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資本王凱:物流賽道投資處在“剛剛好”的“半山腰”
【EFEC導讀】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等眾多新技術、新模式在傳統行業不斷地賦能。

日前,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分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峰會的分論壇中,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王凱做了題為“物流賽道現狀與投資邏輯探索”的演講。
在以“物流賽道現狀與投資邏輯探索”為主題的演講中,他結合遠洋資本物流領域的投資實踐以及研究發展部近期研究成果,對物流賽道在整個私募股權市場中所處的地位、物流子賽道的投資邏輯、投資標的的投資邏輯等內容進行了成果分享,并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遠洋資本“輕重并舉”的投資模式以及物流基金募集的基本情況。
以下為演講內容: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背后可能一片狼藉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等眾多新技術、新模式在傳統行業不斷地賦能。這種趨勢在PE市場上也激起了無數的浪花,同時,也催生了許多泡沫。我們觀察到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估值已經出現了倒掛,這說明中國的PE市場擁有了很多的水分和不確定性。
但是,“出來混還是要還的”,估值泡沫在不斷破滅,很多在一級市場叱咤風云的明星企業在上市之后出現了大幅的縮水;還有一些獨角獸企業在上市之前就出現了估值泡沫的破裂。
當前的PE市場,當繁花似錦的時候,就會出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狀態;一旦出現大浪淘沙,可能會帶來狼藉一片。因此,投資邏輯的精準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物流賽道的地位:“剛剛好”的“半山腰”
我們選擇了11家市場認可度較高、交易數量較大、投資領域廣泛、退出案例較多的綜合型PE企業作為對標樣本。我們把樣本企業近期所有的交易做了一個統計,可以看到物流賽道恰恰處在整個20多條賽道當中的正中央。
第一類占比超過5%的賽道我們稱為“風口賽道”,它的特點是賣方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估值也出現了很多的泡沫。
第二類物流所在的區域我們稱作“半山腰賽道”,占比在2%到5%之間。這個賽道的特點是還沒有催生較大的市場泡沫,并且存在一定的技術和認知的壁壘。
第三類我們叫做“待挖掘賽道”,占比小于2%,它的特點是賣方市場,估值的泡沫也相對較小,而且是較強的技術上和認知上的壁壘,可以說在這里“風”吹得還不夠猛烈。
物流賽道的融資情況和整個市場相比是怎樣的呢?我們發現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數量上,近5年來,物流融資的速度都是高于整個市場的,但2013年以前是落后于市場的,這也說明物流的投資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
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物流行業交易額度遠遠大于市場的交易平均額度,并在持續提升,這說明交易的物流資產成熟度也在不斷地增強。
那么做一個總結來看看物流賽道在PE市場中的現狀:賽道整體處于半山腰,不在風口浪尖,市場的關注度在小幅持續提升,融資增速略高于市場整體,有一定的技術壁壘,交易的體量在不斷增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物流的賽道在整個的PE市場是“剛剛好”的狀態。
子賽道投資邏輯:關注核心要素,避免常規誤區,探尋潛在方向
如何選擇物流子賽道?我們認為需要關注的核心要素是:符合中國經濟轉型方向、深刻解決行業痛點、子賽道規模與成長性要好,對子賽道的格局和相關的產業鏈也要有特定的要求。
第一點要素,物流子賽道需要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
方向一是科技創新正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并給傳統企業以賦能。十年間,全球市值Top 10的變化就是科技力量最直接的體現。科技的賦能也給企業帶來了估值的大幅增長。
方向二是先進制造業成為了經濟中“生產領域”的新引擎,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速度要遠快于傳統制造業的增速。
方向三是消費升級已經為經濟中生活領域的一個新的動力,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第二點要素,物流子賽道需要滿足下游需求的真實痛點。
時代在變化,對于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若干年前,下游對物流服務1.0版的需求是安全準時、便捷高效、低成本;但是當前的需求已經升級到2.0版本,即綜合的解決方案、資金的融通、資源的獲取,而這資源不僅僅是信息資源,還有合作資源、市場資源、中介資源等等。
第三點要素,物流子賽道的底層貨品的市場規模及成長性也非常重要。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規模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規模是萬萬不能的。
第四點要素,具有“亂象”的子賽道反而會成為資本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亂象”有利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借助資本的力量“異軍突起”。
從橫向看,“集中度低、競爭激烈”不是壞事,因為未來進入整合期后,終究會有企業“脫穎而出”;從縱向看,“鏈條冗長,環節眾多”不是壞事,因為紛繁復雜中,才更需要專業性,誕生更多需求,產生物流路徑依賴。
通過我們的分析,在子賽道布局中,一些常規的誤區也要避免:
1.不是“亂象頻生”的子賽道,就沒有投資機會,可能更需要“秩序整合者”
2.不是“環節眾多”的子賽道,就沒有投資機會,可能更需要“專業統籌者”
3.不是“傳統貨品”的子賽道,就沒有投資機會,只要“需求夠大,切中要害
4.不是“盈利不足”的子賽道,就沒有投資機會,只要“成長高速,周轉迅速”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以下子賽道將會受到投資者更高的關注,也值得我們自己深入研究:一是垂直領域,即生鮮、電商、裝備、汽車、化工品、服裝、醫療/醫藥等貨品的物流服務;二是模式上,智慧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跨境物流、供應鏈金融等。
投資標的投資邏輯:形成框架體系,繼續排除誤區
子賽道盈利模式各不相同,因此,投資標的的選擇很難有共性的原則,建立一個系統的框架是合理的。
首先,硬實力是一切的基礎。完善的硬件設備、先進的軟件系統、優越的區位環境、溫和的政策環境等是衡量硬實力的核心標準。
其次,軟實力是核心競爭力的升華。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有先發優勢的行業地位、卓越的渠道拓展能力、出色的品牌效應、高效的管理體系等是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然后,賦能空間的考慮也是非常重要的。投資方是否具有項目和團隊基礎,以及是否擁有協同能力,是投后增值的必要條件。
最后,交易事項的確認是不可或缺的。交易時機的把握、項目合規性的審視、投資期限與資金的匹配、標的估值的判別、退出條件的保障等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同樣,選擇投資標的也會碰到一些誤區,我們需要遠離。
1.不是綜合物流就代表著物流服務越綜合越好
2.不是美歐日的模式都是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
3.不是“科技含量越高越好”
4.不是風口子賽道的投資標的風險更小
5.不是渠道拓展必須攻克“下游TOP5/10”才算優秀
6.不是增值服務種類越多越好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央行貝勁松:支付清算系統自主建設之路
下一篇:阿里CEO張勇:雙11最關鍵的不是銷售數字,而是技術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