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小微企業貸款主要模式探討,供應鏈金融之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EFEC導讀】在當前復工復產情況下,妥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貿易企業供應采購、轉換(即加工生產)和物流活動的重要環節。

在此次疫情期間,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備受關注。監管部門多次發文強調加大小微企業支持力度。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提高受惠企業占比,對于疫情前經營正常、受疫情沖擊經營困難的企業,要從期限、利率等多方面提供幫助。
疫情不是難題,無信用是
在當前復工復產情況下,妥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貿易企業供應采購、轉換(即加工生產)和物流活動的重要環節。近期,北京市監管部門圍繞對物流貿易和電商平臺融資問題進行了調研,就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進行了梳理和研究,以融資模式創新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的提升,服務供應鏈條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主要指上游企業為獲取資金,以其與下游企業簽訂的真實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向供應鏈企業申請以應收賬款為還款來源的融資。
應收賬款融資在傳統貿易融資以及供應鏈貿易過程中為比較普遍的融資方式,通常商業銀行作為主要的金融平臺,但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供應鏈貿易企業在獲得保理商相關資質后可充當保理商的角色,所提供的應收款融資方式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為高效、專業,比較交易銀行的繁雜流程,供應鏈企業對業務各環節更為熟知,有更針對性的風險控制。
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的多種模式
一、保理模式。
通過收購企業應收賬款為企業融資并提供其他相關服務的金融業務或產品,即:保理商(擁有保理資質的供應鏈企業)從供應商或賣方處買入通常以發票形式呈現的對債務人或買方的應收賬款,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債務催收、銷售分戶賬管理以及壞賬擔保等。應收賬款融資可提前實現銷售回款,加速資金流轉,一般也無需其他質押物和擔保,減輕買賣雙方資金壓力。保理業務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最長可達180天,通常分為有追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無追索權保理指貿易性應收賬款,保理商需事先對與賣方有業務往來的買方進行資信審核評估,并根據評估情況對買方核定信用額度,通過無追索權形式出售給保理商,以獲得短期融資;有追索權保理指到期應收賬款無法回收時,保理商保留對企業的追索權,出售應收賬款的企業需承擔相應的壞賬損失,在會計處理上,有追索權保理類同以應收賬款為擔保的短期借款。
二、保理池模式。
是指將一個或多個具有不同買方、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金額的應收賬款打包一次性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再根據累計的應收賬款情況進行融資放款。有效整合了零散的應收賬款,免去多次保理服務的手續費用,有助于提高融資效率。這種情況下,對保理商的風險控制體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對每筆應收款交易細節進行把控,避免壞賬風險。但是,下游貨物購買方集中度雖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分散風險。
三、反向保理模式。
供應鏈商與資信能力較強的下游客戶達成反向保理協議,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一攬子融資、結算方案,主要針對下游客戶與其上游供應商之間因貿易關系所產生的應收賬款,即在供應商持有該客戶的應收賬款時,得到下游客戶的確認后,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供應鏈商以獲得融資。與一般保理業務區別主要在于信用風險評估的對象轉變。
金融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賦能提升
但是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來說,最大的漏洞和風險點就是不完整信息下的信用風險和不對稱信息下的道德風險,金融機構不愿針對上下游中小企業展開相關業務或要求過高的貸款利率作為安全邊際。同時,因為供應鏈上下游貿易鏈條價值高、頻率快、區域廣,利用傳統的信息收集和處理手段很難在合理成本下獲得真實、有效、及時、低成本的信息。
近年來,金融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賦能提升,具體來說,利用大數據風控系統降低不完整信息下的信用風險利用,區塊鏈+物聯網模式降低不對稱信息下的道德風險,以及利用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降低運營和交易成本、提升效率。
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將更加強調交易的場景,通過整合某一細分行業上下游的綜合交易平臺,和核心企業的網絡平臺合作,利用大型核心企業已有的貿易平臺,深度參與到核心企業交易場景。
同時,通過穿透一級上下游企業,向更下沉的三四級供應商、分銷商發展,才能真正觸及到供應鏈的上下游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對于信貸業務的需求也更旺盛,貸款利率的容忍度也更高。
總結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有助于化解小微民企信貸難題,圍繞供應鏈鏈條中核心企業,利用核心企業的高信用分享給上下游企業,從對上下游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授信變為對與核心企業之間往來業務真實性和穩定性進行授信,使供應鏈上的上下游企業獲得低成本信貸,契合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目標。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小米在上交所設立3億元供應鏈金融產品
下一篇:井賢棟:希望上海先行先試推動金融科技企業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