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的出口物流難題有哪些?
【EFEC導讀】國家不斷出臺跨境電商的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企業也不斷的完善跨境物流模式,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構建跨境物流體系,但是,我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在出口時還是遇到了以下跨境物流問題。

據悉,中國企業中有約97%的企業為中小企業,2018年UPS全球性研究《網購消費者行為調查》表明,超過一半的亞洲網購消費者在國際零售商處購物,71%的歐洲消費者從國際零售商處網購。國家不斷出臺跨境電商的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企業也不斷的完善跨境物流模式,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構建跨境物流體系,但是,我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在出口時還是遇到了以下跨境物流問題。
運輸成本高
目前,中小型零售企業大部分還是使用郵政小包和專線的方式進行物流運輸,商業快遞物流費用太高,如果客戶批發得多的話可以考慮,客戶只買一件的話發商業快遞就得不償失了。然而,郵政小包或專線的成本總體來說,還是要高于商品的利潤,一般來說,物流成本應當控制在總成本的30%左右。比如郵政小包,寄到美國的價格大約是90元/KG,寄到巴西、墨西哥的價格大約是110元/KG,在加上報關費、掛號費,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丟失或者被海關退回,跨境電商零售企業的跨境物流成本會進一步增加甚至虧本。跨境物流的運輸成本仍然是制約中小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發展的一個最重要因素。
運輸時間長,物流信息跟蹤不及時
跨境物流環節多,涉及范圍廣,國內運輸、海關檢查、清關、國外配送等環節所消耗的時間,要遠遠多于國內物流運輸。中小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為了控制物流成本,往往會選擇物流成本更低的物流方式,我們都知道,商業快遞之所以價格貴,除了他的服務范圍廣、服務好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運輸時效快,簽收時間短。選擇物流成本低的運輸方式,其物流周期也會增加。比如郵政小包,正常情況下物流時效是15個工作日-20個工作日,如果遇上特殊情況,比如一些偏遠地區或者難清關的國家,可能要2-3個月才能簽收。而且郵政小包的物流信息跟蹤不全面,物流信息更新滯后,賣家或者買家都不能知道貨物具體到達哪個國家、港口、機場等,什么時候派送不知道,貨物在哪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收到貨不知道,物流信息不詳細、追蹤不及時的問題仍然制約著跨境物流的發展。
商品退換貨難,客戶體驗度差
網購并不像我們去逛實體店一樣,能親自觀察接觸到實物,我們只能通過賣家的圖片、描述來對產品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由于沒有親自體驗過,當客戶收到實物后,預期與實際產生落差,產品質量不過關、產品尺碼顏色不對、產品性能缺失等問題會隨之而來,容易產生退貨或者差評問題。而跨境電商的退貨不像國內這樣,賣家承擔運費退貨,國外退件的運費是非常昂貴的,較之發出去的運費要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對賣家而言,寧愿棄貨、重發,也不愿退換貨的。而且就算退回來,也沒有一條完整的退貨物流渠道,在退回過程中,也有可能丟失,退回國內在重發新的產品出去,一回一來,運輸成本會大大增加,所賺取的利潤都不足以填補來回的運輸費用;運輸時間也會增加,客戶很有可能不想等待,向你提出退款要求或者差評,客戶的購物體驗度差,影響店鋪的信譽和形象。
海外倉使用率低
海外倉能實現減少貨物跨境物流運輸周期長的問題,還能解決客戶退換貨問題,縮短派送時間,并且確保商品的質量,進而提升當地消費者對跨境產品的認可。但海外倉對于中小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來說,使用的頻率非常低,一是因為產品零售,可能全球各地都接單,不局限于專做哪一國家;二是因為海外倉的倉儲費用昂貴,對于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來說,昂貴的倉儲費用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三是因為海外倉的產品庫存難控制,運輸途中產生的殘次品,倉庫堆積的滯銷品,客戶退貨的退換品,這些都需要賣家去考慮應當如何處理,銷毀亦或者低價銷售在或者運回國內,處理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人民日報:別讓包裹擱淺在最后一米
下一篇:微信支付頻頻布局,補足金融科技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