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來了,銀行能做什么?
【EFEC導讀】科創板的提出除了對券商、投資機構之外,對于銀行也是一次新機遇,倒逼銀行業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盡管科創板的落地對非銀金融機構的影響更為直接,但對銀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銀行要高度重視、提前布局,以把握這一資本市場的紅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今年,科創板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系列規則的相繼出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將進一步加快推進,而在這一過程中,銀行機構將扮演怎樣的角色?目前以及未來又將有哪些動作?
倒逼銀行金融服務升級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銀行業大力扶持包括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客戶準入、利率優惠、擔保優化等方面均給予傾斜。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目前銀行的傳統信貸服務模式仍未形成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機制,如何服務好科技創新企業,并在此基礎上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已成為銀行業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因此,科創板的設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銀行業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新經濟,加大支持科研基礎設施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武雯認為。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服務科技創新類企業的最大痛點仍在于信貸風險管理。科創板企業的競爭優勢大多集中于專利技術,而非實物資產,而傳統的銀行信貸風控更傾向于實物抵質押,因此,目前來看,銀行信貸產品的供給尚未完全對接科創企業的信貸需求,銀行信貸機制還需進一步創新和完善。
科創板設立或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科創板設立一方面將進一步引導銀行從關注企業盈利、實物抵押物的審貸模式,向判斷企業科創能力(例如專利獲取、核心技術等)的審貸模式轉型;另一方面,科創企業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差異化特征又將促進銀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強數據整合運用和專業團隊建設能力,升級風控系統,進一步降低風險成本。
此外,科創板的推出還會倒逼銀行大力開拓在線會計和報稅、在線進銷存、訂單管理、供應鏈金融、企業員工個人金融服務等增值產品線。“同時,科創板設立也為銀行帶來了一類相對更有安全邊際的優質潛在公司客群。”據武雯介紹,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深圳、廣州和上海則分別達到10988家、8700家和7642家;在研發投入方面,北京和上海的研發投入均超過1000億元,深圳研發投入達到了927億元。
部分銀行支持科創走在前列
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銀行認識到服務科創企業的重要性并積極布局,走在同業前列。例如,中國銀行利用中銀集團綜合化優勢開展客戶互介、業務合作,以打造“信貸工廠+投貸聯動+跨境撮合”三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為目標,結合“中關村模式+銀稅互動”區域特色,打造“3+2”科創企業全面金融服務模式。
農業銀行則圍繞“六維方略”,從組織建設、產品創新等方面著手,積極與地方政府展開合作。比如,該行與北京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簽訂10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為“未來科技城基金”出資60億元,為地方“科技引擎”定位注入重要金融力量。
據悉,興業銀行圍繞客戶需求,充分發揮集團化、多牌照經營優勢,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模式和完整的產品服務體系,實現企業生命周期的全覆蓋:在初創期,提供采取自然人保證擔保方式的“創業貸”,且配以網上自助“循環貸”;在成長期,提供簡易高效的“易速貸”,同時以延長資金使用期限的“連連貸”與之配合。以重結算免擔保的“交易貸”跟進,實現放大抵押率、延長貸款期限;在成熟期,針對企業跨越式發展需求,通過“芝麻開花”中小企業成長上市計劃,提高涵蓋引資、IPO綜合服務、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服務、營銷顧問等方面的專項產品服務。
綜合來看,銀行業支持科創企業主要從兩個方向著手,一方面,開發創新金融產品,縱向覆蓋科技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盡量在橫向上囊括科技企業可能產生的任何金融需求。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從短期影響的角度來看,銀行機構或許會在科創板募集資金專戶方面展開爭奪,存款價格較量或許出現。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科創板資金體量對托管業務影響有限,但募集資金專戶主辦銀行花落誰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銀行服務科創企業質量的一次檢驗。
機制保障提供“源頭”“活水”
可以預見,科創板制度的陸續落地,將推動科創企業發展開啟新篇章。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主力軍,應當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支持科創企業。從全局來看,支持科創企業,既是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主動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突破口。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表示,科創板是中國推出的重大創新項目,中國平安高度重視,已經協同銀行、證券和信托等機構積極推動一些科創類企業上市,同時,對相關服務企業提供商業銀行、投行和投資的一條龍服務,堅定不移、身體力行地支持科創板的發展。
武雯認為,銀行支持科創企業應做好三方面的機制保障,一是加大金融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強數據整合運用和專業團隊建設能力,升級風控系統。同時,設立科創金融專家庫,由高校專家、中介機構、科技類企業高管組成,進一步夯實專業化風控水平,降低風控成本。
二是對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和人員實行專門信貸管理與考核機制,主要考核科技貸款的總量、結構和各類創新成果,考慮適度提高科技貸款風險容忍度。
三是進一步理清協調機制,提高服務效率。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實現信息共享機制,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提升服務科創類企業的效率,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加強人員配備等方式,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服務力度。
此外,武雯建議,商業銀行應整合總行投行中心、同業戰略客戶部、分行投行部及證券子公司等經營單位,確定專人負責,組成專家團隊,對科創類企業客戶進行對接,主動了解和跟蹤其上市需求,做好咨詢服務和牽線搭橋工作,為科創板提供“源頭”。推動子公司積極做好準備,研究設立以科創板上市企業為投資標的基金,為科創板提供“活水”。
上一篇:革新的賽道上,銀行高管都在談論這個詞......
下一篇:金融市場開放越來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