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 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一體化方案,推動供應鏈物流邁向可持續未來
一、企業簡介
京東集團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2017年4月正式成立京東物流集團,2021年5月,京東物流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京東物流是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以“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是京東物流的核心賽道。目前,京東物流主要聚焦于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六大行業,為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幫助客戶優化存貨管理、減少運營成本、高效分配內部資源,實現新的增長。同時,京東物流將長期積累的解決方案、產品和能力模塊化,以更加靈活、可調用與組合的方式,滿足不同行業的中小客戶需求。
京東物流建立了包含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物流網絡和跨境物流網絡在內的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具備數字化、廣泛和靈活的特點,服務范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城鎮和人口,不僅建立了中國電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賴關系,還通過211限時達等時效產品和上門服務,重新定義了物流服務標準,客戶體驗持續領先行業。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1400個倉庫,含云倉生態平臺的管理面積在內,京東物流倉儲總面積約2600萬平方米。同時,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
京東物流始終重視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京東物流不斷擴大軟件、硬件和系統集成的三位一體的供應鏈技術優勢,不僅通過自動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無人機等,在倉儲、運輸、分揀及配送等環節大大提升效率,還自主研發了倉儲、運輸及訂單管理系統等,支持客戶供應鏈的全面數字化,通過專有算法,在銷售預測、商品配送規劃及供應鏈網絡優化等領域實現決策。憑借這些專有技術,京東物流已經構建了一套全面的智能物流系統,實現服務自動化、運營數字化及決策智能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已申請的專利和軟件許可超7000項,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專利數量超過4000項。
京東物流構建了協同共生的供應鏈網絡,中國及全球各行業合作伙伴參與其中。2017年,京東物流創新推出云倉模式,將自身的管理系統、規劃能力、運營標準、行業經驗等應用于第三方倉庫,通過優化本地倉庫資源,有效增加閑置倉庫的利用率,讓中小物流企業也能充分利用京東物流的技術、標準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云倉生態平臺合作云倉的數量已超過1700個。京東物流著力推行戰略級項目“青流計劃”,從“環境(Planet)”“人文社會(People)”和“經濟(Profits)”三個方面,協同行業和社會力量共同關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京東物流是國內首家完成設立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物流企業,同時引入使用更多清潔能源,推廣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環保材料,踐行綠色環保措施。
京東物流正堅持“體驗為本、技術驅動、效率制勝”核心發展戰略,將自身長期積累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經驗和長期技術投入所帶來的數智化能力持續向實體經濟開放,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創造社會價值。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是京東物流的核心賽道。目前,京東物流主要聚焦于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六大行業,為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幫助客戶優化存貨管理、減少運營成本、高效分配內部資源,實現新的增長。同時,京東物流將長期積累的解決方案、產品和能力模塊化,以更加靈活、可調用與組合的方式,滿足不同行業的中小客戶需求。
京東物流建立了包含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物流網絡和跨境物流網絡在內的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具備數字化、廣泛和靈活的特點,服務范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城鎮和人口,不僅建立了中國電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賴關系,還通過211限時達等時效產品和上門服務,重新定義了物流服務標準,客戶體驗持續領先行業。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1400個倉庫,含云倉生態平臺的管理面積在內,京東物流倉儲總面積約2600萬平方米。同時,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
京東物流始終重視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京東物流不斷擴大軟件、硬件和系統集成的三位一體的供應鏈技術優勢,不僅通過自動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無人機等,在倉儲、運輸、分揀及配送等環節大大提升效率,還自主研發了倉儲、運輸及訂單管理系統等,支持客戶供應鏈的全面數字化,通過專有算法,在銷售預測、商品配送規劃及供應鏈網絡優化等領域實現決策。憑借這些專有技術,京東物流已經構建了一套全面的智能物流系統,實現服務自動化、運營數字化及決策智能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已申請的專利和軟件許可超7000項,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專利數量超過4000項。
京東物流構建了協同共生的供應鏈網絡,中國及全球各行業合作伙伴參與其中。2017年,京東物流創新推出云倉模式,將自身的管理系統、規劃能力、運營標準、行業經驗等應用于第三方倉庫,通過優化本地倉庫資源,有效增加閑置倉庫的利用率,讓中小物流企業也能充分利用京東物流的技術、標準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云倉生態平臺合作云倉的數量已超過1700個。京東物流著力推行戰略級項目“青流計劃”,從“環境(Planet)”“人文社會(People)”和“經濟(Profits)”三個方面,協同行業和社會力量共同關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京東物流是國內首家完成設立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物流企業,同時引入使用更多清潔能源,推廣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環保材料,踐行綠色環保措施。
京東物流正堅持“體驗為本、技術驅動、效率制勝”核心發展戰略,將自身長期積累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經驗和長期技術投入所帶來的數智化能力持續向實體經濟開放,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創造社會價值。
二、產品體系詳細介紹(需包含產品體系、優勢特點、創新應用等方面);
1、產品體系
物流園區是物流的樞紐節點,是物流人員、車輛、貨物、場所的中心,也是物流線路車輛、貨物、路線的重要錨點。宏觀看,物流園區還兼具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整合區域資源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等社會功能。《中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2018年)》指出“50%的園區信息化及設備投資占比不足5%”。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造成園區人員管理粗放、場地調度效率低下、貨物質量不保障、安全管理不可靠、跨環節不可視、協同效率低,引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高、物流作業效率低以及伴隨著社會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成為全行業共同關注的痛點問題。另一方面,隨著雙碳目標的制定,物流園區同樣將承擔物流行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責任。物流園區作為物流業務集聚發展核心,在低碳交通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物流園區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級致力于推動社會物流成本降低和碳排優化雙重可持續目標,是實現行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破局點”。
京東物流通過統一的5G網絡匯聚跨地理園區的智能物流機器人、視頻匯聚終端、標簽識別網關、AR等現場智能設備。依托自主研制的5G融合物流裝備、5G定制專網、5G+IoT+AI以及邊緣+云的PaaS+SaaS賦能,支持園區產線、場地等的智能識別應用,以及機器人集群協同控制調度,機器人設備的遠程運維指導,人員、車輛、能源的智能感知應用、碳中和能源管理。依托京東物流自主研制的云邊端協同的新一代智能物流信息系統,組合5G化自主新一代智能物流裝備、物流機器人,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可實現物流全鏈條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實現物流園區運行效率、綜合服務能力的大幅提升。
面向物流倉儲和園區業務,我們的產品覆蓋如下:
1) 5G終端產品,包括5G接入、5G/WiFi多鏈路自適應、5G網絡狀態感知等組件,并基于相關組件,構建了包括5G AGV、5G RGV、5G網關等物流裝備產品;
2) 5G網絡產品,目前我們通過應用需求提煉,和合作伙伴定義了5G物流專網;
3) 5G邊緣平臺產品,可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封裝。覆蓋機器人集群調度、智能識別、智能感知3大主要應用類型,實時高效對接5G終端,同時,可以接受云端統一管理;
4) 5G云端應用產品,提供覆蓋自動化物流作業、數字化精準運營、柔性化自主安防、碳中和管理、以及AR遠程協同執行的6大平臺。

圖1: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平臺
2、優勢特點
項目產品體系服務于物流園區可持續發展需求:
1) 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的持續提升需求:園區網絡存在網絡碎片化、系統局域化、協同困難、運維困難等痛點;既有的網絡也無法滿足更密集、高速率的自動化裝備和物聯終端的通訊需求,以及跨園區的系統共享協同需求。
2) 安防監控設施智能化升級需求:異常發現全靠人工經驗,異常響應時間不受控,可能異常導致的安全隱患和生產故障。
3) 自動化作業裝備成本以及升級維護痛點:運維事件早發現、早處理直接影響生產率和強時效物流生產波次的保障。柔性的升級迭代是自動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需求。
4) 能源優化需求:園區高度自動化、高吞吐的同時,也對應了大能耗。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如何兼顧智能化、能源供應和可持續發展,是園區一直在思考的議題。
3、創新應用
5G碳中和物流園區的實施將加速物流園區轉型,提供物流可持續發展的模板:
1) 供應鏈信息協同方面,5G一張網,克服傳統網絡和信息系統的碎片化,支持跨園區、多場景、多設備,協同作業。通過網絡的協同化,支持信息的互通和協同。
2) 運營和安防方面,“5G+邊緣計算+計算機視覺”全域物流監控應用,支持數字化運營、無人化安防和自主異常識別和追溯,克服傳統人工感知困難、異常響應慢痛點。
3) 倉儲自動化方面,5G克服Wifi網絡不可靠問題,支持控制、計算和機器人本體執行的分離,促進云化協同,有助于提升機器人集群作業的可用性,優化系統結構和成本。
4)碳中和管理方面,支撐園區碳盤查、碳監測、碳抵消、碳交易、碳中和路徑,通過能源結構優化、能效優化等手段,最終實現數據驅動的能源管理,高可靠邁向可持續碳排放。
物流園區是物流的樞紐節點,是物流人員、車輛、貨物、場所的中心,也是物流線路車輛、貨物、路線的重要錨點。宏觀看,物流園區還兼具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功能、整合區域資源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等社會功能。《中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2018年)》指出“50%的園區信息化及設備投資占比不足5%”。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造成園區人員管理粗放、場地調度效率低下、貨物質量不保障、安全管理不可靠、跨環節不可視、協同效率低,引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高、物流作業效率低以及伴隨著社會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成為全行業共同關注的痛點問題。另一方面,隨著雙碳目標的制定,物流園區同樣將承擔物流行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責任。物流園區作為物流業務集聚發展核心,在低碳交通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物流園區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級致力于推動社會物流成本降低和碳排優化雙重可持續目標,是實現行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破局點”。
京東物流通過統一的5G網絡匯聚跨地理園區的智能物流機器人、視頻匯聚終端、標簽識別網關、AR等現場智能設備。依托自主研制的5G融合物流裝備、5G定制專網、5G+IoT+AI以及邊緣+云的PaaS+SaaS賦能,支持園區產線、場地等的智能識別應用,以及機器人集群協同控制調度,機器人設備的遠程運維指導,人員、車輛、能源的智能感知應用、碳中和能源管理。依托京東物流自主研制的云邊端協同的新一代智能物流信息系統,組合5G化自主新一代智能物流裝備、物流機器人,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可實現物流全鏈條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實現物流園區運行效率、綜合服務能力的大幅提升。
面向物流倉儲和園區業務,我們的產品覆蓋如下:
1) 5G終端產品,包括5G接入、5G/WiFi多鏈路自適應、5G網絡狀態感知等組件,并基于相關組件,構建了包括5G AGV、5G RGV、5G網關等物流裝備產品;
2) 5G網絡產品,目前我們通過應用需求提煉,和合作伙伴定義了5G物流專網;
3) 5G邊緣平臺產品,可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封裝。覆蓋機器人集群調度、智能識別、智能感知3大主要應用類型,實時高效對接5G終端,同時,可以接受云端統一管理;
4) 5G云端應用產品,提供覆蓋自動化物流作業、數字化精準運營、柔性化自主安防、碳中和管理、以及AR遠程協同執行的6大平臺。

圖1: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平臺
2、優勢特點
項目產品體系服務于物流園區可持續發展需求:
1) 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的持續提升需求:園區網絡存在網絡碎片化、系統局域化、協同困難、運維困難等痛點;既有的網絡也無法滿足更密集、高速率的自動化裝備和物聯終端的通訊需求,以及跨園區的系統共享協同需求。
2) 安防監控設施智能化升級需求:異常發現全靠人工經驗,異常響應時間不受控,可能異常導致的安全隱患和生產故障。
3) 自動化作業裝備成本以及升級維護痛點:運維事件早發現、早處理直接影響生產率和強時效物流生產波次的保障。柔性的升級迭代是自動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需求。
4) 能源優化需求:園區高度自動化、高吞吐的同時,也對應了大能耗。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如何兼顧智能化、能源供應和可持續發展,是園區一直在思考的議題。
3、創新應用
5G碳中和物流園區的實施將加速物流園區轉型,提供物流可持續發展的模板:
1) 供應鏈信息協同方面,5G一張網,克服傳統網絡和信息系統的碎片化,支持跨園區、多場景、多設備,協同作業。通過網絡的協同化,支持信息的互通和協同。
2) 運營和安防方面,“5G+邊緣計算+計算機視覺”全域物流監控應用,支持數字化運營、無人化安防和自主異常識別和追溯,克服傳統人工感知困難、異常響應慢痛點。
3) 倉儲自動化方面,5G克服Wifi網絡不可靠問題,支持控制、計算和機器人本體執行的分離,促進云化協同,有助于提升機器人集群作業的可用性,優化系統結構和成本。
4)碳中和管理方面,支撐園區碳盤查、碳監測、碳抵消、碳交易、碳中和路徑,通過能源結構優化、能效優化等手段,最終實現數據驅動的能源管理,高可靠邁向可持續碳排放。
三、具體案例實施過程(需包含案例實施背景、具體實施模式與流程、取得效果等方面);
1、案例背景
京東物流亞洲一號北京智能產業園(簡稱為“北京亞一”)位于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共設有三個倉庫,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1、2號庫為倉儲庫區,3號庫2樓為訂單集中復核、包裝區域,3號庫1樓為包裹分揀中心,整體園區設計主要用于3C數碼類等小件商品。北京亞一集合了超15萬個SKU產品品類,2000萬個庫存,日處理能力峰值為73萬單。
2、具體實施模式和流程
1)資源數字化
京東物流園區資源數字化基于視覺等技術將物流場地、人員等核心要素進行數字化識別、調度和安全管理。
月臺是物流園區重要的場地資源,京東物流數字月臺借助邊緣計算,實現月臺停靠的可視化、數字化管理。邊緣計算數字月臺解決方案智能化賦能存量物流園區攝像機,相較于采用了高端算法攝像頭的解決方案將從實施成本上降低30%以上。京東物流依托自身運營數據限定月臺算法識別,進一步提升了車輛、月臺識別的準確率,降低了算力成本。邊緣計算,比如用在人臉識別等,還有助于降低數據暴露、數據被劫持風險,有效保護數據隱私,同時保障了現場資源實時數字化以及基于實時數字化的調度管理和安防合規管理。
圖2:園區月臺資源數字化看板
2)監控智能化
監控智能化將AI算法和傳統視頻監控結合,把長視頻進行“基于時間軸的語義切分”和“視頻內容的識別和描述”兩個維度結構化處理,將全國范圍跨區跨業務線的監控視頻數據進行匯聚,實現平行于物流生產網絡的智能化監控網,鏡像化反饋物流生產網絡運行情況。
(1)基于訂單與視頻的時空映射,進行視頻的語義化切分。目前物流訂單全流程視頻回溯產品,可以實現全鏈路20個以上視頻檢索時長低于1分鐘。
(2)基于AI智能算法的視頻內容識別,進行目標識別和行為理解,并發現異常狀況。
(3)視頻數據的匯聚和快速檢索,充分利舊、兼容異構的目標下,基于5G+邊緣技術,實現了視頻設備上云匯聚和視頻數據的云+邊分布式存儲管理,實時調取本地存儲視頻資料。
3)倉儲自動化
自動化需求增長,智能倉儲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設備與控制系統、運維平臺的通信量也隨之增大,對無線網絡通信的帶寬、可靠性及通信時延要求都非常高。在生產環境下,移動的智能倉儲設備部署密度高,WiFi網絡有干擾,切換容易掉線,時延抖動大,影響正常工作。作為應對,我們部署了5G化方案:5G+云化AGV/AMR機器人。
借助5G的低延時、高可靠、大帶寬的能力,解決當前WIFI方案痛點:漫游切換、穩定性、干擾及安全性等問題;通過機器人云化,將終端復雜計算分流到邊緣和云端,降低設備終端計算復雜度、降低硬件成本;同時將WCS、WMS、物控大腦等倉儲系統云化部署,實現多倉共享共建,統一維護。
圖3:5G倉儲自動化應用
4)遠程協同運維
京東物流AR遠程協同運維應用, 支持經驗豐富的員工為現場一線運維人員提供遠程專家協助,為經驗不足的一線員工提供專家知識。遠程專家方通過AR向一線運維人員提供工程數據和AR注釋,以指導運維人員完成設備維修。
基于AR遠程協同,專家無需親自抵達現場即可分享專業知識,專家支持能力將覆蓋至規模更小、距離更遠的客戶。專家方也可以通過遠程運維場景,創建錄制AR維修資料庫,將個人專業知識轉化為可共享的技能資源,讓運維人員可以在現場訪問和使用過往運維資料。最終實現快速解決問題,保證現場生產力和安全性,減少停機時間,并提高單次修復率。

圖4:京東物流AR遠程協同倉儲裝備運維
5)碳中和管理
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綜合利用智能物流核心關鍵技術,通過能源結構升級、效能持續優化、設施集聚共享、資源循環利用等手段,打造物流園區“碳中和”解決方案,圍繞碳中和目標實現綠色化、數字化、精細化、全量化管理的智能物流園區,可實現園區碳資產管理與全景展示,助力物流園區的高效與綠色可持續化發展。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平臺,支持碳排數據實時采集、監測、展示和碳排優化,有助掌握園區雙碳的工作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圖5:京東物流碳中和管理平臺
3、項目效果
項目基于六項基礎能力,5G跨園區協同專網、邊緣計算、云邊協同、AR、自動化、碳中和技術,覆蓋解決資源數字化、監控智能化、倉儲自動化、遠程協同運維、碳中和能源管理等多個場景下的不同問題。京東集團內部經營分析,傳送帶擁堵識別算法,及時發現擁堵情況和擁堵趨勢,能顯著降低因分揀線擁堵造成的物流損失及產線擁堵后需停產疏導所消耗時間。園區引入光伏、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優化能源結構,引入無紙交接、創新自動化智能調度系統、5G遠程應用等能效優化方案;基于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平臺顯示,能源優化后,園區每年可節碳超過3000噸。
京東物流亞洲一號北京智能產業園(簡稱為“北京亞一”)位于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共設有三個倉庫,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1、2號庫為倉儲庫區,3號庫2樓為訂單集中復核、包裝區域,3號庫1樓為包裹分揀中心,整體園區設計主要用于3C數碼類等小件商品。北京亞一集合了超15萬個SKU產品品類,2000萬個庫存,日處理能力峰值為73萬單。
2、具體實施模式和流程
1)資源數字化
京東物流園區資源數字化基于視覺等技術將物流場地、人員等核心要素進行數字化識別、調度和安全管理。
月臺是物流園區重要的場地資源,京東物流數字月臺借助邊緣計算,實現月臺停靠的可視化、數字化管理。邊緣計算數字月臺解決方案智能化賦能存量物流園區攝像機,相較于采用了高端算法攝像頭的解決方案將從實施成本上降低30%以上。京東物流依托自身運營數據限定月臺算法識別,進一步提升了車輛、月臺識別的準確率,降低了算力成本。邊緣計算,比如用在人臉識別等,還有助于降低數據暴露、數據被劫持風險,有效保護數據隱私,同時保障了現場資源實時數字化以及基于實時數字化的調度管理和安防合規管理。

圖2:園區月臺資源數字化看板
2)監控智能化
監控智能化將AI算法和傳統視頻監控結合,把長視頻進行“基于時間軸的語義切分”和“視頻內容的識別和描述”兩個維度結構化處理,將全國范圍跨區跨業務線的監控視頻數據進行匯聚,實現平行于物流生產網絡的智能化監控網,鏡像化反饋物流生產網絡運行情況。
(1)基于訂單與視頻的時空映射,進行視頻的語義化切分。目前物流訂單全流程視頻回溯產品,可以實現全鏈路20個以上視頻檢索時長低于1分鐘。
(2)基于AI智能算法的視頻內容識別,進行目標識別和行為理解,并發現異常狀況。
(3)視頻數據的匯聚和快速檢索,充分利舊、兼容異構的目標下,基于5G+邊緣技術,實現了視頻設備上云匯聚和視頻數據的云+邊分布式存儲管理,實時調取本地存儲視頻資料。
3)倉儲自動化
自動化需求增長,智能倉儲設備種類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設備與控制系統、運維平臺的通信量也隨之增大,對無線網絡通信的帶寬、可靠性及通信時延要求都非常高。在生產環境下,移動的智能倉儲設備部署密度高,WiFi網絡有干擾,切換容易掉線,時延抖動大,影響正常工作。作為應對,我們部署了5G化方案:5G+云化AGV/AMR機器人。
借助5G的低延時、高可靠、大帶寬的能力,解決當前WIFI方案痛點:漫游切換、穩定性、干擾及安全性等問題;通過機器人云化,將終端復雜計算分流到邊緣和云端,降低設備終端計算復雜度、降低硬件成本;同時將WCS、WMS、物控大腦等倉儲系統云化部署,實現多倉共享共建,統一維護。

圖3:5G倉儲自動化應用
4)遠程協同運維
京東物流AR遠程協同運維應用, 支持經驗豐富的員工為現場一線運維人員提供遠程專家協助,為經驗不足的一線員工提供專家知識。遠程專家方通過AR向一線運維人員提供工程數據和AR注釋,以指導運維人員完成設備維修。
基于AR遠程協同,專家無需親自抵達現場即可分享專業知識,專家支持能力將覆蓋至規模更小、距離更遠的客戶。專家方也可以通過遠程運維場景,創建錄制AR維修資料庫,將個人專業知識轉化為可共享的技能資源,讓運維人員可以在現場訪問和使用過往運維資料。最終實現快速解決問題,保證現場生產力和安全性,減少停機時間,并提高單次修復率。

圖4:京東物流AR遠程協同倉儲裝備運維
5)碳中和管理
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綜合利用智能物流核心關鍵技術,通過能源結構升級、效能持續優化、設施集聚共享、資源循環利用等手段,打造物流園區“碳中和”解決方案,圍繞碳中和目標實現綠色化、數字化、精細化、全量化管理的智能物流園區,可實現園區碳資產管理與全景展示,助力物流園區的高效與綠色可持續化發展。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平臺,支持碳排數據實時采集、監測、展示和碳排優化,有助掌握園區雙碳的工作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圖5:京東物流碳中和管理平臺
3、項目效果
項目基于六項基礎能力,5G跨園區協同專網、邊緣計算、云邊協同、AR、自動化、碳中和技術,覆蓋解決資源數字化、監控智能化、倉儲自動化、遠程協同運維、碳中和能源管理等多個場景下的不同問題。京東集團內部經營分析,傳送帶擁堵識別算法,及時發現擁堵情況和擁堵趨勢,能顯著降低因分揀線擁堵造成的物流損失及產線擁堵后需停產疏導所消耗時間。園區引入光伏、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優化能源結構,引入無紙交接、創新自動化智能調度系統、5G遠程應用等能效優化方案;基于物流園區碳中和管理平臺顯示,能源優化后,園區每年可節碳超過3000噸。
四、績效分析(無需敏感具體數據,但需包含大概的經營數據、經營成績、經營亮點等);
1、經營數據
京東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面向各行業進行推廣,除了京東電商物流場景,輻射了京東外部政府、醫藥、快消、食品、制造、工業等多個行業數十家的客戶。
2、經營成績
5G AGV幫助減少90%的AGV心跳異常事件,獲得相比同類產品更高的搬運效率。數字化運營平臺加速了包括車輛等物流要素在園區的流轉調度,并通過視覺等應用賦能了要素的可追溯性。智能安防使得99%異常事件可以自動識別和自動報警,得到及時處理,達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效率和保障。碳中和管理潛在可以幫助減少10%~15%的能源;AR遠程協同突破地理和資源,甚至疫情的限制,將專家能力做遠程復制,從效率、成本甚至能源達成物流優化解。
3、經營亮點
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產品從物流園區樞紐這個重要節點,突破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后續京東物流5G碳中和物流園區打造將進一步輻射形成5G碳中和物流園區網,進一步發揮物流園區樞紐角色,帶動物流全場景、全鏈路、全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低碳化。
京東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面向各行業進行推廣,除了京東電商物流場景,輻射了京東外部政府、醫藥、快消、食品、制造、工業等多個行業數十家的客戶。
2、經營成績
5G AGV幫助減少90%的AGV心跳異常事件,獲得相比同類產品更高的搬運效率。數字化運營平臺加速了包括車輛等物流要素在園區的流轉調度,并通過視覺等應用賦能了要素的可追溯性。智能安防使得99%異常事件可以自動識別和自動報警,得到及時處理,達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效率和保障。碳中和管理潛在可以幫助減少10%~15%的能源;AR遠程協同突破地理和資源,甚至疫情的限制,將專家能力做遠程復制,從效率、成本甚至能源達成物流優化解。
3、經營亮點
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產品從物流園區樞紐這個重要節點,突破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后續京東物流5G碳中和物流園區打造將進一步輻射形成5G碳中和物流園區網,進一步發揮物流園區樞紐角色,帶動物流全場景、全鏈路、全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低碳化。
五、合作意向(需包含對外合作需求、企業未來規劃等);
1、對外合作需求
1) 產品合作:面向5G碳中和物流的服務愿景,打造聯合的產品、解決方案;
2) 渠道合作:京東物流產品具備高度模塊解耦性,希望為各渠道和客戶提供產品服務;
3) 生態合作:京東物流通過通信協會、郵政局等制定5G行標,希望共創標準體系建設。
2、企業未來規劃
1) 做厚做強產品;
2) 探索優化的商業模式,持續滾動標桿業務,進行更大規模推廣復制;
3) 開放生態,做好方案、價值和協同共贏。
1) 產品合作:面向5G碳中和物流的服務愿景,打造聯合的產品、解決方案;
2) 渠道合作:京東物流產品具備高度模塊解耦性,希望為各渠道和客戶提供產品服務;
3) 生態合作:京東物流通過通信協會、郵政局等制定5G行標,希望共創標準體系建設。
2、企業未來規劃
1) 做厚做強產品;
2) 探索優化的商業模式,持續滾動標桿業務,進行更大規模推廣復制;
3) 開放生態,做好方案、價值和協同共贏。
文章來源:EFEC產鏈網《2022-2023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優秀企業白皮書》第三部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挺過最困難時刻,2023年中國經濟等待復蘇
下一篇:黃奇帆對今后12年局勢的通盤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