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價值是營銷核心企業
【EFEC導讀】供應鏈金融對于“共享”與“真實”的追求,其本質還是想要解決金融最核心的問題——風險控制,區塊鏈的加入能否幫助供應鏈金融解決這個問題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逐漸滲透到我們對金融及大數據的常規認知體系中,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供應鏈金融卻一直不溫不火,這其中有太多的痛點和難點,讓行業難以參透,解決。
整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打通各企業各自為政的數據信息孤島現象是當下供應鏈金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讓供應鏈金融對于“共享”與“真實”的追求顯得尤為“執著”。這時具有去中心化、時序數據、集體維護、可編程和安全可信五大特點的區塊鏈技術橫空出世,仿佛駕著五彩祥云將供應鏈金融從迷霧中一把拉了出來。這位“大神”提供了可驗證和追溯的可信任分布式系統,同時解決了供應鏈金融一直難以突破的共享問題與真實性問題,幫助其實現了整個供應鏈體系的信用穿透。業內一片歡天喜地,認為區塊鏈的出現,使得供應鏈金融沖破了長期以來阻礙其發展的瓶頸,從此將會煥然一新。事實是否真實如此?區塊鏈到底能在其中發揮多大作用呢?
供應鏈金融對于“共享”與“真實”的追求,其本質還是想要解決金融最核心的問題——風險控制,區塊鏈的加入能否幫助供應鏈金融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筆者心里是有疑問的。
1.區塊鏈技術能否真正保證數據真實性
長期以來,供應鏈金融對整個鏈條風險的控制主要是基于鏈上的數據,可是數據的真實性誰也無法保證。而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數據的不可篡改、可溯源及不可逆,這對供應鏈金融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鏈條透明度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據此制定的風控模型也更真實可靠。真的是這樣嗎?并不是。區塊鏈能保證數據傳輸的真實性,但是不能保證輸入的數據的真假。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就能想明白這一點,盡管造假成本很高并且需要層層審計,但是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信息其真實性依然無法保證,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數據來源的真實可靠是無法保證的。也就是說區塊鏈作為供應鏈金融中的“記賬”工具,其實不一定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既然無法保證,那基于這些數據所做的風險評估,設定的風險控制模型,制定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否可靠呢?答案不言而喻。
2.區塊鏈技術能否真正解決信息共享的問題
數據共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實現全鏈條可視化,進而降低風險控制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區塊鏈技術采用的是分布式數據庫,是對全網公開的,使所有的數據能夠串聯起來,不再是信息孤島,從而實現數據共享。也就是說只要是鏈上的企業都能看到上面的數據。許多企業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大多很開心:“這樣我就能看到別人的數據了”。但是多數企業都顯示出了擔憂:我能看到別人的,別人也能看到我的”。許多企業開始擔心數據的共享會讓自己失去競爭優勢,因此不愿意公開自身的數據。沒錯,區塊鏈技術是能實現數據共享,但這要建立企業愿意上傳數據的基礎之上。其實許多業內人士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企業共享數據的意愿問題,區塊鏈很難實現信息共享。
3.信用穿透就真的萬事大吉了嗎
區塊鏈能夠通過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實現信用的全供應鏈傳遞,這也是為什么眾多業內人士把區塊鏈看做神一樣的存在的原因。可是信用穿透就真的萬事大吉了嗎?我們要知道,供應鏈中的企業主要是通過信貸獲得融資的,信貸是基于對還款人還款能力及還款意愿的評估而提供的信用貸款。首先是還款能力的問題,通過信用的傳遞,我們有理由相信某企業當下是有還款能力的,但是金融的本質是價值的跨時空交換,通俗一點說就是今天借的錢明天還,可以企業的持續經營受太多因素影響,明天會是什么樣誰也不知道,也許當下還實力雄厚的核心企業,下一秒就轟然倒塌了,這不是沒有可能。再一個就是還款意愿的問題,顯而易見,意愿這個東西是沒人可以左右的,違約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要遭受經濟損失,可是依然有人違約,法院強制執行,依然有許多老賴。由此可見,區塊鏈可以解決信用傳遞的問題,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還款能力與還款意愿的問題,而這兩個才是信貸的根本。
由此看來,數據的真實性難以保障,共享難以實現,信用穿透也是治標不治本,區塊鏈這位大神目前難以解決供應鏈金融的核心問題——風險控制。
除了風險控制的問題,筆者還想說說一個被區塊鏈的各種“好”所掩蓋的區塊鏈的真實目的——去中心化。目前所有的供應鏈金融,大都是圍繞核心企業進行的。從金融的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中所有的可流轉、可支付、可融資都是基于核心企業的剛性兌付,中小企業能夠獲得融資,主要還是依靠核心企業雄厚的實力及良好的信用為自己增信。而區塊鏈技術強調去中心化,換一句話說就是大家共同成長,試想所有企業共同進步,每個企業最終都會成為獨立強大的個體,核心企業在其中失去了價值,供應鏈也就沒有存在必要了。且不說這樣核心企業不干,這也并不現實。依靠區塊鏈技術企業就能成長強大嗎?并不能,否則供應鏈金融的存在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再者說去中心化,沒有核心企業的存在,誰來為小企業的融資增信呢?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否與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供應鏈金融走到一起還有待觀察。
當然,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區塊鏈毫無用處,它能夠實現供應鏈中的信用傳遞,資產穿透,提高鏈條透明度這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這些是否非區塊鏈不可呢?并不是,即使沒有區塊鏈,這些也可通過互聯網中多種其他技術或非技術手段實現。那么區塊鏈的出現,對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呢?
在筆者看來,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參與者的信心,尤其是核心企業。
眾所周知,在國內做供應鏈金融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核心企業,只要能夠與核心企業達成合作,其他的基本問題不大。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核心企業往往不愿意合作。為什么呢?首先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往往自身都擁有雄厚的實力,對它們來說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不是非合作不可。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鏈條透明度不高,核心企業依托自身扛起整個供應鏈上企業的融資責任,對核心企業來說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要知道企業是一個理性的經紀人,往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沒有利益或者收入甚微的事核心企業往往不愿意做,所以面對供應鏈金融大多數核心企業是躊躇不前的。這個時候區塊鏈的出現,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區塊鏈一出現,許多人就給他貼上了各種高大上的標簽,比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第幾次科技革命等等,在這些天花亂墜的描述中,核心企業往往很容易迷失,試問誰不想在某個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世人所記住呢?因此筆者認為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高核心企業合作的意愿,成為說服核心企業的噱頭。
上一篇:50大產業鏈全景圖高清完整版!
下一篇:永輝超市業績下滑背后:新零售遇融合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