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供應鏈創新建設已在路上
【EFEC導讀】當下,我國正致力于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使我國產業逐步邁向國際價值鏈中高端。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提供實體支撐,既保障短期經濟產業穩定發展,又推動我國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也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以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和不曾預料的嚴峻挑戰,中央提出“六保”意義非凡。在“六保”中,中央適時提出了保產業供應鏈穩定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要切實保企業生產,穩定中國制造,為“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提供實體支撐。
當下,我國正致力于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使我國產業逐步邁向國際價值鏈中高端。對于“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而言,“保”是手段,創新產業供應鏈發展模式已在路上,需要加快營造順應國際供應鏈發展趨勢的產業供應鏈發展環境,既保障短期經濟產業穩定發展,又推動我國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短期而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影響,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考量,也是總書記4月一系列重要活動的一條明確主線。只有盡快穩住產業供應鏈,才能使復工復產成果得到穩固和提升,為擴大國內需求提供強有力的產業發展支撐。
為此,一是需要不失時機地推動產業發展方面的改革,更好發揮各級政府部門的作用,使政府部門在落實中央關于提高要素流動效率的精神中,成為產業復蘇的支持力量,徹底改變政府審批慣性思維,變復工復產審批為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
二是給予產業供應鏈穩定實質性的政策支持,包括落實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等一系列舉措,使產業供應鏈有序銜接運行,不至于斷鏈。
三是切實按照現代產業鏈運行規律,精準施策,鼓勵構建全產業鏈下的供應鏈服務系統,在產業運行穩定方面取得實效,以便化危為機,推動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長期而言,要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我國產業整體競爭力的要求,從我國大部分產業擺脫被價值鏈低端鎖定的困境出發,以優質高效供應鏈服務產業鏈銜接,以全面提升價值鏈為手段,加快我國產業供應鏈重構,確保在國際競爭中穩定運行。
一是鼓勵產業鏈與供應鏈融合聯動。加快我國產業運行模式創新,向國際先進模式看齊,從供需雙側發力,培育我國產業發展新動能,提高我國制造業附加價值,以及提高生產服務業的發展能力、規模和水平。
二是打破行業界限。鼓勵互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產業供應鏈領域和環節的廣泛應用,加快催生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并通過技術和業態創新加快我國產業供應鏈在國際上的趕超速度,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獲得穩定發展。
三是創新政策支持方式和政府管理模式。需系統總結近些年來產業供應鏈發展方面的經驗,尤其是電商快遞融合發展、農村電商快遞一體化發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以及新零售發展等經驗,研究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應用的政府管理與政策場景,按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關系下現代產業供應鏈的構建要求,進行跨行業、跨產業的發展政策創新,并打破傳統畫地為牢的政府管理模式,為產業供應鏈的形成、發展、壯大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政府管理支撐。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海關總署推出跨境電商新規 這次“網上廣交會”就用得上
下一篇:大件物流首個智能無人倉啟用,日日順引領智慧場景物流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