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物流新解
【EFEC導讀】坐擁百億級訂單的拼多多,將以什么樣的形式來構建自己的物流體系?

2019年的最后一個工作周,很多同行和朋友都在忙著做盤點,各快遞公司們也開啟了一年一度的網絡大會模式,總結、謀劃、備戰,甚是熱鬧。
但筆者最關心的,仍然是2019年快遞江湖始終“懸而未決”的一個大瓜:坐擁百億級訂單的拼多多,將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來構建和落地自己的物流體系?
首先從時間線上來看,今年1月13日,拼多多提出對攬收時效監控、降低發貨違規風險;2月底,拼多多正式上線了屬于自己的電子面單系統,理論上可以不再“借道”菜鳥;3月初,拼多多被傳出要求商家、快遞物流站點接入隸屬于自家的平臺系統。此后不久,又被接連爆出“為了推廣電子面單鼓勵商家刷單”“通過ISV(軟件開發商)攔截訂單,調用其他電子面單發貨”等相關消息。
對于類似強迫商家和快遞“二選一”的傳言,拼多多也第一時間予以辟謠,稱公司尚無能力也無動機對“商家發送快遞”實施“二選一”,但公司有勇氣打破行業壟斷,給天下所有商家以自由選擇權。
筆者的朋友安德華說拼多多這個辟謠太鬼了,因為事情的重點根本不是“二選一”,而是拼多多已經開始自建電子運單系統這個既定與既成事實。
8月21日,拼多多創始人及CEO黃崢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正式透露,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將采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專注于通過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拼多多公開表示,2月份上線的電子面單系統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電子面單系統。
至此,關于拼多多自建物流的話題引爆整個電商圈和快遞圈,引來各種猜想和傳言。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黃崢拋出這個“新物流技術平臺”規劃之后,就沒有之后了——關于“新物流技術平臺”這一話題,官方就此開啟了漫長的“靜音模式”,即便是在一年中最熱鬧的“雙11”,拼多多也未有丁點表態。
“有些事捂著捂著可能就沒了,但有些事只會越捂越大。”顯然,拼多多屬后者。安德華直言,對于黃崢口中的“新物流”究竟會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和方案落地,“沉寂”的幾個月里肯定沒閑著,且十有八九是在憋大招。
目前,外界對于拼多多“新物流技術平臺”的落地猜想,大致上可以歸結為三個版本:一是自建,如京東物流;二是整合,如阿里的菜鳥網絡;三是借道,依托資本和流量優勢,扶持一家新網絡。
以上三種猜想,雖然邏輯上均成立,但在筆者看來都不是最佳選擇,或者說與拼多多的出發點和訴求都不甚匹配。
拼多多的出發點是什么?按照黃崢的說法,一是輕資產,二是開放,三是技術驅動。這個可以視為拼多多“新物流”落地方案的三個基本點。
“三個基本點”之上,拼多多的訴求又有哪些?成本,效率和體驗。簡單講就是,能夠既要撐起平臺低價包郵的拼購模式,又要滿足消費者對于配送范圍、時效以及服務等多方面的要求。
下面,從這兩大維度綜合考量上述三種猜想。
第一種,自建物流網絡成本高,重投入,而且回報周期長,短時間內根本就滿足不了拼多多的現實需求;
第二種,效仿阿里菜鳥的做法,可以說是一條“捷徑”,比如電子運單系統就是這么做的。但這僅僅限于技術平臺搭建。因為通過多年的努力,步步為營之下,阿里已經成功入股“四通”,大概率上韻達也不會跑掉。因此對拼多多來講,臺面上可供“結盟”的理想型實力快遞玩家基本上都被阿里滲透了,無牌可打。
而如果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玩家結盟,一方面業務上難以形成最大合力,另一方面直接將自己擺在了阿里(“三通一達”和百世)的對立面,風險過高。
第三種,借道一家新網絡,這種方式最大的考驗和挑戰是時間。拼多多的奇跡盤崛起,喚醒了大家對下沉市場的認知,但這并不意味著拼多多就可以在這個市場永遠獨大。
事實上,面對阿里和京東的反攻,拼多多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非常不湊巧的是,這兩個對手的物流體系都比拼多多成熟和強大。
這種情況下,如果拼多多想要去扶一家新網,別的暫且不說,僅從作戰時間和窗口上來看,都是弊遠大于利。
那么,有沒有第四種落地方案?
公眾號“量子咨詢”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設想:如果順豐與京東開放電商快遞加盟,“通達系”的網點老板們會不會動心?
“量子咨詢”給出的答案是會。原因并不復雜,順豐品牌下的業務類型已經貫穿了產業服務,形成多生態產品體系,網點公司加盟后業務市場層次端口多,派取效能空間大,模式性閉環較好。而京東本身作為電商快遞,比順豐更利于導入客戶,加上快遞通道逐漸打開,業務閉環效應遠遠超過順豐。
筆者并不關心順豐和京東是否開放加盟,反而更好奇的是,如果拼多多正在加速建設中的“新物流”平臺以技術驅動、平臺管控、末端加盟的形式具體落地,“通達系”的網點們會不會動心?
這種猜想,既符合我們上述提到的“三個基本點”,又能深度匹配拼多多業務方面的現實訴求,同時,還可以反過來動搖阿里的物流根基。
那么,另一個問題來了:對于“通達系”快遞的末端網點來說,又有什么理由選擇拼多多呢?
若要解答這個問題,有兩個現狀可以參考。
一是價格戰愈演愈烈,很多末端網點都面臨著生死考驗。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鄉鎮地區,網點們更是舉步維艱,這個時候哪個平臺能讓他們賺到錢,他們自然會用腳來投票。
二是拼多多的主場恰恰就是小城和農村,推動農產品上行又是拼多多立足、起家和未來重中之重的戰略,能夠帶來的可預見的增量不僅僅是派件,而且收件與出件的空間更誘人。
“如果拼多多真的這么搞,快遞江湖的局勢和演變會更加撲朔迷離,搞不好還會引發一場巨變。”話雖這么說,但真要做,難如登天;而且,所要面對的潛在挑戰遠比想象的多。對此安德華直言,想靠挖“通達系”墻角來起事的,目前還沒有一家成功的。近期的一大教訓,就是當年起網之時曾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安能快遞,其結局我們已經看到了。
而不管怎么說,快遞市場打到現在這個程度和維度,一切皆有可能。相信拼多多的“新物流”,2020年也一定會給出落地方案。那么這四種方案,你最看好哪一個?有沒有第五種可能?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順豐速運計劃投資38.9億元建設航空物流產業園
下一篇:業內首設金融科技辦公室 招行大改信息技術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