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馬爸爸的金融觀

              【EFEC導讀】在發布“退休”宣言一年后,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正式完成指揮棒的交接,如愿成為了“馬老師”。即便頭銜改換,整個互聯網對于他的關注,以及他帶給互聯網行業的影響都并不會因此停止。
               
              馬爸爸的金融觀

                      去年10月,馬云最后一次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致信全體股東時提到,全球經濟正在遇到困難,貿易、消費、股市、制造業一切開始變得不確定,而這些波折、焦慮、摩擦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機會。
               
                      “生意難做之時,正是我們兌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之時。”
               
                      事實上,復盤阿里巴巴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從一家居民樓里的創業公司到今天市值近5000億美金的互聯網巨頭,其最為清晰的發展脈絡一言以蔽之: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因為商戶有交易需求,所以有了阿里巴巴和后來的淘寶、天貓;因為跨地區交易衍生出了物流需求,所以有了菜鳥;因為快速增長的交易量和數據驅動的發展模式需求,有了后來的阿里云…而從支付到圍繞商戶展開的一系列小微金融服務,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的成長,更是對這個關鍵詞的最佳注腳。
               
                      馨金融篩選和整理了馬云在過去幾年里公開發言中關于“金融”的部分內容。從某個角度來看,沒有金融背景的“馬老師”在很多觀點上倒是頗具前瞻性。
               
                      關于“信用”的價值,“數據”和“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關于金融生態開放的判斷以及“八二理論”的商業模式,在后來新金融行業的發展歷程中都被一一印證。
               
                      最近引發關注的馬云對于P2P的觀點,其實在更早之前也已經有所提及。
               
              1.“金融生態系統主要特點應該是開放”
               
                      2013年6月21日,《人民日報》發布了馬云在“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的演講:
               
                      金融生態系統主要特點應該是開放。
               
                      中國的金融監管過度,美國則監管不力。監管過度會讓生態系統變成一個農場,想種什么種什么,不想種的永遠進不來,但真正的生態系統一定是開放的,百花齊放。
               
                      對于中國金融業來說,讓更多人參與比多發幾張牌照顯得更重要。
               
                      風險永遠存在,但是我們必須用創新的方法解決風險,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目的是解決生活問題、商業問題和商貿問題。
               
                      我跟很多人一樣以前抱怨很多,說金融這不對那不對,后來了解多了發現,人家也沒辦法。
               
                      中國的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服務了20%的客戶,我看到的是80%沒有被服務的企業。
               
                      把他們服務好,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我們必須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去服務他們。這可能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巨大前景所在。
               
                      有時候我們認為,我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不懂,而世界往往是被那些不懂的人搞翻天的。所以,開放首先是思想開放,不是政策開放。
               
                      只有思想開放,才可能有技術開放、政策開放。
               
                      中國不缺銀行,但是缺乏一個對10年以后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今天的金融,確實做得不錯,沒有今天的支撐20%客戶這樣的金融機構,中國的經濟30年來不可能發展到今天。
               
                      但是靠今天這樣的機制,我不相信能夠支撐30年后中國所需要的金融體系。
               
                      很多問題不是今天造成的,而是歷史造成的。我們很難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今天做準備,10年以后才有機會。今天我們引進開放,可能會有問題,但是今天的問題就會變成10年以后的成績。
               
              2.“過去的金融體系是二八理論,未來應該是八二理論”
               
                      2016年10月18日,螞蟻金服2周年年會上,馬云在演講中提到了螞蟻金服的使命:
               
                      金融是為實體服務的,所以完全脫離了實體以后,金融就毫無意義,過去的金融機構基本上我認為是二八原理,服務好20%的企業就可以支持好80%的人,甚至服務了20%的企業,但是獲得了80%的利潤。
               
                      而未來我們應該做的是八二理論,也就是說要去幫助支持那些80%沒有得到金融支持的人,如何讓無數沒有得到金融服務的小企業、消費者得到成長。
               
                      所以我希望大家去思考一個問題,二十一世紀支持整個世界發展的新的金融體系是什么,過去的兩三百年,金融體系是二八理論,未來的兩三百年應該是八二理論,而八二理論我看來最大的機會在互聯網金融,而螞蟻金服在這里面要擔當重大的責任。
               
                      中國不缺一個金融機構,但是中國缺乏一個讓信用等于財富,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中國缺乏一個去支持80%沒有得到金融服務的人,我們今天不僅中國缺乏,全世界都缺乏。
               
                      所以我們必須研究、發展、制定一個適應二十一世紀、二十二世紀的新金融體系,而我希望螞蟻金服擔當起這個責任來。
               
                      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去創新,螞蟻金服要記住,和阿里巴巴一樣,我們不是破壞性創新,我們是建設性創新,我們從來不應該去推翻別人,建立起自己。
               
              3.“沒有數據,做互聯網金融是胡說八道”
               
                      2016年11月19日,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馬云提到判斷互聯網金融的標準:
               
                      是不是互聯網金融,要有三個必備要素,這三個必備要素,有了未必做得好,但沒有,肯定做不好。
               
                      第一是數據,數據的關鍵不在于是社交的好還是電商的好還是O2O的好,關鍵在于豐富度。要有社交,也要有電商,也要跟電商似乎毫無關系的數據。數據的豐富度、廣度、厚度極其關鍵。沒有數據做互聯網金融,我認為是胡說八道。
               
                      第二,要解決普惠的80%,要建立一個強大的信用體系的建設。這個信用體系必須基于數據,跟傳統的信用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沒有信用體系的建設,幾乎沒辦法做到兩三分鐘放貸款。
               
                      第三,就是基于大數據的風控體系,而不是基于IT的風控體系。
               
                      這三個要素,是判斷你這家公司是否具備做互聯網金融的核心能力。
               
                      數據能力,數據不僅要有豐富度,更要有計算處理能力,第二,基于數據的信用體系建設,第三,基于數據的風控體系。
               
                      三個體系具備的情況下,稱之為具備了做互聯網金融的條件。
               
                      剛才有同事講幾萬家P2P進來,認為具備這三個的,屈指可數,幾乎沒有。
               
                      另外我聽大家交流,在觀察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傳統金融更多想的辦法是找到痛點,解決痛點,而新金融要找到的是創造,發現那些可有可無的需求,創造發現新的需求。
               
                      簡單理解,“消費”,消,就是可以消耗的東西,費,就是可以浪費的東西,這兩個字如果讓政府干,比較難,但是都是在以市場和企業驅動,可能比較好一點。
               
              4.“金融機構拒絕技術是沒有未來的”
               
                      2018年6月25日,港版支付寶上線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馬云發表演講:
               
                      我跟支付寶的同事講,我希望支付寶做到的第一個要求:讓每個使用支付寶的人的享受的服務和銀行董事長的待遇是一樣的。每個人在匯款、收款、存款這個金融服務面前享受同樣的待遇。
               
                      前面5年我盯得最嚴,希望Alipay做最好的服務,哪怕你有1分錢也可以匯款。那時候我們希望做到的是1分錢可以匯100個銀行。
               
                      那是我們的出發點,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享受平等的金融的服務。
               
                      金融科技,在歐美叫FinTech,FinTech是讓銀行金融機構越來越強大,而我們提倡Techfin,是讓每個用戶、每個消費者越來越強大,他們可以獲得他們需要的服務。
               
                      我覺得兩頭共同努力,沒有過去銀行、金融機構的努力,我相信世界經濟不會發展那么好。如果我們依然用昨天的金融機構的方式方法,世界也不會更好。
               
                      我覺得改變才是生存,所有的金融機構拒絕技術是沒有未來的。拒絕技術、拒絕變化、拒絕inclusive,就是拒絕自己的未來。
               
              5.“中國和世界不缺少一家銀行,缺的是為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的銀行”
               
                      2015年網商銀行開業時,馬云表示,“中國和世界不缺少一家銀行,缺的是為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的銀行,網商銀行將專注于此。”而在更早之前,甚至是螞蟻金服成立之初,馬云就提出了通過互聯網改變小微金融服務的構想。
               
                      2014年5月9日,阿里小微金融金融服務集團年會上,馬云提到:
               
                      什么是市場經濟?相信企業家的力量,相信市場的力量,而不是我可以做一切。所以在此時此刻,還是像我以前說過的,我們希望小微金服用互聯網的思想和互聯網的技術做未來社會金融的支撐,我們去支撐這個社會的金融,讓金融因為有我們而發生了變化,而未必自己沖到前面自己去買、自己去賣,自己去直接提供金融服務。
               
                      這個思想體系的背后有一個很重要一條,那就是只有別人成功了我們才可以成功,我不相信客戶不成功你會成功。淘寶一樣,小微金服也一樣,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生意模式怎么樣,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想做什么事情。
               
                      因為我們,金融世界發生了變化,很多人昨天害怕我們,但是今后他們會喜歡我們,擁抱我們,支持我們。共同把中國金融做好,這才是我們的使命。
               
              6.“P2P不是互聯網金融,它只是擁有網頁的非法集資”
               
                      2019年8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馬云在演講中提到:
               
                      互聯網金融這兩個字是很多年以前我在上海提出來,我個人認為經過這么多年的探求,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最大的區別就是它能夠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它能夠幫助更多的個人獲得金融,它就像滴水、滴灌技術一樣,能夠幫助很多小的、個人的企業能夠生存和成長。
               
                      他和傳統企業最大的區別和優勢在于它風險極低、效率極高,其實大家老是擔心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并沒有那么大的風險。
               
                      什么叫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它需要以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以數據為基礎的風控體系,它需要有強大的數據。
               
                      大家講P2P,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聯網金融,它是一個有了網頁的非法集資產業。我們不能把問題就覺得全部怪罪在互聯網金融上,當然互聯網金融需要提示的地方還是很多。
               
                      另外,我想技術是發展出來的,金融也一樣,也是發展出來的。不是說發展一定會帶來風險,監管就沒有風險,有時候不恰當的、落后的監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戴兵:《“平臺時代”,產業鏈金融的未來》
              下一篇:廣發銀行關鐵軍:銀行數字化助力金融提質增效


              相關文章

              2023(第五屆)產業鏈供應鏈數字經濟大會…

              10月19日,北京

              撥打
              <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