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
【EFEC導讀】從數字貨幣的發展史來看,數字貨幣包括貨幣數字化、虛擬貨幣以及加密貨幣。

數字貨幣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以電子化形式存在的貨幣。從數字貨幣的發展史來看,他包括貨幣數字化、虛擬貨幣以及加密貨幣。
貨幣數字化,例如信用卡、借記卡,通過商業銀行的服務避免了實物貨幣的使用。
虛擬貨幣,包括Q幣以及一些地區貨幣,不與法定貨幣直接關聯,具有自己的計價單位。
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等,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它的創造以及交易不受監管,并運用需要所有參與者一致同意才能修改的分布式記賬系統。
什么是數字貨幣
隨著數字貨幣Libra白皮書的發布,以及央行今年多次提及數字貨幣,數字貨幣這個概念又重新活躍在互聯網之中。但是數字貨幣的具體定義是什么,大部分人或許會簡單地認為數字貨幣就是加密貨幣。在字典中,加密貨幣是如下定義的:一個數字化的、虛擬的貨幣,通過使用加密技術來制造貨幣單元以及驗證交易。事實上,加密貨幣僅僅是數字貨幣的一小部分。
那么什么是數字貨幣?其實數字貨幣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以電子化形式存在的貨幣。回顧數字貨幣發展史,我們可以將數字貨幣大致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貨幣數字化,它通過商業銀行的服務避免了實物貨幣的使用,只需要賬戶記錄的調整。信用卡、借記卡都屬于這種貨幣。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支付寶形式的支付工具讓原來在銀行賬戶之間轉移的貨幣變為在銀行賬戶內部轉移。但本質上講,最終還是依靠傳統銀行的“階梯”架構。
第二種是虛擬貨幣,包括積分幣和地方貨幣。與前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其不與法定貨幣直接關聯,具有自己的計價單位。但是這一類貨幣一般需要在特定的平臺使用,比如騰訊Q幣以及任天堂金幣(Nintendo points),消費者可以通過完成游戲關卡或者通過充值的方式獲得。地方貨幣則與積分幣相類似,只能在特定的空間內使用,且不具備法定貨幣的功能。
比如劉易斯鎊(Lewes Pound),其本質是與英鎊等值的優惠購物券,但是只有在當地的商場才被承認。地方貨幣出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該地區內部的交易以帶動經濟活力。
第三種是加密貨幣,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是支付系統和貨幣的創新。它區別于以上兩種貨幣是因為它的創造以及交易不受監管。它使用的是向所有人可見且需要所有參與者一致同意才能修改的分布式記賬技術。
加密貨幣原理
比特幣是第一個去中心化媒介的數字貨幣,在比特幣之前如果沒有中心機構,是不可能達到分布式共識的。分布式共識指的是一堆不在同一個地點的人對某件事達成共識。比特幣能夠實現這個技術的主要原因就是區塊鏈的發明。比特幣主要應用了三個加密技術:數字簽名、默克爾樹,工作量證明機制。
1.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能夠保證所有在網絡上的交易是真是有效的。數字簽名就是附加在數據單元上的一些數據,或是對數據單元所作的密碼變換。這種數據或變換允許數據單元的接收者用以確認數據單元的來源和數據單元的完整性并保護數據,防止被人(例如接收者)偽造。
2.默克爾樹(哈希樹)
默克爾樹在密碼學及計算機科學中是一種樹形數據結構,每個葉節點均以數據塊的哈希作為標簽,而除了葉節點以外的節點則以其子節點標簽的加密哈希作為標簽 。哈希樹能夠高效、安全地驗證大型數據結構的內容,是哈希鏈的推廣形式。
3.工作量證明機制(俗稱“挖礦”)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簡單理解就是一份證明,用來確認你做過一定量的工作。比如現實生活中的畢業證、駕駛證等等,也是通過檢驗結果(通過相關的考試)才能取得的證明。工作量證明的步驟如下:
1) 構建區塊,把將要寫入區塊交易信息組成交易列表,通過Merkle樹算法把交易列表信息生成Merkle根哈希。
2) 把Merkle根哈希、難度值等相關字段組裝成區塊頭,把區塊頭80字節數據作為工作量證明的數據輸入。
3) 不停地變更區塊頭的隨機數,即Nonce的數值,變更后不斷采用SHA256運算并與目標值做對比,如果小于目標值,則解題成功,工作量證明完成。
市場玩家幾何
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加密貨幣,根據他們的特性可以被分為三類,此外還有Libra因其特點以及還未發行的原因,單列一類。
1.比特幣與萊特幣
因為比特幣的算法是開源的,開發者能夠簡單地開發其他類似的加密貨幣。很多流行的加密貨幣與比特幣可以說是同源的。比如萊特幣,在工作機制方面與比特幣十分相似,但是萊特幣相較于比特幣,有三個優勢。第一,萊特幣網絡每2.5分鐘(而不是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第二,萊特幣網絡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第三,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
2.瑞波(Ripple)與恒星(Stellar)
瑞波的XRP和恒星,與比特幣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他們是為交易而生的。大部分數字貨幣是用來儲存價值的,然而瑞波主要服務于銀行間清結算,而恒星服務于機構間清結算。
3.二代加密貨幣
其余的加密貨幣,包括以太坊、EOS,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加密貨幣的范疇。比如以太坊(Ethereum)雖然與加密貨幣有一定的關聯,但更重要的是它實際上是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開放式軟件平臺。開發人員能夠在平臺里使用智能合約構建和部署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在這些平臺當中,會有自己的流動貨幣,比如以太坊的以太(Ether),這在嚴格意義上來講才是真正的二代加密貨幣。
4.Libra,新模式的數字貨幣?
6月18日,Facebook正式對外發布加密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Libra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簡單的世界貨幣,并且提供能夠使上億人受益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1) Libra建立在一個安全、穩定、具備一定規模的區塊鏈平臺上。與許多二代加密貨幣相同,Libra區塊鏈是一個開源平臺,因此人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滿足自己的金融需求。
2) Libra的價值有一籃子的資產背書。與傳統的加密貨幣不同,Libra的價值完全由一籃子的低風險金融資產決定,包括但不限于銀行存單以及短期政府債券。因為Libra所選的資產是為了最小化波動率,對沖風險,所以投資者能夠完全相信持有Libra所具備的保值能力。
3) Libra是由一個中心化協會(Libra Association)管理與發行的,其部分成員包括:Mastercard、Paypal、Visa、Ebay、Coinbase、Uber等來自不同行業與機構的成員。多領域機構的聯合有利于Libra的推廣應用以及穩定Libra的價值。
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作為新一代的數字貨幣,最近也活躍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之中。目前已有多個國家的央行正在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烏拉圭聲稱已經實施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項目,巴哈馬、中國、加拿大、瑞典、東加勒比貨幣聯盟以及烏克蘭正處于研發測試階段。
從現有貨幣發行機制來看,發行數字貨幣主要有三個選項:一是中央銀行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發行數字貨幣的一元發行模式;二是遵循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發行模式;三是“中央銀行——發行代理行——商業銀行”三元發行模。根據央行表述,我國若發行數字貨幣,將采用二元發行模式。
1.發行模式一點通
1) 一元模式:中央銀行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發行數字貨幣
一元模式是央行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以及相關服務。但是這種模式都會對銀行業、乃至經濟金融體系造成較大的沖擊。負債端因為央行代表國家信用,在吸儲方面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商業銀行或被迫推高負債成本。資產端若央行直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信用貨幣投放,那么傳統的信用派生渠道會被顛覆,從而導致貨幣投放失控,引發整個經濟金融體系的混亂。
2) 二元模式:中央銀行-商業銀行
二元模式采用現行紙幣發行模式,即由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到商業銀行的銀行庫,再由商業銀行將數字貨幣兌換至客戶端的數字貨幣錢包。在這種模式下,中央銀行負責數字貨幣的發行,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申請到數字貨幣后,負責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貨幣流通服務與應用生態體系構建服務。二元模式可以有效借鑒紙幣發行制度的經驗,不需要顛覆現有貨幣發行體系和貨幣政策的制訂框架,對現行實體經濟運行方式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小。
3) 三元模式:中央銀行-發行代理行-商業銀行
三元體系是指中央銀行授權少數商業銀行代理發行數字貨幣。在這種模式下,央行負責生成數字貨幣,代理行向中央銀行提供資產作為發行準備金,以保證發行貨幣價格穩定。其他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從代理行處兌換數字貨幣,再將數字貨幣投放于經濟流通體系中。
2.從微觀宏觀看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方面都會一定的影響。微觀方面,雖然央行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有些許不同,但是個人在支付方面的感受不會有太大區別,因此社會可以很快適應這種新型數字貨幣。
宏觀方面,除了數字貨幣可以節約鑄造、流通紙幣所帶來的成本,有助于提升社會的總效用,數字貨幣還能夠更好地管理貨幣創造和供給,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近年來,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貨幣創造機制日趨復雜,金融產品的投向越發難以把握。
數字貨幣可存儲、流通路徑可追溯的特性,有助于央行及時掌握貨幣流通情況,準確計量貨幣總量并提高貨幣政策制定的針對性、有效性以及適當性,避免監管一刀切的情況再次出現。貨幣政策的精準調控,能夠更好地起到逆周期調節的作用,從而熨平經濟周期,有利于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也有助于提升債券市場的安全性。
國際方面,數字貨幣能夠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是中美貿易摩擦中中方處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要建立更加安全穩定、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就必須打破目前這種由一種貨幣主導、基于國家信用支撐的貨幣體系,建立一種超出主權信用的新國際貨幣體系,而建立基于技術信用的數字貨幣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則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方向。通過數字貨幣達到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能夠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為債市提供流動性。
但是,需求的增長會帶來債券價格的上漲、收益率的下跌,以及信用利差的收窄。同時,因為外資流入,國內債市和國際債市的聯動會上升,導致國內債券市場的波動性上升,這些都對債券市場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業務能力要求。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將分“三步走”
下一篇:申通出資1.8億,聯手新浪微博、銀泰,要干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