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進博會開幕式演講,你所須了解到的物流信息
【EFEC導讀】習主席在開幕式演講中宣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將在幾方面加大推進力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11月5-10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舉辦進博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此次盛會,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
習主席在開幕式演講中宣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將在幾方面加大推進力度。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其中,哪些事情與物流行業有關,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機遇。
進口潛力進一步釋放,優質產品走進來
為擴大開放,中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進口潛力。中國將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買全球的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在全球范圍內配置消費已經成為了一部分人的現實選擇。從手機品牌到高清晰度大屏彩電,從國際大牌的汽車到服裝服飾,從本地食品的消費到全球主糧、食用油、牛奶、水果、海鮮的選擇,消費升級已經全面打開。而這,將極大地促進商品從世界各地運往中國。而隨著國家政策的跟進,居民的錢袋子越來越豐滿,消費能力得到提升,必將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衣食住行的消費空間再次得到拓展。
在進博會現場,超過半數的展位是食品行業的。這真是體現了“民以食為天”的法則。在展會上展示的新西蘭的鮮奶,72小時就可以到達中國的餐桌。而日本的燕麥片,越南的餅干都深受中國城市部分消費人群的喜愛。還有很多國外的水果,也是一直等在國門之外,期待海關對它們開啟的那一天。而所有這些商品,都是要依靠物流運輸才能到達中國百姓的家里,物流效率的提高也是其中的重要保障。一位參觀進博會的物流企業老板興奮地說,我們作物流的,就是期待貨源、貨源,有了這么多進口商品,不愁沒有活干了。
京東集團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在進博會開幕當天表示:依托海量優質活躍用戶,為進口商提供強大購買力保障;將依托完善的物流體系,為進口商提供全球物流服務保障;將加大科技投入,為進口商提供一體化服務保障。
通關便利化助推跨境物流
中國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中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中國真誠向各國開放市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
通關,長期以來一直是物流企業比較頭疼的事,企業換單、押箱、繳費業務都要安排專人“跑單”。開單,拿著紙質單據到處跑,操作流程繁瑣,費時費力,幾個環節跑下來,至少需要一天時間,通關往往是最鍛煉耐心的工作。而現在,隨著電子面單的推廣應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其實,關注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的讀者一定會發現,近期以來,我國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正在大步前進。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晚,世界銀行發布《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為改革而培訓》。其中,中國跨境貿易得分從去年的69.91提高到82.59,排名從去年第97位躍升至今年第65位,上升32位,是營商環境改善最為顯著的經濟體之一。
該報告稱,過去一年中國對評估指標的各個方面都實施了改革,在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的改革亮點頗多,幾乎各項指標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實施“單一窗口”(通過單一的平臺提交標準化的信息和單證以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的要求),取消行政性收費,增強透明度并鼓勵競爭,壓縮了“跨境貿易”的時間和成本。出口單證合規時間從21.2小時降至8.6小時,出口單證合規成本從84.6美元降至73.6美元,出口邊境合規成本從484.1美元降至314美元,進口單證合規時間從65.7小時降至24小時,進口邊境合規時間從92.3小時降至48小時,進口單證合規成本從170.9美元降至122.3美元,進口邊境合規成本從745美元降至326美元。
自由貿易港、區形成物流新高地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將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深化差別化探索,加大壓力測試,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中國將抓緊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這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將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自由貿易港,簡單說來就是商品可以免征關稅自由進出的港口或海港城市。自由港政策的內容主要表現在貿易自由、企業經營自由和匯兌自由三大方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自由貿易港在定位上,會比自由貿易試驗區有更高程度、更深的開放政策,直接對標的是香港、新加坡這些國際知名的自由貿易港。
由于貿易自由港對進口商品一般不收關稅;其進出口貿易手續十分簡便,一般只需在貨物進出口一定期限內報關,無須事先批準。因此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低的交易成本發展了貿易,貿易量的增加必然帶來物流運輸的高速增長。
對此,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舉行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接受媒體采訪時回答,海南會與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相銜接。《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際開放度顯著提高,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法治環境規范、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貿試驗區,為逐步探索、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體系打好堅實基礎”。
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推進物流發展
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中國愿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中國將認真實施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提出的“八大行動”。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同相關國家一道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臺,鼓勵更多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到沿線國家開展投資合作,深化生態、科技、文化、民生等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全球提供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
今年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會議確立了將重點實施好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動”。其中實施的貿易便利行動中,中國會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支持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同非洲有意愿的國家和地區開展自貿談判;推動中非電子商務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中方將與非洲有關國家探討建立中非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加強政策協調、規劃對接、經驗分享、聯合研究和人員培訓等。中方還將鼓勵中國電子商務企業開拓非洲國家市場,利用電子商務推動中非各自優質和特色產品貿易發展。中非貿易的發展,必將帶來物流的興旺。
近期,我們還關注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期間,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兩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共簽署50余項合作協議,金額超過180億美元,將在第三方的合作推向了實務層面。而據統計,2017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重返3000億美元規模,兩國人員往來突破1000萬人次,各領域交流合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隨著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區域內物流的發展潛力也會被釋放,特別是在食品、服裝等百姓生活用品方面。
而促進中歐經貿往來的鮮明例證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也是成績亮眼。截至2018年10月,中歐班列通達歐洲15個國家、45個城市,輻射國內城市53個。據了解,自2011年首列中歐班列開行以來,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回程班列增長顯著,2018年1~10月,回程班列數量達到去程班列的71%。貨源品類由最初的單一IT電子產品,逐步向服裝、日用品、汽車配件、機電設備、汽車整車、糧食、木材等多元化發展。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或重新洗牌物流業
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決定,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為全國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自由貿易新片區的建設,肯定會帶動當地貿易的發展,提升物流的集約化水平。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會促進跨區域一體化的融合。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認為,長三角一體化已呈現出務實操作的新氣象,整個長三角融合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包括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都將重新洗牌,如何抓住這“五流”帶來的機遇,是時代賦予長三角城市的使命。
比如阿里巴巴今年6月初推出的“長三角地區共建新零售網絡”,圍繞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零售業發展規劃,助力傳統零售產業全鏈路升級。超過100家“中華老字號”品牌將進行新零售探索,打造各具特色的新零售商圈。天貓等新零售平臺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推動2萬家以上店鋪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速全球品牌、天貓智慧門店和新零售創新業態落地,營造豐富、便捷、高效、人性的消費環境,助力長三角建設世界級新零售高地。隨著高層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確定,今后,類似的融合物流之路會打破地域的界限,更加暢通,更為便利。
今后15年,中國進口商品的價值將超過30萬億美元,而進博會,會成為一個6+365天的常設平臺。這個國家級全球貿易的平臺講給物流帶來的規模和效應,我們需要時間去做出反應。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打開,物流人,你準備好了嗎?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下的B2B電商實踐之路”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B2B電商平臺、金融機構(VC、銀行、信托、商業保理等)、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區塊鏈等企業高管,針對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實踐探索、資本對接、新技術革新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務咨詢:Sofia 張女士 158-2763-1668(同微信)
上一篇:專線的“快”與快運的“全”
下一篇:央行:不要夸大區塊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