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央企“中鐵中基系”非法集資案宣判,以供應鏈金融之名行詐騙之實
非法募集近80億,導致投資者實際經濟損失高達38億元!這家“假國企”判了!
11月30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一中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單位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中基集團)、被告人孟晨、岑鵬集資詐騙案,對中鐵中基集團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億元,對孟晨、岑鵬均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導致1400名投資者虧損高達38億元
上海一中院表示,經審理查明:2015年11月至2020年6月,被告單位中鐵中基集團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孟晨、岑鵬等人,指使下屬員工偽造財務數據、貿易合同等設計私募基金產品,通過上海檀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洲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云集投資有限公司,違反私募基金管理規定,以投資北京中匯祥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青島京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空殼公司股權為名,先后發行“上海檀實中鐵穩贏一號”“洲實并購基金1號”等私募基金產品。中鐵中基集團通過深圳市輝騰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等銷售平臺,在不具有私募基金銷售資質的情況下,宣稱上述基金產品由具有國資背景的中鐵中基集團出具擔保函、應收賬款全額質押,變相承諾保本保息,以舉辦宣傳會、撥打電話等方式,未進行合格投資者調查,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進行銷售,累計非法募集資金人民幣78.81億余元。所得資金歸集于中鐵中基集團及其關聯公司賬戶,主要用于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支付傭金、隨意投資及個人揮霍等,至案發共造成1400余名投資人實際經濟損失人民幣38.22億余元。
上海一中院認為,被告單位中鐵中基集團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孟晨、岑鵬,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集資詐騙罪。中鐵中基集團、孟晨、岑鵬的集資詐騙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特別重大的經濟損失,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結合本案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等,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上海一中院還表示,上海市司法機關將繼續加強對涉案資產的追贓挽損工作。
假國企借道私募自融圈錢
據媒體當時報道,2019年5月起,上海檀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檀實資本)及關聯公司發行的多只私募產品出現逾期,產品均由中鐵中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據統計,有1300多名投資者的近40億資金無法正常退出。其中,深圳市輝騰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輝騰金服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上海洲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洲實資本)、檀實資本、北京云集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云集投資)等機構銷售約37億債券基金,第三方財富公司鉅派投資也代銷了約3億元的股權并購基金。
2019年11月,上海證監局對檀實資本、洲實資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兩家公司列為“異常狀態”,北京云集投資也被列為異常狀態。據中鐵系列私募產品說明書,資金主要投向以應收賬款為抵押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股權投資類產品。
產品逾期后,投資者發現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上海檀實等公司、擔保方中鐵中基乃至交易對手,均是“中鐵中基系”關聯公司,而擁有75家企業的檀實資本、洲實資本的法人岑鵬,同時也是多家“中鐵中基系”公司的法人和高管。岑鵬用自己擔任法人的公司募集來的資金,投向了其任職的企業,檀實資本和洲實資本的實際控制人也是“中鐵系”的中鐵物流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此外,在私募基金的銷售過程中,有投資者是通過深圳輝騰金控購買了檀實資本的私募產品。經查實,輝騰金控亦不具備基金銷售資質。
據媒體當時報道,有投資者在網上表示:“是輝騰金控業務員向我推薦介紹了北京云集新農私募基金。業務員還介紹說云集新農私募基金是由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聲稱說中鐵中基是一家國有企業,看到資料俱全又是國有企業,便投資了。”
事實上,所謂“背靠國企“只是中鐵中基集團包裝出來的假象。據無冕財經研究員,具體的操作手法是選擇一家成立年代久遠的非主流事業單位作為掛靠方,以這家事業單位名義注冊一家集團公司,然后在集團公司名下設立投資管理公司,再以投資管理公司的名義去香港成立“中字頭”集團公司,隨后以中字頭香港集團公司回內地注冊中字頭集團公司。最終,打著國企的擦邊球到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貿易金融圈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天津高院發布金融審判典型案例(商業保理和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例部分)
下一篇:超詳細!47條供應鏈票據業務常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