技以新功能為發展目標的時候,其實,同樣正在進入一片新藍海里。
以新技術為驅動力,金融行業的改造技術同樣是一片藍海。金融科技的驅動力是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同互聯網技術僅僅只是去中間化不同,這些新技術都是相對較為底層和基礎的。這一特質決定了它們可以和金融行業內在的流程和元素結合在一起,并且可以由內而外地給金融行業帶來一次全新的改變。
同互聯網技術已經經歷了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進化不同,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處于方興未艾的狀態。對于那些想要金融科技化改造的金融機構來講,金融科技時代的來臨讓他們和科技巨頭一樣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他們可以借布局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占得先機,他們的優勢并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原有的金融業務上,甚至還有可能把這種領先優勢延伸到金融業務之外的新領域里。
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同樣是一片新藍海。只要我們能夠利用好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我們不僅可以彌補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遺憾,同樣可以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同樣是金融科技之所以會如此廣闊的根本原因所在。
當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走入死胡同,人們開始尋找金融進化的新方式,金融科技在這個時候被推到了歷史前臺。相對于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更像是一個初生的孩子。抓住金融科技的風口,我們不僅可以疏解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遺憾,而且可以把金融行業的競爭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金融早已不是那個金融,科技亦早已不是那個科技。
危與機并存,金融科技的挑戰仍在
藍海之下的金融科技可謂是機遇滿滿,無論是對于科技公司,還是對于金融機構來講都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新機會。然而,在這樣的機遇之下,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的是金融科技的挑戰,找到這些挑戰正確的應對方式,才能真正把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技術的稚嫩。真正能夠給金融行業帶來深度改變的是新技術的力量。然而,新技術的瓜熟蒂落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甚至有些時候,新技術的發展還有停滯的情況發生。對于極度依賴新技術的金融科技來講,缺少了新技術的驅動力,金融科技的發展勢必會陷入到互聯網金融的困境里。
如何讓新技術從萌芽,到發展,再到成熟,直至能夠深度改變金融行業的頑疾,成為決定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看到現在的金融科技的入局者無疑是從科技著手來實現突破,只有這樣,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真正跳出互聯網金融的怪圈進入到全新的時代。
發端于科技,應用于金融,呈現于科技,這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基本路徑。可見,從金融科技的開啟到落地,其實都是以科技為注腳的。當科技依然稚嫩的時候,金融科技的發展恐怕依然會在互聯網金融的規制下運行,這對于一直都在試圖掙脫互聯網金融枷鎖的玩家們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行業的特殊性。其實,金融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是有著一些特殊性的,這些特殊性最終決定了它在將金融科技付諸實施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現在看到的有關大數據的收集與應用的爭議、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爭論,其實都是金融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如果我們能夠處理好金融行業的特殊性,金融科技的發展就能夠根除落地和應用上的困境,從而讓金融科技變成一個可以落地到現實的存在。反過來,如果我們解決不了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僅僅只是一味地將金融行業封閉出來,那么,所謂的金融科技同樣會陷入到類似于互聯網金融的死胡同里。
當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和進化帶來影響的時候,所謂的金融科技便不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障礙重重的存在。這個時候,金融科技便不再是一個風口,而是一個陷阱,這個陷阱甚至還會把人們帶入到更大的漩渦之中。
關系的復雜性。金融科技其實是一個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都可以參與到的存在。金融行業的玩家與科技行業的玩家之間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未來金融科技的走向,甚至還決定著金融科技的成敗。
理順金融科技的玩家當中金融玩家和科技玩家之間的關系,成為決定金融科技能夠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樣讓金融科技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金融科技的發展以金融機構為主導,對于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機構來講,他們是不具備新技術的研發實力的,這勢必會讓金融科技成為一個僅僅只有頭部巨頭可以參與的存在。
如果金融科技的發展以科技公司為主導的,對于一些缺少金融基因的科技公司來講,他們在將金融科技的發展落地和應用的過程當中同樣面臨著再度陷入到互聯網金融怪圈的風險。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到最后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互聯網公司,而缺少了金融行業運行的基本特質。因此,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的復雜性同樣決定了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會充滿了挑戰。
當金融科技被推到了歷史前臺,正在為我們打開一片發展的新藍海。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敗下陣來的科技公司都期望通過加持金融科技來找到新的發展機會。然而,金融科技并不是“萬金油”,而是有著很多的挑戰,這些挑戰就像是藍海之下的冰山一樣時時刻刻會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影響。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挑戰,金融科技的發展才不會是一場口嗨,而是一個比較理性的全新進化。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供應鏈金融不同風險點的識別方法
下一篇: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將重塑商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