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件考驗了誰的未來?
【EFEC導讀】大件電商可能會孕育出一兩家巨頭,但小票零擔甚至未來對大票零擔整合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不過大件電商的興起,為快運網絡的細分或者轉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韻達快運24正式推出電商大件產品168,即10-68KG產品。單票40KG內免費送貨上樓。
早在12月1日,韻達快運官方正式宣布推出「單票貨物重量在10-30kg的電商件」,全國開通,優先中轉,優先派送,100%免費送貨上樓。
挖角行業人才,網管部重新調整,韻達快運開始注重產品規劃。
01 快運產品演變史
在快運行業,最早將產品進行劃分的是百世快運,隨后安能跟進,后面各家都有意識對產品進行規劃。
1)百世
早在2015年3月,百世在廣州舉行的網絡大會上正式將自己的產品規劃為S3、S10、T3、T10。
后來又對產品進一步升級成惠心件、電商大件、標準小零擔及托盤運輸四大產品。
2)安能
安能在2015年12月也將產品細分成70-200KG、200-600KG、600-1000KG、1000KG以上幾個公斤段。
后來進一步細分出mini小包(5-70KG)等產品。正是因為mini小包的成功,才有了安能轉戰快遞的沖動。
3)壹米滴答
壹米滴答在沉淀三年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壹米小件(5-60KG)、滴答到門(60-150KG)、小票到門(150-500KG)、壹米重貨(1000KG以上)等產品。
4)中通快運
中通也從重量段與時效兩方面對產品進行界定。
5)順心
順心甫一起網,就規劃了自己的時效產品。
6)德邦
德邦延續360(3-60kg),確定大件快遞戰略后,又打出了「上至40kg,100%免費上樓;上至60kg,包接包送」兩項承諾服務。
直營網絡早年以華宇與德邦為藍本,規劃產品以時效為主;后起的加盟網絡基本上都以百世、安能為藍本,以重量段產品為主,也都會對省際省內的時效進行界定。
無一例外,重量段的產品中都有10-200KG段的產品,這恰好是家電、家居、家俱、健身器材(如跑步機)等單件產品計費重量的主公斤段。
02 大件電商做好的兩大前提條件
口號易喊,踐行不易。要做好電商大件,必須解決好以下兩大難題:
1)網絡的廣度與深度
早年的網購是基于PC端,有網絡的地方,只要有電腦就可以網上購物;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只要基站能覆蓋、手機有信號就可以實現網購。
所以不僅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沿海發達區域,中西部廣大鄉、鎮、村都可以網購。所以對快運網絡的廣度與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百世、安能等先后推出網絡全覆蓋的原因,當然事實證明,強推的效果并不好。
畢竟快遞從9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25年時間,三通一達都無法實現網絡全覆蓋,如果說2012年百世收購全際通算作加盟快運網絡的元年的話,僅僅五六年的時間,不管運營能力還是網點能力,沉淀都不夠。
誰能在網絡的廣度與深度領先一步,誰的大件電商市場份額就能超人一等。
2)末端派送
末端派件難不難?
跑步機上五樓,需要兩三個人抬;一件馬桶送貨,地下室限高,貨車不能進去,而且一般樓盤的保安都會限定裝修時間,過時禁入;大家電上樓,還需要開箱驗貨及等待。所以末端主要難在以下方面:
上樓難。上面的例子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時下的爬樓機雖說有一定的作用,能省力,但無法完全代替人工,相當大一點的冰箱還得需要兩人,一人拉一人扶,才能保障中途不出翻倒等意外。
留人難。熟手司機走街串巷,一天輕松派20多票,生手司機一天送個10幾票累得半死。熟手客服知道怎樣快速處理異常,出了問題怎么辦,保險理賠怎么去做,這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沉淀。而大部分網點沒有五險一金,上班時間超長,工作超負荷,而且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所以算不上是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人員流失頻繁。
網點盈利不足。最近不管是二線網絡還是一線網絡,都出現了大量退網,二線網絡吃不飽、網絡覆蓋率不足、競爭力不強;一線網絡末端派件費太低,計費重量50KG的馬桶,派送一票二、三十分鐘,加上樓費僅七、八塊的派件費。派件太多,占用了太多的人力與運力,擠壓了真正能盈利的出件時間。
貨越派越多、貨越出越多、加車加人、導致盈利急劇下滑出現虧損。持續虧損、在惡性競爭中看不到希望,這才是網點頻繁退網的最主要原因。
03 夯實基礎、做好自己
不管競爭多么惡劣、不管市場環境怎樣變化,優勝劣汰是必然。
颶風才見根深,經得起狂風暴雨才能證明生命力的強大,競爭是主旋律,只有夯實基礎,做好自己才能真正殺出重圍。
對于快運加盟網絡來說,產品規劃固然重要,路由設計、分撥管理、裝卸效率、派送時效才是運營質量的基石。
1)運營質量
一票貨經常在分撥淪陷,一躺躺十幾天,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找誰都不好使,網點延誤、破損立馬處罰,分撥出問題,平臺啥責任也沒有。
這樣的質量如何讓網點放心?如何讓客戶放心?
對于網點來說,分撥人員配置合理,少錯分、少留倉、提升裝卸效率、配載合理、發車準時,能保證正常走貨即可。
很多時候,網點的要求真的不高。刷出來的掃描率、發車及時率、破損率只能刷政績、哄領導,欺騙不了市場。
2)適當分類、科學考核與賦能網點
今年很多網絡退網很多,很多網管感嘆招商難、找新網點難。為什么?
老是壓榨網點、流程繁瑣得要死、天天罰月月罰,搞得民不聊生,能不難嗎?
所以網絡與網管都得轉變工作方式,思考如何將網點進行分類,科學考核并賦能網點:
網點分類及科學考核
有的網點以出貨為主,有的網點以派送為主,有的網點又收又派,有的網點只出不派,有的網點只派不出……任何網點都有其價值。像以前一樣一刀切,比如以派件為主的網點你考核他出貨量,最終利潤抵不上罰款,它只能退網。
最近幾個月通過實地考察與網上調研,大部分網點表示,如果網絡運營好、走貨快、性價比高誰不想通過多走貨來賺錢?所以網點不出貨,更多應從平臺自身去找原因。網點表示,貨量考核與強罰不可取,如果是網點自身運作原因,比如延誤、破損、遺失等被負激勵,網點都認。
賦能網點
為網點減負,幫網點招商、拓展市場,幫網點處理異常……都是具體的手段。最關鍵是平臺要統一認識,網點是合作伙伴也是客戶,從意識與管理手段上進行轉變,才能改變現在的局面。
不然,做了三五年的網點紛紛退網,你能指望多少新網點能扛得起現在的貨量指派與派件壓力。
誰能從以上幾方面去夯實基礎,誰就有更光明的未來。
04 大件電商是未來?
從市場容量來講,易觀的《中國大件快遞白皮書2018年》預測2020年大件配送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億元;而傳統的小零擔市場至少有1.5萬億。
從小票零擔快運發展史來說,不管是老牌霸主德邦,還是加盟貨量領先者安能、百世、壹米滴答,70KG段內產品票比與貨量占比,甚至延伸到180KG段產品,都未過半。仍然是工廠件與普通商業件占主導。
所以大件電商可能會孕育出一兩家巨頭,但小票零擔甚至未來對大票零擔整合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不過大件電商的興起,為快運網絡的細分或者轉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向全面的智慧供應鏈方向發展,還是在細分市場深耕,反正各顯神通的時候到了,接下來就看各家快運網絡的表演了。
韻達快運此次產品營銷圖案從以前的深藍底色+LOGO字體黃色變回到快遞的黃色底色+LOGO字體黑色,是不是韻達總部加注快運的一個信號呢?
上一篇:金融委研究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商業銀行永續債要來了
下一篇:全國“物流機器人工作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