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市聆訊,京東港交所二次上市!
【EFEC導讀】在聆訊后資料集文件中,京東表示,資金擬將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營運效率。

6月5日,據港交所文件,京東通過上市聆訊,即將赴港二次上市公開募股。京東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后資料集,招股書中披露了IPO融資的資金用途。

圖片來源:港交所網站截圖
在聆訊后資料集文件中,京東表示,資金擬將用于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營運效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可應用于其關鍵業務運營,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戶參與度。
在消息正式披露前,京東上市的消息已屢次見諸報端,但京東方面始終未官方確認。不過,京東今年以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已為回港上市埋下伏筆,4月4日,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位,由京東零售CEO徐雷接任執行董事、經理和法定代表人。李婭云退出監事職務,由繆曉紅接任。2020年以來,劉強東已經卸任旗下近50家公司高管職位。
今年一季度,京東因自營和自建物流能力將疫情的影響降至了最小,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京東還是實現了凈收入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但其整體經營現金流卻轉負,原因是因為疫情期間對商家的扶持。
自去年以來,“貓狗拼”三家電商決戰下沉市場,與此同時,對中高端用戶的爭奪也從未放松。面臨拼多多、蘇寧等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和老對手阿里的不斷投入,京東也需要備齊“糧草”。
融資需求以外,業界人士分析認為,與港股、A股的同類型企業相比,美股上市企業的市盈率相對較低,二次上市有利于市場對企業進行價值重估,也加深中國居民對公司的了解,更有利于公司業務。
此外,阿里的回歸也對網易、京東等中概股的回歸起到了帶動作用。阿里去年回港二次上市后,股價一路上揚。
中信證券指出,隨著國內政策、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環境逐漸改善,加上科創板的推出,A股市場對于在美的部分中概股吸引力增加。同時,港交所新訂《上市規則》,以大中華區為業務重心的公司可保留現行VIE結構以及不同投票權架構,也為中概股回歸掃除諸多障礙。
海通證券則分析,目前滿足在中國香港二次上市資格的企業除了京東、網易外,還包括百度、好未來、58同城、陌陌、新浪、攜程等頭部公司,預計這些中概股回歸將改變港股行業結構,提高科技和消費類占比,港股市場有望煥發出新活力。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百布宣布戰略并購巨細及織聯網,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下一篇:中通快遞牽手太平洋保險,或開發物流風險相關專項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