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物大盤點:胡瑋煒的體面與戴威的掙扎
【EFEC導讀】如今,胡瑋煒“體面”離場,而掙扎中的戴威和他的ofo,能得到重生嗎?

2018年,寒流侵襲下的互聯網江湖依舊風云詭譎,刀光劍影的圍剿廝殺層出不窮,曾經站在風口上被高調捧紅的共享單車,迎來大變局。
當風潮退卻,流量紅利消逝,被資本催肥的共享單車,露出了虛胖的底子。作為共享單車頭部企業摩拜和ofo兩大創始人,胡瑋煒和戴威面臨共同的難題——賣還是不賣?
幾經波折,胡瑋煒向資本低頭,在摩拜賣身美團一事塵埃落定后代替王曉峰坐上摩拜CEO的位置,又在與美團磨合8個月后,最終以“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體面離場,把摩拜平穩地交接給了劉禹。
而倔強的戴威高喊“跪著也要活下去,活著就有希望”,不惜頻頻與資本鬧僵,如今不得不在四面楚歌中為自救苦苦掙扎著,并淪為消費者和投資者所遺棄的“老賴”。
真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摩拜和ofo合并破滅
2018年伊始,胡瑋煒和戴威都明顯察覺到資本寒冬要來了。
1月7日,摩拜宣布完成戰略投資,投資方是一汽轎車,但數額沒有公布。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6月完成E輪6億元融資后,摩拜在融資速度上明顯減緩。要知道,在資本瘋狂追逐的那兩三年,摩拜融資共12次,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背后站著富士康、紅杉資本、馬化騰等大咖。
與此同時,戴威的日子也不好過。據公開資料顯示,直到3月13日,ofo才完成E2-1輪融資,雖然數額高達8.66億美元,但其中17.66億融資是通過把所有自行車抵押給阿里巴巴換取而來的。也就是說,戴威不得不靠抵押物資“續命”。
共享單車風口正當時的那兩年,資本追著跑,錢自然不是事兒,各路玩家一窩蜂涌入,而春風得意的摩拜和ofo也開始蒙眼狂奔,資本裹挾下的共享單車江湖掀起血雨腥風。
只不過,潮起潮落,熱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盈利遲遲無法提上日程的情況下,資本日漸清醒,迅速轉舵,由瘋狂加碼轉變為提現退場,町町單車、悟空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等玩家相繼出局,哀鴻一片。
盡管靠著此前的融資和走馬圈地,摩拜和ofo快速跑了出來,但依舊無法忽略一個尷尬的局面——資本遇冷。
在這樣的情形下,自去年年中開始,兩家合并的事宜被擺到桌面上。最先提出這個建議的是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然而年輕氣盛的戴威一開始堅決不同意,并稱“希望資本尊重創業者的理想”。反倒摩拜這邊,創始人胡瑋煒和董事長李斌都認為“可以商量”。
沒多久,迫于融資不順暢,戴威改口愿意談判,只不過在談判過程中,戴威始終不肯接受“ofo的創始團隊出局”的條件,摩拜與ofo合并一事最終告吹。
到了年底,眼看著合并無望,盈利遲遲提不上日程,曾經被戴威視為“伯樂”的朱嘯虎將股權轉讓給阿里和滴滴,無奈離場。
戴威向左,胡瑋煒向右
關于摩拜和ofo合并告吹的緣由,在12月14日晚尋找中國創客舉辦的一場活動上,胡瑋煒做出了解釋,“開始時人們不相信共享單車這個事情,到了狂飆的時候,人們認為等到兩家競爭公司合并成一家的話,一家獨大,可以賺很多的錢。”
“后面發現這個合并邏輯不成立。”理由是之前有美團和滴滴的例子,阿里和騰訊不會再讓類似的合并事件再次發生。
摩拜和ofo合并的邏輯雖然“不成立”,但出路還是有很多的。
果不其然,作為ofo投資人的滴滴很快找上戴威,提出并購邀約。原本,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因為滴滴需要ofo作為高頻入口,反哺大出行業務,而戴威需要資金為ofo“續命”,但倔強的戴威拒絕了。
在ofo與滴滴談判屢次不歡而散后,雙方矛盾公開化,滴滴接盤小藍單車,并上線自家品牌青桔單車,戴威不僅錯失一個盟友,還多了兩個競爭對手。
相比戴維的倔強,胡瑋煒在合并一事上看得很淡,也“識相”很多。早在2018年春節前,胡瑋煒在《十年二十人》訪談節目中就坦言,“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也就是說,打從一開始,胡瑋煒就很清楚創始人的胳膊拗不過資本的大腿。
因此,對于摩拜的命運到底是與ofo合并還是被出售,胡瑋煒的態度都很明確——不反對。
2018年4月3日晚上9點,在摩拜大股東騰訊的牽線下,摩拜股東大會在北京東三環邊上的嘉里中心舉行,主題是美團全資收購摩拜。這場交易速度神速,從傳言到蓋棺定論只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
在當晚投票時,胡瑋煒和李斌等大部分股東都投了贊成票,只有CEO王曉峰等少數人投了反對票。投了反對票的王曉峰,對胡瑋煒等人拋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規則就是規則,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這個決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最后,投票的結果剛剛過法律認定的投票數,于是摩拜被美團以37億美元的總價拿下,包括27億美元的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金及15億美元股權)和10億美元的債務。
交易完成后,美團CEO王興接替蔚來汽車CEO李斌出任摩拜董事長,而管理團隊留任不變,摩拜單車將保持品牌獨立和運營獨立。
體面離場VS四面楚歌
自摩拜“賣身”美團后,ofo徹底陷入僵局,胡瑋煒和戴威的境遇截然不同。
4月28日,在美團收購摩拜25天后,作為摩拜創始人的胡瑋煒非但沒有出局,還接替王曉峰出任CEO,帶領摩拜創始團隊與美團磨合。而且,由于一篇《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 正在拋棄你》的文章走紅,胡瑋煒被視為“創業明星”。
哪怕最終胡瑋煒還是離開了她一手創辦的摩拜,但也還算走得“體面”。12月23日,摩拜發布內部信稱,胡瑋煒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CEO一職。
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胡瑋煒表示,“在美團收購摩拜8個月的時間里,我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把摩拜平穩的交接給了劉禹。”在內部信的最后,她還這樣澄清自己的離職,“并沒有‘宮斗’,沒有不和,也沒有任何組織的糾葛。”

據新京報報道,胡瑋煒是主動離職的,而且曾被多次挽留。就像一位網友評價的那樣,胡瑋煒走得相當理性與體面。“對比今日今時的摩拜和ofo,以及被曝光‘合并細節’,后者徘徊在生死邊緣,又不得不喊出‘跪著’也要活下去的無奈誓言,胡瑋煒做得更理性也更職業。”
相比之下,戴威的日子確實苦不堪言。在今年3月獲得阿里投資后,不愿意站隊的戴威試圖繼續尋求獨立。3個月后,被“惹怒”的阿里轉而加碼哈羅單車,哈羅單車估值直接漲至14.68億美元。
至此,戴威錯失了曾握在手中最令創業者羨慕的三張王牌:朱嘯虎、程維和馬云。
成為資本棄兒的ofo丑聞纏身,頻頻傳出資金鏈斷裂、用戶擠兌、供應商討債、“人去樓空”的消息。失掉“王牌”的戴威,為求自救,不得不接連使出姿勢不太好看的“自救”方式,先是推送了一條“三無”蜂蜜的廣告,接著pp money合作,推出“押金理財”,此外,還不斷收縮海外市場。
然而,此舉收獲的僅是無數于事無補的吐槽,被罵踐踏了中國互聯網“最后的尊嚴”。
12月17日晚間,ofo小黃車發布退押金政策,據新華社統計,線上線下,千萬用戶排隊等待超過10億元押金退還。
屋漏偏逢連夜雨,根據12月20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的信息,法院對戴威作出了“限制消費令”,限制其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此消息一出,有贊創始人白鴉感慨,“真的要創業者以命抵債來創業嗎?”而馬化騰在朋友圈評論指出ofo陷入困境的原因,問題在“veto right(否決權)”。
如今,胡瑋煒“體面”離場,而掙扎中的戴威和他的ofo,能得到重生嗎?
上一篇:一篇文章看懂直銷銀行、互聯網銀行、開放銀行的概念和區別
下一篇:科技巨頭殺回P2P,是走投無路?還是布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