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集中式走向分布式,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再升級
【EFEC導讀】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與主機集中式架構相比,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彈性擴展、敏捷交付等特點,能夠實現“隨時、隨地、隨人、隨需使用銀行服務”,有效的解決傳統架構的性能瓶頸。

億歐1月30日消息,近日,神州信息宣布簽約寧夏銀行,雙方就“核心系統升級建設”項目達成合作。神州信息將為寧夏銀行打造“新一代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幫助寧夏銀行實現從系統、業務、產品到運營能力的全升級。
據了解,核心業務系統是面向銀行各類業務的交易處理系統,是銀行最重要的業務系統,承擔了銀行大部分交易數據的處理工作,支持著面向銀行客戶的不同UI發起的各種交易處理請求,通過交易處理,驅動會計核算和支付清算,最終達到集成化處理后臺業務的目標。
自90年代初從大行核心業務系統建設到現在差不多30年的時間,國內大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比較完善和成熟。大型銀行如工行、農行、建行等憑借天然的資金、人才等資源優勢,部署并完成了全國數據大集中與系統整合,較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層次多樣性和多經營品種等銀行業未來經營格局的要求。
相較而言,中小銀行現階段的信息化建設仍處較低水平,與大型銀行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是現有核心系統難以支撐快速發展的業務需要,面臨著發展瓶頸,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新產品的支持和響應,系統難以實現或者響應速度慢。
第二:對流程銀行、事業部制、集中運營等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調整,系統支持不足。
第三:系統滿足外部監管方面支持的不足,核心系統記錄數據,越來越難以監管要求的數據顆粒度和范圍。
第四:內部精細化管理和風險管理支持的不足,隨著管理會計系統、績效考核系統等內部分析管理類系統的建設,新資本協議的實施,都對核心業務系統的數據支撐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此外,隨著行業產業鏈、產業布局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熱潮的到來,中小銀行越來越需要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提供具有針對全體客戶群體更強個性化的產品可塑性、高速的產品開發和發布能力乃至提供客戶自主的產品定制,對核心業務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當前,在系統部署形式上,各大國有商業銀行均采用IBM大型主機構建核心業務系統,主機集中式機構具有集中、專有、封閉等特點。
而以螞蟻金服、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和傳統銀行業服務商正在探索一條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研發互聯網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在低成本、標準化的硬件和開源軟件的基礎上,通過分布式處理架構實現系統處理能力的無限擴展;采用數據復制、多副本、讀寫分離等技術彌補基礎硬件的不足,滿足系統高性能、高可用和容災備份等要求;并采用分布式中間件或分布式數據庫實現聯機交易處理的一致性事務管理要求。
這種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與主機集中式架構相比,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彈性擴展、敏捷交付等特點,能夠實現“隨時、隨地、隨人、隨需使用銀行服務”,有效的解決傳統架構的性能瓶頸,并滿足金融級的高可靠性要求。
目前包括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等國內銀行越來越多的采用互聯網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替代主機集中式核心業務系統。
上一篇:復雜環境中的幾個互金真相
下一篇:5G將重塑物流發展業態,德邦、G7、菜鳥、京東成為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