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供應鏈金融迎來怎樣的新面貌?
【EFEC導讀】在全球數字化經濟發展的大潮下,從發展歷程、政策環境、市場現狀等因素綜合來看,供應鏈金融已經進入平臺化發展階段,未來將進一步向智能化進階。

供應鏈金融機構應在場景共享化、體驗客制化和決策數字化這三個領域深入探索并建立相應能力,這既能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還能于經濟迷霧中撥云見日,占領行業制高點,成為最后贏家。
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中,風險防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其中,一個首要的管理措施就是要保證供應鏈中各個企業之間進行的商業交易是真實存在的。
核心觀點
1、在全球數字化經濟發展的大潮下,從發展歷程、政策環境、市場現狀等因素綜合來看,供應鏈金融已經進入平臺化發展階段,未來將進一步向智能化進階。
2、供應鏈金融是依托于供應鏈開展金融業務,本質上是金融業務,需要解決金融的風險控制問題。應收賬款、預付款、庫存融資等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及供應鏈信用融資模式,都面臨著信息不充分的風險,這就需要提高供應鏈的數字化程度和風險分析決策能力。
3、供應鏈生態中低處的果實已摘完,要采到高處的果實,唯有從系統的角度來構建更好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這就需要全面考察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構建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平臺。一般而言,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平臺包括基礎功能層、業務服務層及平臺化配套三項能力體系。
4、供應鏈金融平臺包括橫向行業整合類和縱向垂直產業類,現有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大多為基于已有的交易或服務信息優勢形成的橫向跨業平臺及基于區域產業集成優勢而成的橫向跨業平臺。由于產業專業知識壁壘,縱向垂直產業類平臺尚不多見。預計隨著 5G、產業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縱向垂直產業類供應鏈金融平臺會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5、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建設,主導方可以是核心企業、商業銀行,也可以是金融科技公司,關鍵是協調各方,建立一個激勵相容的平臺體系。
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導建設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則是從核心客戶切入,不斷累積,直至基于具體產業和業務場景做適配性差異化組合,與開放銀行的理念不謀而合。金融科技公司主導建設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其優勢在信息與技術整合能力,以金融科技賦能。
6、供應鏈金融與金融科技高度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呈現出以下特點:整合化,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基礎技術整合運用,形成綜合性的工具套件式解決方案;場景化,針對具體場景和流程的拆解最終形成針對場景的定制化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協同化,綜合考慮企業的生產運營各個方面來協同尋求整體最優。科技賦能的晉級階梯為:交易場景數據化、交易過程可視化、供應鏈條智能化。
7、供應鏈金融的未來在于:產融結合,產業垂直深耕是供應鏈金融的重要突圍策略;科技賦能,資源驅動變為技術驅動,供應鏈金融平臺主體生態化;協同創新,金融服務綜合化與靈活創新結合;合規運營,監管體系層次化,政府、行業、企業良性互動。
供應鏈金融風控及增信的重要性
供應鏈金融“迎難而上”關鍵在于如何有效破解企業信用逐級傳導、確權的難題,使得核心企業信用價值可向外傳遞,讓更多外圍的中小企業也能夠享受到好的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賦能
倉庫的監管。通過建立統一的云平臺,現在我對物流監控,供應鏈的監控提煉叫做天地融合的思路,天上兩朵云,地下四張網。兩朵云是公有云、私有云;區塊鏈公有鏈跟私有鏈,地上四張網,干線網、配送網、庫網跟商品網串起來。
集成服務功能。質押入庫、監管出庫、質押監管、質押解除、貨物置換;第二、FWMS服務主體;第三、貨物監管與動產質押風險控制;第四、合同與信用管理;第五、監管環境下出、入庫的管理。
運力一體化。物流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如何從運力的基礎設施去做,把這三張網做好,做風險管理、數據分析服務、金融服務,用這五個層次我們形成一個管控體系。通過平臺、線上線下的第三方支付的手段進行引入。
平臺化運作,建立互聯網+的服務平臺,通過服務平臺來做。這里面重點叫做標準化資產,把現在物流里面的資產給標準化,因為這是現在物流及供應鏈基礎數據的障礙。包括我們對應收賬款的可視化。
大數據及智能化的分析。創造信用的機制,這是我們交易信用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在相互不信任的博弈之下,大家可以通過區塊鏈,把交易給落實和提升。
供應鏈金融+科技的時代在可預期的未來會到來。大數據+物流等于供應鏈的可追溯,物聯網+金融等于監管監控的透明化、可視化,大數據+金融等于信用管理風控管理,能真實反映業務的真實性、長期性、異常性,反映融資企業的基本運營狀況和盈利能力。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螞蟻金服護城河——阿里巴巴新零售下的供應鏈金融
下一篇:金融科技2020“陣痛”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