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定位、邏輯與趨勢 ”
【EFEC導讀】2019年4月18-19日,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上海自貿區等支持,“2019中國產業互聯網峰會暨第十一屆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引領時代發展,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產業鏈融合提升價值供應鏈”為主題,邀請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五大主體(物流倉儲、電商平臺、大宗、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金融機構)、相關解決方案服務商(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電子簽約、支付等)、供應鏈管理機構等業內近200位專業人士(其中總監及以上級別的高管占比高達60%以上),針對以上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圍繞“產業互聯網、產業鏈融合、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價值供應鏈”等關鍵詞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供應鏈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巴勁松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供應鏈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巴勁松先生發表了主題為“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定位、邏輯與趨勢 ”的主題演講。
巴總介紹到: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長、最豐富、最完整的產業鏈;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4.98萬億元左右;零售轉型、交易銀行轉型成為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
巴總認為,隨著發展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成為國家戰略,嚴監管驅動下的金融業務轉型,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發展為供應鏈金融提供可能和支撐:客戶體驗、運營成本、風險控制,供應鏈業務恰逢其時;新供應鏈金融具有主體多元化、場景化、線上化、數據化等“新”特征,其演進的第三階段應該是金融科技與供應鏈金融結合,從而達到生態化、綜合化、數字化。
巴總進步一闡述說,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施方向應該要向上創新(線上化、數字化、新技術平臺)、向深挖掘(深入研究行業特征、行業一體化方案)、向下拓展(客戶下沉策略、打造客戶忠誠度);從單筆業務向鏈網結構、從行業和生態到客戶、從融資驅動到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用數據說話,利用技術為客戶畫像;構建客戶體驗導向和科技驅動的風險管理模式:可行、可視、可控。
巴總介紹到: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長、最豐富、最完整的產業鏈;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4.98萬億元左右;零售轉型、交易銀行轉型成為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
巴總認為,隨著發展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成為國家戰略,嚴監管驅動下的金融業務轉型,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發展為供應鏈金融提供可能和支撐:客戶體驗、運營成本、風險控制,供應鏈業務恰逢其時;新供應鏈金融具有主體多元化、場景化、線上化、數據化等“新”特征,其演進的第三階段應該是金融科技與供應鏈金融結合,從而達到生態化、綜合化、數字化。
巴總進步一闡述說,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施方向應該要向上創新(線上化、數字化、新技術平臺)、向深挖掘(深入研究行業特征、行業一體化方案)、向下拓展(客戶下沉策略、打造客戶忠誠度);從單筆業務向鏈網結構、從行業和生態到客戶、從融資驅動到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用數據說話,利用技術為客戶畫像;構建客戶體驗導向和科技驅動的風險管理模式:可行、可視、可控。
上一篇:“央企參與混合所有制的政府產業投資基金”
下一篇:平安金融壹賬通莊海龑:“金融科技變革供應鏈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