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際物流企業,如何借力資本突出重圍?
【EFEC導讀】對傳統國際物流企業來說,最難的是副手的連接力和找到真正有耐心的資本。

除去航運電商類企業,國際物流企業大多都還很傳統。這里說的傳統有兩層意思:1)整體上都有點年紀,大都超過20年了;2)整體上還比較同質,雖然近幾年有些企業有所突破,也有些企業成功上市,但全國排名前50名,甚至100名企業之間的差距還是并不明顯。
原色咨詢判斷,接下來的5年,將是這些企業形成區隔的5年,是你不努力別人就跑遠的5年,而資本的作用將遠高于很多其他賽道。
那么,傳統國際物流企業如何借力資本,突出重圍呢?讓我們分別從資本視角看傳統國際物流企業,以及傳統國際物流企業視角看資本,兩個角度來闡述這個話題。
1、資本視角看傳統國際物流企業
企業能不能借力資本,較快地跑出行業優勢來?
對進入企業區隔期的行業來說,這一定是資本的核心出發點。但國際物流行業,我們的感受是,大部分投資機構并不知道如何判斷,于是,國際物流行業的投融資呈現這樣兩個特征:
1)投融資還很不活躍。據原色不完全統計,去年可以歸屬于國際物流的投融資筆數大概在20筆左右;
2)投融資主要集中在對數字化國際物流平臺類的早期投資,以及較為合規、規模具備上市條件的潛在上市企業。
而對那些經歷20年發展的傳統國際物流企業,該如何判斷其能否借力資本較快跑出行業優勢呢?
我們認為,重點評估以下兩點,基本上你就有答案了。
1)商業模式的基因
原色咨詢把物流主要分為:基礎物流設施提供商、經紀服務商、產品服務商和供應鏈服務商。而對國際物流行業,未來勝出的國際物流企業主要是兩種:成功走向規模產品化的產品服務商,和具備深度行業化能力的供應鏈服務商。
20歲,對一個人來說,正值可塑期,未來有各種改變的潛力和可能;而20歲,對一個企業來說,基因基本成型,改造的難度很大。
如果一個20年的傳統國際物流企業,還停留在經紀服務,基本沒有開展產品集成或者深度行業的努力,那么謹慎判斷其未來的潛力。
如果一個20年的傳統國際物流企業,每塊業務收入的波動都很大,所謂的主營業務變來變去,對這種沒有戰略定力的機會型,怎么謹慎都是對的。
2)一把手的洞察力和副手的連接力
對20年的傳統國際物流企業來說,融到的資金應該去向何方呢?第一部分必須去向拳頭業務,目標是如何進一步夯實拳頭業務的綜合能力,拉開差距;第二部分要去向新業務的布局,目標是構筑匹配行業趨勢的未來增長業務。
這兩個去處的效果,主要靠一把手和副手的組合搭配能力。原色咨詢習慣按洞察力、決斷力、連接力、執行力來定義領導者的關鍵能力。
對一把手來說,最重要的是決斷力和洞察力,而通常情況下決斷力要大于洞察力;但國際物流行業跟其他行業甚至其他物流細分行業不同,幾十年波瀾不驚后,開始面臨快速劇烈的變化,一把手的洞察力不能靠別人彌補,必須自身先具備強大的洞察力,才能有可靠的決斷力。
對副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連接力和執行力,而通常情況下連接力要大于執行力;而國際物流,服務鏈條長,產供銷協同難度大,對副手的連接力要求也相應要大的多。副手應通過有效的連接力,來進一步驅動各個部門的執行力。
2、傳統國際物流企業視角看資本
如果我能有選擇,我該要什么樣的錢?
首先,是有耐心的錢。
一個企業的優勢強化、短板補強、業務布局、團隊成長等都需要時間的,尤其對20歲以上的企業。如果是習慣于互聯網那一套玩法,希望A輪進,隔兩年C輪就退出的資本,建議謹慎考慮。
其次,是不主動干預企業戰略的錢。
正如前面所說,傳統國際物流企業的一把手必須自身具備好的洞察力,決斷力才有效可持續。另外,這個行業的洞察力確實是需要多年沉淀、思考才能形成的,而大部分外部資本布局這個賽道的時間都比較短。
最后,是擅于人才賦能的錢。
國際物流行業相比其他物流細分市場,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的基本素質要更高,但因為多年以來行業人員流動相對封閉,能夠引入一些不同背景但融入能力不錯的外部人才,對企業實現資本助力下的跨越式發展會很有用。
總結一下,要讓資本和傳統國際物流企業對上眼,傳統國際物流企業這端,不能有商業模式基因上的硬傷。同時,一把手的洞察力和副手的連接力要具備組合效應;而資本這端,要有耐心,要有不主動干預企業戰略的自知,最好也要擅長對企業人才賦能。
確實不容易,而這里面,對傳統國際物流企業來說,最難的是副手的連接力和找到真正有耐心的資本。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 銀行、支付機構混戰ETC 國有大行仍唱主角
下一篇:叁點:加盟制快遞為何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