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何時才能“綠”起來
【EFEC導讀】近年來,浙江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文件,鼓勵使用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數量。

這幾天,人們陸續收到在“雙11”購買的商品。據省郵政管理局預計,今年“雙11”浙江人網購的商品數量超過兩億件。
伴隨網購商品的,還有大量的快遞包裝。近年來,浙江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文件,鼓勵使用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數量。連日來,記者在杭州多地調查采訪發現,快遞過度包裝現象依然普遍,其中的塑料制品很多采用不可降解材料。同時,某些生產可降解包裝材料的企業,卻在國內市場遭遇銷售困境。
11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杭州中國絲綢城,發現多家商店正在包裝商品,準備通過快遞發貨。
在一家絲綢商店,老板一邊盯著訂單,一邊催促工作人員加快打包。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打包速度非常快,用幾個塑料袋將商品包好,然后在外圍反復纏繞膠帶,不到10秒就可以完成。不到兩分鐘,一卷膠帶就全部用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塑料袋和膠帶都是普通材質。
用塑料袋先將商品包裹好,然后纏上大量膠帶固定,是不少電商賣家都在采用的包裝方式。11月11日下午,在杭州環北小商品市場前的空地上,記者發現大量類似包裝的商品等待發送;在杭州新華路鳳起路交界處附近一個快遞收貨點,記者也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用膠帶對一些商品進行加固,一件商品一般需要用兩米以上的膠帶。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塑料袋和膠帶價格都不高,比用紙箱實惠。
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樣的包裝確實有些過度。去年9月,省郵政管理局、省發改委等八個部門就下發《浙江省快遞業綠色包裝治理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提高到50%。
省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一些商品看上去存在過度包裝問題,特別是膠帶使用過量。他們提倡快遞企業用小于45毫米的窄膠帶進行十字型和井字形打包,這樣用較少的膠帶就可以保證包裝的穩定。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杭州一些市民在收到快遞后,對包裝的處理比較隨意。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境衛生保障中心分類指導科科長曹勐琦說,按杭州現行規定,快遞包裝中的紙板箱,屬于可回收物,塑料袋和膠帶,屬于其他垃圾。如果沒有分類到位,會加大后期垃圾處置的工作量。同時,不容易分解的塑料袋和膠帶,也會增加資源化處理的難度。
一方面,大量電商企業在包裝時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另一方面,某些生產可降解塑料產品的企業在國內卻面臨產品銷售困境。
山聯(長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無機礦粉薄膜膠帶,可通過自然光照降解,10個月就可以融入到大自然當中,而傳統塑料制品廢棄在土壤里100年都不會腐爛。
現在,這種膠帶的推廣情況怎么樣?11月14日下午,記者聯系到該企業負責人李義平,他對記者說,剛開始,一些國內企業對這種產品很感興趣,但現在基本上沒有國內企業購買,企業把銷售的重點轉向國外。“可能是因為我們產品的價格比普通膠帶貴30%以上,國內企業對使用可降解塑料的意識還不夠強。”
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幾年,快遞包裝綠色程度低、循環利用率低的情況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據介紹,浙江的快遞包裝90%是由電商賣家完成。現在一些大的商家會注意根據產品定制包裝,減少包裝量。快遞企業對綠色包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大量中小企業和微商這方面意識則比較薄弱。
接下來幾天,隨著“雙11”商品的大量發送,快遞包裝也會越來越多,各地都有哪些好的處理辦法,有什么好的經驗,記者也將繼續關注。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中國也將出現“貨代殺手”?
下一篇: 兩部委:鼓勵銀行、支付機構與ETC機構對接 加快ETC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