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資400萬美元,順豐戰略投資緬甸物流公司KOSPA
【EFEC導讀】3月6日,有消息稱,順豐控股于近期出資400萬美元戰略投資一家緬甸物流公司KOSPA,獲得其25%的股份并進入其董事會。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向順豐控股求證,對方回應稱“消息屬實”。

3月6日,有消息稱,順豐控股于近期出資400萬美元戰略投資一家緬甸物流公司KOSPA Limited(簡稱“KOSPA”),獲得其25%的股份并進入其董事會。
針對這一消息,《國際金融報》記者向順豐控股官方求證,對方回應稱“消息屬實”,但更多關于投資的信息,對方表示“暫時不便透露”。
有業內專家分析稱,此次投資是順豐布局東南亞、走向國際化的又一步棋,目前順豐在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已有業務覆蓋,目的在于完善東盟國家的商業閉環服務。不過,由于友商競爭的存在和東南亞地區的特定國情,順豐的國際化之路也將充滿挑戰。
打造物流閉環體系
“順豐投資KOSPA并不意外。這幾年,順豐的國際化步伐在不斷提速,東南亞是他們看重的一大市場。”物流專家趙小敏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在東南亞地區,順豐的業務已經覆蓋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文萊等國家,趙小敏認為,投資緬甸的物流企業,是想進一步鞏固順豐在該地區的業務。
事實上,緬甸作為東南亞貿易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順豐對其早有布局。順豐官網顯示,2016年8月,順豐就開通了中國內地至緬甸的國際標準快遞業務。此次戰略投資的KOSPA是緬甸一家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主要業務是為客戶提供冷鏈解決方案及庫存管理、運輸服務。
除緬甸之外,2018年9月,順豐控股子公司和港交所上市企業“金源米業”附屬公司組建合營公司,在越南提供當地和國際速遞、物流服務以及倉儲管理解決方案。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物流專家楊達卿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東盟等新興市場類似30年前中國快遞物流市場,正處于發展上升通道,對順豐來說,這類投資一方面是作為上市公司要持續實現資本和資源升值,另一方面是要構建國際化的物流通道。
“中國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普遍面臨‘物流不對流’難題(即空返及成本問題),在當地缺乏本土貨源訂單抓手是造成該難題的一大原因,順豐投資KOSPA等企業就是為了建立海外市場抓手。目前,順豐商業要打造閉環直營服務體系和物流上的閉環保障,最終形成供應鏈協同網,這類投資對順豐跨境電商海外供應鏈體系的構建可謂是一個補充。”楊達卿稱。
國際化之路喜憂半參
據了解,順豐的國際化業務已成規模發展,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順豐的國際標快/國際特惠業務涉及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53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截至2018年6月底,順豐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21億元,同比增長40.78%。
近年,隨著東南亞經濟的持續增長,該市場被視為繼美國、歐盟、中國之后又一個活力和潛力兼具的消費市場,尤其是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快遞物流的市場充滿巨大潛力。公開數據顯示,據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880億美元,相當于零售業總收入的6%。
巨大的市場前景是吸引順豐挺進東南亞的重要原因。但楊達卿分析稱,順豐的國際化之路也將充滿坎坷,由于關稅制度、當地法規、人文習俗與國內不同,國內企業在短期內很難適應,尤其在緬甸等市場經濟環境尚不成熟、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國家,順豐在發展當地業務時將面臨不少的挑戰。
“這也是順豐沒有采用全資收購當地龍頭企業,轉而參股投資或合資的根本原因,因為前者往往會遇到上述各種暗礁,而后者通過改造培育,能夠給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楊達卿表示。
需要說明的是,在順豐之外,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也紛紛登陸東南亞市場,尋找跨境物流的新機遇。2017年,中國境外首個eWTP (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國際超級物流樞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啟動,包括菜鳥、圓通、中通、申通、百世、韻達等企業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去年9月,京東在泰國正式建成了東南亞地區的智能倉儲物流中心。
楊達卿認為,包括菜鳥網絡等友商企業的布局,確實讓順豐在新興市場的競爭壓力較大。順豐屬于直營式企業,而菜鳥網絡依托eWTP等開展集群協同打法,更具備優質資源的磁吸效應。因此,順豐布局東南亞需要審慎積極,強化在品質效應中穩健發展。
上一篇:法大大完成3.98億元C輪融資
下一篇:跨境物流服務商縱騰集團獲B輪7億元融資,普洛斯、凱輝基金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