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部署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EFEC導讀】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

9月8日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鐵路局、民航局、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13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發改經貿﹝2020﹞1315號,簡稱《實施方案》)。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當前,我國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趨勢不斷增強,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物流已從附屬服務轉變為提高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力,降低成本挖掘利潤空間的重要方面,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間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動融合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但總體上看,我國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還存在融合層次不夠高、范圍不夠廣、程度不夠深等問題,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總體要求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物流企業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不高,不能有效適應制造業發展需求;物流樞紐、物流園區與產業園區布局統籌不夠,不能實現有機銜接和協同聯動;制造業領域存量物流資源整合和開放程度不足,制造企業內部物流成本相對較高。
特別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動復工復產期間,供應鏈彈性不足、產業鏈協同不強、物流業制造業聯動不夠等問題凸顯,直接影響到產業平穩運行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并舉”,提出統籌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提質和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物流業制造業協同聯動和跨界融合,延伸產業鏈,穩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從探索融合發展模式、培育融合發展標桿企業、建立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統計體系等方面,明確了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
在此基礎上,《實施方案》按照“緊扣關鍵環節、突出重點領域”的總體思路,針對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系統提出11方面發展任務。一方面,從企業主體、設施設備、業務流程、標準規范、信息資源等5個關鍵環節,對促進物流業制造業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確要求,推動解決制約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礙和“中梗阻”;另一方面,聚焦大宗商品物流、生產物流、消費物流、綠色物流、國際物流、應急物流等6個重點領域,明確了推動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設立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北京再推一波金融開放重磅舉措
下一篇:數字科技: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金融“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