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最愛哪家快遞物流企業?
【EFEC導讀】二級市場進入“春播”時間。

“春節長假這幾天終于可以休息了,不過閑暇之余,還要回味一下前段時間走訪的公司。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很便宜,實地調研對‘春播’標的摸底很關鍵。”北京某私募基金負責人告訴《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他們公司的研究團隊和基金經理,2019年以來都在路上。春節假期過后,還有大批上市公司等著他們去調研。
年初密集調研上市企業
機構去上市公司實地考察,是最近幾年證券行業最流行的一種調研方式。通過實地調研,研究員、基金經理、證券行業分析師可以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有基金經理曾經表示“投資也是投人,實踐調研可以與上市公司高管面對面交流,與公司高管建立信息溝通渠道。此外,走進上市公司,可以更加真實地尋找到企業的商業模式與核心競爭力。”
根據滬深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及工作人員接受外界采訪、調研,不能披露任何未公開披露的信息。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接受外界采訪、調研前,應告知董事會秘書,董秘原則上全程參加采訪或調研。在采訪或調研結束后,接受采訪和調研的人員應將調研過程及會談內容形成書面記錄,與來訪人員共同親筆簽字確認,并在交易所網站上進行報備。這一規定讓投資人能夠及時了解到企業的真實情況。
事實上,整個1月,不僅上市公司忙,加班加點準備財務報告;各大機構也很忙,都在加快調研步伐。有券商研究員戲稱,機構節前調研的陣勢,堪比春運票。滬深交易所的公開信息也驗證了一點。數據顯示,2019年1月,各類機構共調研了 265 家 A 股上市公司,其中 107 家公司被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等 10 家以上的機構調研。
從1月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看,電子信息板塊及生物醫藥板塊是熱門領域。機構重點關注5G對相關公司業務的影響。快遞物流領域雖然不是機構調研的重點,但在眾多上市公司中,圓通遞(600233)卻吸引了 45 家機構前去調研。此外,傳化智聯(002010)1 月份也來了兩撥、共9家機構前往調研。

機構調研圓通“內外有別”
1 月 9 日,大批海外知名投資機構及研究員來訪圓通速遞,陣容可謂豪華。交易所信息顯示,包括 Alliance BernsteinBestinver、Clear Bridge Investments、Nomu?ra Asset Management、UBS AG 等共計 11家機構,對圓通速遞進行了調研。他們之中有資產管理公司,有外資銀行,還有其他投資機構。
外資最關心的是圓通的戰略布局。有外資機構問,圓通計劃興建的嘉興機場與公司的戰略布局之間是什么關系,如何實現協同分配?圓通表示,公司自有航空的布局與嘉興機場的興建均為重要的戰略性投入,主要是參考UPS、FedEx等國際領先物流企業的先進經驗與運營模式。
隨著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跨境電商需求的增加以及服務范圍和產品種類等的拓展,嘉興等貨運樞紐機場將與圓通自有航空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為效率提升與網絡覆蓋提供重要支撐,提升公司綜合物流服務能力。
相比較而言,國內機構更在乎圓通的成本控制。1月11日,圓通副總裁鄧小波、董秘朱銳、證券事務代表張龍武又接待了國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證券公司等共計34家機構的集體到訪。機構提出了“圓通三季度單票成本明顯下降的原因”“未來全鏈路成本的趨勢”“2019 年資本開支計劃”等共計11個問題。
圓通表示,公司2018年持續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優化現有承運商體系,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改善承運商結算模式,并梳理運能體系,繼續加大核心資源投入,通過購置自有干線運輸車輛及加大投入自動化設備等方式增強核心資源掌控力,多措并舉,成本管控成效顯著。未來,將繼續加大對轉運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以及運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強網絡核心資產掌控力,并持續深化各項成本管控舉措,挖掘成本潛力。
傳化智聯公路港布局是焦點
1月18日和22日,傳化智聯董事會秘書朱江英、高級副總裁李紹波和投資者關系處管明鋒,共接待了9家國內機構,分別是4家公募基金,3家券商行業研究員和2家私募基金。
針對機構關注的公路港,傳化智聯表示,一般公路港的建設成本會控制在每畝80萬~100萬元,每個地區每個公路港的情況會有所不同。公路港的收入分幾部分,包括供應鏈業務收入、物業租金及停車費、交易服務費、增值服務(IT 服務、代理記賬、廣告等);園區業務主要成本為人員薪酬和資產折舊(部分公路港),以及營銷費用和稅金等。
傳化智聯稱,2016年、2017年,公司供應鏈業務分別完成收入33.2億元和116.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0.27%和 1.9%,呈穩步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6月,公司累計在全國布局項目150個,覆蓋30個省(區、市),公路港的平臺營業額已達到 189 億元。全網累計建成51個分撥中心和1124個網點,旗下循環甩掛運營商公路袋鼠已累計開通線路41條,同時,傳化還在全國20 多個城市布局了云倉業務。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建立完成“10樞紐+160基地”的公路港網絡布局。
怎樣看待機構頻繁調研
江蘇金百臨投資咨詢公司證券分析師秦洪告訴《中國郵政快遞報》記者,在A股市場上,機構調研數量常被認為是反映上市公司市場關注度的重要指標之一。上市公司被大量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頻繁調研,說明投資者對其產生興趣,調研完成后很可能會產生相關的投資決策。對于接受機構頻繁調研的圓通和傳化,市場給出了反饋:1 月份,上證綜指累計上漲 3.64%;圓通速運和傳化智聯的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9.2%和4.15%。
不過,民族證券資深分析師段少威告訴記者,看機構調研還要留意是否是機構主動去的。“當前不少上市公司是主動組織、邀請行業內眾多機構一起參與調研,這種隨大流的調研意思不大。”段少威說,機構調研量的多少,從某個角度反映了公司受機構投資者歡迎的程度。但不同的調研機構,關注點往往不同。比如,券商注重從調研中挖掘信息并加工分享給市場,公募和私募注重調研帶來的投資機會和直接的交易機會,保險注重通過調研尋找組合配置的對象,海外機構調研代表著市場上長線和穩定資金的布局思路。
上一篇:全面開放!京東物流的朋友圈到底有多大?
下一篇:京東物流咨詢服務全面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