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德邦上市14個月 四名高管離職

              【EFEC導讀】4月10日晚間,德邦股份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單劍林辭職,這是德邦上市至今第四位副總經理辭職。在所有上市快遞公司中,德邦也成為上市時間最短(14個多月),離職高管最多的公司。
               
              德邦上市14個月 四名高管離職

                      德邦傳言已久的離職,終于有了官宣。4月10日晚間,德邦股份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單劍林辭職,這是德邦上市至今第四位副總經理辭職。在所有上市快遞公司中,德邦也成為上市時間最短(14個多月),離職高管最多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距離德邦發布2018年度財報還不到一周,財務負責人即宣布辭職。業內人士分析稱,德邦高管的頻繁離職,特別是財務負責人在年度財報發布不到一周時間內離職,將對會公司將產生一定影響,資本市場可能會有新的看法。這也意味著德邦內部戰略將有較大調整。
               
              德邦上市14個月 四名高管離職
               
                      雖然傳言已久,但德邦官宣辭職的消息還是引爆整個物流界。根據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董事會于2019年4月10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單劍林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報告稱,單劍林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職務。單劍林先生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其辭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對于單劍林辭職的更多消息,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德邦相關負責人,但該負責人表示一切消息以公告內容為準。
               
                      這已經不是德邦上市以來第一個副總級別的高管宣布辭職,2018年3月,鄭榮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2019年3月,黃華波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留任董事;同年3月,韓永彥辭去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職務。加上2019年4月單劍林的辭職,德邦上市短短14個月的時間內,已有4位高管宣布辭職。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剛剛在4月4日發布2018年度報告,財報發布不到一周,財務負責人即宣辭職這引來業界猜想。根據財報顯示,德邦在2018年快遞收入首次超越快運,快運業務下降14%,經營現金流縮水明顯,計劃向銀行申請260億授信額度。
               
              原因:管理體系現僵化
               
                      實際上,除了高管的頻繁更換,德邦在上市之后還先后變更了兩次品牌LOGO(商標)。有分析認為,無論是高管變更還是LOGO調整,都將矛頭指向德邦公司內部的戰略架構。在一年多前的德邦上市答謝晚宴的演講中,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維星提到最多的兩個公司是華為和順豐,“華為是學習對象,順豐則是競爭對手”。
               
                      在如何與順豐競爭的問題上,崔維星明確表示,“德邦對順豐要做到極大的差異化”。用華為的辦法,咨詢公司的最佳實踐,加上德邦物流的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創新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來和順豐作差異化競爭。在談到德邦與順豐的最大差異時,崔維星表示是“高管的年齡”。他說,“德邦是48歲的崔維星,帶領平均年齡35歲的高管在戰斗。順豐是48歲的王衛帶著平均年齡49歲的高管在戰斗。”
               
                      但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在上市公司高管名單中,崔維星所說的“高管年齡”思維已經不存在,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年齡與團隊管理能力沒有直接關系。他表示,德邦近期提到的公司中,都是類似華為的傳統制造或技術類企業,而不是把學習目標指向UPS或亞馬遜等新興物流企業,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公司內部戰略出現偏移。
               
                      趙小敏表示,德邦高管頻繁離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內部管理架構較為臃腫或體系僵化,加之外部快遞形勢的良好發展,給高管提供了更多機遇和挑戰。
               
              影響:團隊穩定性風險
               
                      實際上,德邦轉型快遞業務后,對公司內部做了許多戰略調整。在剛剛發布的2018年年報中,德邦提到要加強數字化轉型,并提出數字孿生概念。德邦認為,數字孿生的投入使用,可以支撐公司日常管理、重要會議的開展決策,提升管理效率。
               
                      但趙小敏認為,現階段德邦團隊需要從外部吸收更多優質資源,并與更多優秀企業達成合作,否則很難真正形成競爭力。
               
                      他還表示,目前德邦上市一年多一點時間已有4位高層管理選擇離職,對團隊的穩定性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引起投資者質疑,無法給投資者或市場一個穩定的預期。未來,德邦對團隊,特別是對高層管理的激勵機制上需要形成新的模式,在公司戰略方面也要進行一定的調整,才能持久發展,形成競爭力。
               
                      此外,近年來,德邦每年在IT上的總體投入約占營業額的1.5%-2%之間。德邦科技還加強了同外部企業的戰略合作。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德邦先后與36家公司開展了72個項目,合作對象包括華為、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部分受益于科技投入帶來的降本增效,德邦快遞單票成本有所下降,2018年快遞單票成本 23.11 元,同比下降3.72%。
               
                      由此可見,德邦正是想通過數字化信息平臺,促進管理和業務的持續優化,使之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
               


              上一篇:證監會成立投資者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易會滿任組長
              下一篇:劉強東15日深夜發聲,講述調整快遞薪資原因,2018年京東物流虧損28億


              相關文章

              2023產業數字金融走訪交流(第二期)…

              7月27日/中國-深圳

              撥打
              <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