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就是新零售? ——從兩大核心要素看新零售發展
【EFEC導讀】O2O僅僅是新零售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新零售的內核,是以下兩個核心要素:一、數據化。數據的沉淀是互聯網發展的天然結晶。二、現代物流。新零售項下現代物流的核心意義是穩定與高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互聯網的本質是觸達。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里,觸達方式局限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比如秋天到了想換秋裝,會去商場挑選自己喜歡的品牌和衣服;比如想了解最新的財經新聞,會訂閱相關的報紙、雜志,或者守在電視機前看相關的節目;再比如商務談判的主要形式還是面對面溝通,為了目標達成,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奔波的路上。
互聯網極大的提升了觸達的效率,釋放了大量的生產力,從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深入的改變了商業的組織發展形式。這種商業組織形式的變革在過去的近20年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原先的線下商業流量大量的轉移到了線上,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觸達到自己需要的產品信息,交易自己喜愛的商品。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互聯網紅利的盛宴,已逐漸進入了甜品階段,拼多多上市的另一重意義是將中國最后一批有生消費力量互聯網化,紅利已然不剩多少。在這20年的發展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無論是商品的品牌商,還是消費者,腦海中的線上與線下都是涇渭分明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對于品牌商來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業務體,由兩個完全不同的業務團隊管理,雖然這兩個板塊,從運營的內在邏輯看,確實有不同,但顯然也有很多可以協同整合,但是品牌商對于協同整合的意愿都不強,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巨大的互聯網紅利讓品牌商都集中精力追增長,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內修整合,說的直白點,就是忙著抓緊時間賺錢,這就好比在物流行業,源頭的貨主方對價格其實并不敏感,而往下的層層轉包卻是各種的壓價,因為大家的主要利潤來源不同。
當互聯網的紅利行將結束的時候,如何保持增長,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就變成了擺在所有品牌商面前的難題?
此時,新零售順勢而來。新商業環境中的新零售,表現出了令人興奮的想象空間,線上與線下資源與效率的整合,商品的生產、儲存、運輸與配送,這種協同從表象上看給人一種新零售就是O2O的幻覺,但在筆者看來,O2O僅僅是新零售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新零售的內核,是以下兩個核心要素:
一、數據化。數據的沉淀是互聯網發展的天然結晶。
在過去近20年的互聯網化的歷程中,以自然人為主要存在的交易主體,圍繞著社交與商品交易兩大場景,有意無意的沉淀了海量的數據。數據的來源也不再為單一的線上購物數據,結構化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數據使得消費者的形態更加立體;數據的交互不再是單向傳輸,從品牌商到消費者的產品信息單向傳輸,已然演變成消費者同時將需求與體驗逆向傳輸給品牌商的雙向傳輸。這些來自于消費者真實想法的數據很好的幫助品牌商做出生產決策,同時也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很好的試驗田;多維的數據分析為品牌商引導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消費者需求引導成為巨大的商業契機,模糊查找和精確查找成為兩條同樣優秀的產品路線,在消費者選擇困難的時候,“猜你喜歡”會高效的幫助TA達成交易。
在過去近20年的互聯網化的歷程中,以自然人為主要存在的交易主體,圍繞著社交與商品交易兩大場景,有意無意的沉淀了海量的數據。數據的來源也不再為單一的線上購物數據,結構化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數據使得消費者的形態更加立體;數據的交互不再是單向傳輸,從品牌商到消費者的產品信息單向傳輸,已然演變成消費者同時將需求與體驗逆向傳輸給品牌商的雙向傳輸。這些來自于消費者真實想法的數據很好的幫助品牌商做出生產決策,同時也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很好的試驗田;多維的數據分析為品牌商引導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消費者需求引導成為巨大的商業契機,模糊查找和精確查找成為兩條同樣優秀的產品路線,在消費者選擇困難的時候,“猜你喜歡”會高效的幫助TA達成交易。
二、現代物流。新零售項下現代物流的核心意義是穩定與高效。
相對于高效而言,穩定的意義更大,比如第一次從網上購買一件商品,運輸的時間是2天,第二次購買了一件相同的商品,運輸的時間卻變成了5天,這種不穩定的用戶體驗必然是糟糕的;在穩定性等同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運輸的效率,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速度。心理學上的7秒鐘理論闡述的是人與人在見面的時候,產生的好惡決定于見面的頭7秒,這一理論曾被廣泛的用于營銷上,體現了消費者的耐心可貴,在社會整體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消費者的耐心更可以被認為是最珍貴的情感,“我們不愿等待”幾乎成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曾幾何時,物流的速度更是成為了評判商家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新零售的商業環境下,現代物流的整合與發展圍繞著穩定與高效正在有序的進行,規模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現代物流正在成為了新零售發展的重要支柱。
相對于高效而言,穩定的意義更大,比如第一次從網上購買一件商品,運輸的時間是2天,第二次購買了一件相同的商品,運輸的時間卻變成了5天,這種不穩定的用戶體驗必然是糟糕的;在穩定性等同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運輸的效率,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速度。心理學上的7秒鐘理論闡述的是人與人在見面的時候,產生的好惡決定于見面的頭7秒,這一理論曾被廣泛的用于營銷上,體現了消費者的耐心可貴,在社會整體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消費者的耐心更可以被認為是最珍貴的情感,“我們不愿等待”幾乎成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曾幾何時,物流的速度更是成為了評判商家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新零售的商業環境下,現代物流的整合與發展圍繞著穩定與高效正在有序的進行,規模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現代物流正在成為了新零售發展的重要支柱。
在數據化和現代物流的支撐下,線上與線下的最終融合成為必然的趨勢,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消費者,原先線上線下的涇渭分明將會漸漸的淡化,O2O是很好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以數據化和現代物流為內核的新零售業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涇渭分明也將會漸漸的淡化,一個基于共同利益體的新商業時代即將到來。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上一篇:豬隊友的殲滅戰:消滅股權基金,消滅企業家,一個不留
下一篇:中通副總裁王吉雷:快遞可助力發展中非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