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所稱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與事實不符
【EFEC導讀】近期,國家有關部門依法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遞快件一案實施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于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

7月26日消息,據悉,近期,國家有關部門依法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遞快件一案實施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于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
另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調查期間,還發現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國家有關部門將秉持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繼續依法深入開展調查工作。

據《電商報》了解,今年5月份,聯邦快遞被曝誤送華為包裹。消息稱,聯邦快遞在未得到華為授權的情況下,將從日本寄往中國華為的兩件包裹寄到了美國,并試圖將另外兩件從越南寄往華為亞洲其他地區辦事處的包裹也轉運到美國。
對此,聯邦快遞官方微博首先發布聲明稱上述事件與事實嚴重不符,但隨后,聯邦快遞則再次發布公告,承認了“錯運”行為,并表示與外部因素無關。該事件之后,聯邦快遞則一度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市值和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針對該事件,國家有關部門宣布對聯邦快遞立案調查。商務部則表態稱,調查聯邦快遞無可厚非。國家郵政局也表示,外資快遞企業在華經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
之后6月底,聯邦快遞公司則在其官網宣布,已向哥倫比亞特區的地方法院提起對美國商務部訴訟,尋求禁止美國商務部要求聯邦快遞執行的《出口管理條例》(EAR)禁令。雖然在其聲明和起訴書中并未提到中國華為公司。但美媒認為,這一起訴與此前美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限制交易的“實體名單”和聯邦快遞未按名址投遞華為相關快件存在關聯。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交通運輸部:與12家銀行深化合作,大力聯合推進ETC發行
下一篇:2019下半年產業互聯網的八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