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于紅: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EFEC導讀】于紅表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中國經濟的轉型至關重要,目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應采取兩方面措施: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政府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增信。

12月1日,2018中國年度創投人物大會暨中國創投二十年盛典在蘇州舉行。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于紅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主題演講。
于紅表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中國經濟的轉型至關重要,目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應采取兩方面措施: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政府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增信。
并透露,在今后三年,基金將累計支持相關貸款5000億左右,著力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發展戰略新興產業。
以下為演講實錄:
當前,我們各部門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用“56789”概括: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所以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中國經濟的轉型至關重要。
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經濟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融資難、融資貴也是瓶頸問題,一些人稱作是三座大山之一,作為政府部門,要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中小手段的融資問題,我們從問題導向出發分析中小產業產生融資難、融資貴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的難題,難在中小企業數量巨大,難在中小企業有很多獨特的經營方式,這些經營方式是否可持續還需要一段時間驗證,同時難在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證據體現其信用狀況,信用缺失是中小企業融資重要的制約因素。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體現出信用建設對中小企業非常重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應該有所作用,著力改善中小企業信用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當前從兩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增信。
首先,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市場經濟從本質上來講是信用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習總書記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一般都具有比較完備的社會信用體系,而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步是比較晚的,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范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必須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打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目前信用體系建設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社會信用體系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制度建設是社會體系建設的關鍵基礎,2016年以來,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設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意見》各部門有相繼引發了行業的誠信意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國家立法工作目前也在推進過程當中。
第二,失信聯合懲戒領域不斷增加,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國家發改委聯合人民銀行、高法、財政部、安檢總局對失信人在財政使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食品藥品當中作為其融資和授信的重要依據和參考,作為審核股票發行上市的重要參考,作為申請股票發行債券的重要參考。
第三,守信聯合機制在逐步建立,使守信者一路綠燈。發改委和人民銀行牽頭,聯合稅務總局、安監總局聯合簽訂了針對A級納稅人、守信安全企業等領域的聯合激勵備忘錄,對企業融資,聯合激勵備忘錄提出對守信對象給予融資便利化安排,將守信狀況作為銀行授信的重要參考條件,在實施財政性資金安排時,同等情況下要優先考慮。
第四是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公開。作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是信用信息共享的樞紐,接入了30多個部委和各省區市,歸集了一些自然人、法人的資料,處罰信息等各類信息業能夠實現信息的查詢,聯合激勵和獎懲功能,為消除信息孤島,推動政府協調監管提供支撐。信用中國網站歸集各地區、各部門向社會開的信息,提供一站式的查詢服務,成為溝通社情民意,推動信用信息總的窗口。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中小危企業當中有兩方面,第一是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解決引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金融企業和交易成本。通過全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和信用中國網站公開企業信息,實現信用信息的實時查詢,向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提供權威的企業金融信息,一方面降低盡職調查的業務成本,提供中小企業融資的意愿,也便于實時跟蹤企業狀況,降低違約事件的發生概率。
第二,社會體系建設合理的引導中小企業注重自身的建設,對失信聯合懲戒,督促中小企業不敢失信,對于惡意拖欠貸款等失信行為的企業,實施行政性、市場性和行業性約束和懲戒。目前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已有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定價原則對失信主體采取限制貸款等等措施。
通過以上的約束和獎懲手段,讓失信者處處受限,形成懲戒的機制,讓中小企業不敢失信的理念。
其次通過對守信主體實施激勵,鼓勵中小企業主動守信,對于授信狀況良好的企業,可以提供優先辦理行政審批的便利,減少監管環節等方面的措施,還可以優先獲得金融機構發放的純信用貸款,來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政府鼓勵有關部門和單位開發稅意貸等,比如說對納稅信用的A級納稅人,各級稅務部門、銀監部門將納稅轉化為融資資本。通過以上激勵手段使守信者處處受益,鼓勵周小企業樹立主動守信的理念,加強自身建設。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可以改善整體的社會的信用環境,是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但是這也是需要全社會共同投入,并且一個持續長期經營的系統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圍攻。
當前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仍然感覺到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尤其是有市場的小企業來說,缺信用,難以通過市場途徑獲得融資,因此我們也借鑒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地區的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做法,以融資擔保基金的形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政府通過設立基金來為中小企業增信,解決中小企業抵押物不夠,資金不足的問題。
今年7月份財政儲資300億元,聯合有意愿的機構設立了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主要是采取股權投資在擔保的形式,支持各省區市開展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新創業的擔保業務,國家融資擔保業務主要是省級擔保公司開展業務,支持轄區內的擔保機構為符合的中小企業提供擔保,通過省級別再擔保公司進行投資,壯大他們的風險抵御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
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進行決策和經營,初步測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計支持相關貸款5000億左右,著力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企業,發展戰略新興產業。
在目標定位管理上堅持準公共產品的定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擔保費率的優惠,擔保費率相對于市場比較低,不會要求抵押和反擔保,主要是信用擔保,便利程度、貸款的可獲得性,相比較之下,比市場的擔保機構更好一些融資擔保基金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去操作,當然在風險防控方面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防范道德風險,構建起與擔保公司、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擔機制,健全內部風險防控,切實防控運行風險。
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一方面有利于彌足市場不足,有利于強化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也有有利于金融資源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激發創新活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發展。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下的B2B電商實踐之路”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B2B電商平臺、金融機構(VC、銀行、信托、商業保理等)、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區塊鏈等企業高管,針對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實踐探索、資本對接、新技術革新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務咨詢:Sofia 張女士 158-2763-1668(同微信)
上一篇:政府真金白銀減稅,為何部分企業獲得感不強?
下一篇:40年發展,中國成全球物流服務中心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