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供應鏈已有企業破產了,該市場如何尋找新機遇?
【EFEC導讀】在寡頭經濟的模式下,中小倉儲企業的競爭機會越來越小。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倉儲不是新的業務主體,更多的是樞紐式經濟。

近日,新京報一篇“明星創業公司蜂巢供應鏈破產,曾遭江蘇首逛拖欠貨款”讓蜂巢供應鏈這家電商供應鏈服務商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根據報道,蘇州市吳中法院已裁定受理蜂巢供應鏈(蘇州)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此外,在蜂巢供應鏈員工與蜂巢供應鏈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中,發現蜂巢供應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通過員工后續申請于2018年11月26日將蜂巢供應鏈移送破產審查。
一、明星隕落,單倉面積曾超亞洲一號
資料顯示,蜂巢供應鏈由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甲骨文(Oracle)和一號店等知名企業多名前高管共同創建。自2015年成立起,發展迅速,建立五大區域物流基地(蘇州、佛山、成都、武漢、天津)、四大跨境保稅倉(上海、青島、蘇州、深圳)、七個跨境電商海外物流中心(新加坡、美國、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其中,華東倉(蘇州)有1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超過京東亞洲一號。與全棉時代、網易考拉、施耐德等均達成戰略合作。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蜂巢供應鏈在ERP系統方面有著領先的技術優勢,對電商倉儲服務要求方面也是遠高于行業標準。
其表示,蜂巢供應鏈破產主要原因主要由于行業競爭壓力較大,隨著帶有物流基因的順豐、德邦、中通等布局云倉;資方帶有地產基因的發網、易代儲等屢獲融資;資深擁有供應鏈基因的京東物流對外開放等,倉儲供應鏈市場競爭壓力逐步增大。
對于倉儲供應鏈行業來說,多為重資產模式,前期勢必要有大量資金流入。切忌起步便大而全,前期可以挑選方向針對性布局,通過極致服務,搭建壁壘。
其次,要有完善的供應鏈服務延伸,形成業務服務的閉環。例如中通云倉后面有中通快遞為其提供延伸服務,遠洋集團投資發網,可以助其完成“倉運配”生態閉環。
二、無商流,不物流
縱觀整體倉運配體系,蜂巢在快遞方面沒有充足的優勢,依托跟快遞物流企業戰略合作完成運輸配送環節。倉儲業務又逐步被市場蠶食,業務量直線下降,單純依靠倉儲費并不能維持企業的日常開銷,這是導致破產的主要原因。
面對電商供應鏈的發展現狀,物流與供應鏈資深專家黃剛對物流指聞表示:
1、沒有商流,物流越來越難做;
2、產業競爭是供應鏈產業鏈的協同競爭。單倉的商業模式越來越不賺錢,業績持續下滑都將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打擊。大平臺的物流開放,比如京東、菜鳥、社會化的運營對倉儲企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從資本的角度看,商業模式的重新洗牌,依靠單一的倉儲業務模式將難以生存;
3、存貨型的需求越來越少。隨著新零售、云倉產業供應鏈的發展,整體產業已經發展到高效的供應鏈,扁平化的服務模式,對存貨倉的需求越來越少;
4、開放。要融入行業,開放度一定要高。倉儲供應鏈成本正在攀升,人的成本、倉的成本等一系列基礎成本逐步增加,倉儲供應鏈企業固步自封,關著門做商業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渠道下沉,節點中找尋新機遇
在寡頭經濟的模式下,中小倉儲企業的競爭機會越來越小。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倉儲不是新的業務主體,更多的是樞紐式經濟。
對于那些以倉儲業務為主體的企業,更多的是要從供應鏈角度梳理全局觀,考慮商業的外變化。對于以的中小企業來說,過分依賴單一倉儲業務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談及倉儲供應鏈潛在發展機遇,黃剛表示:“倉儲供應鏈業務的定位更多的是社區網格化。”在三四線城市中,場地倉和樞紐倉做為工業品和農產品的節點,不需要很大的自動化投入,做好上行和下行業務,回歸到農民和物流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小市場,把渠道下沉,完全滲透到三四線城市中。
回歸本質,做物流一定要看商流的變化。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回歸本源做供應鏈金融
下一篇:兩會 | 這個快遞小哥把自己“寄”到了人民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