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扎實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EFEC導讀】近年來,銀保監會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效,實現了信貸增量擴面,融資成本有效降低,同時完善了“敢貸愿貸”機制,也提升了“能貸會貸”能力。

在7月4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當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得到持續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進展,金融業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下一步,將堅持穩中求進,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
當天的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首席檢查官楊麗平也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大型銀行“掐尖”?低利率貸款是否可持續?
近年來,銀保監會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效,實現了信貸增量擴面,融資成本有效降低,同時完善了“敢貸愿貸”機制,也提升了“能貸會貸”能力。
在此過程中,大型銀行積極發揮“頭雁”作用,顯著提高小微企業貸款速度。截至5月末,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2.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3.7%。
對于外界關注的大型銀行“掐尖”現象,楊麗平回應,目前小微金融市場空間較大,普惠型小微企業法人和企業主貸款戶數占有納稅申報企業的比例僅為26%。從大型銀行的客戶情況來看,主要還是結合本行數據與整合外部數據,先立足于在本行有業務的小微客戶進行篩選。她表示,中小地方性法人銀行在整個小微企業貸款當中依舊是主力軍,地方法人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總量占整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總量的55%,這部分銀行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優勢。
“適度競爭可以更好幫助銀行改善服務。” 楊麗平強調,不可否認,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在小微企業的客戶上肯定會有一些重疊。但是通過大型銀行發揮“鯰魚效應”,能夠帶動市場的活躍程度,也可以促進小微企業客戶群體下沉,把小微企業市場服務的“蛋糕”做大。楊麗平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指導大中小銀行都發揮好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形成優勢互補、良性競爭的差異化服務格局。
另外,外界也非常關心5家大型銀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9%是否商業可持續。楊麗平表示,大型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定位是保本微利,對此,各行加強成本核算、改進風控,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同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更準確識別風險,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從而降低自身的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另外,國家也對小微企業貸款給予了優惠政策,比如人民銀行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財稅部門也有相關的政策,這些都會反映在小微企業貸款定價當中。
楊麗平提醒稱,個別銀行將低利率資金貸給企業之后,相關的資金被用于套利購買理財產品,對此監管也要求各行加強貸款的流向管理,讓低成本資金不被挪用,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
糾正保險業市場亂象
“近幾年來,我國保險機構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也出現了盲目擴張和亂象。亂象集中表現在公司治理薄弱、違規資金運用、產品創新不當、銷售誤導、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方面。”梁濤在發布會上表示,針對上述問題,銀保監會黨委正式成立后,于2018年5月份召開了深化整治銀行業和保險業市場亂象的工作推進會議。
在具體工作上,一是要求全面自查,部署所有保險機構針對市場亂象整治重點,自查本機構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認真整改,確保整治工作落到實處。二是聚焦重點,扎實開展監管檢查。2018年,監管部門對保險機構開展檢查1466次,累計投入力量9793人次。今年檢查的內容主要覆蓋公司治理、償付能力、資金運用、車險、農險、短期健康險等方面。三是依法依規嚴格懲處,保持高壓態勢。特別是落實雙罰制,加強對高管人員的處罰,綜合采取了限制業務范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吊銷業務許可證、撤銷任職資格、禁止進入保險業等多種處罰措施,切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使得機構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愿違規。
梁濤表示,通過持續整治,取得了明顯效果,保險市場的亂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糾正。今年1至5月,共處罰保險機構277家次,對機構罰款4400多萬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5家次,吊銷業務許可證兩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16人次,對個人罰款將近1600萬元,撤銷任職資格18人次。同期,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總額2500萬億元;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29萬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增信服務。目前,保險業開展的大病保險已經覆蓋了11.29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基礎上平均提升了10至15個百分點;保險資金通過投資債券、股票、股權等,已為實體經濟直接融資8.8萬億元。目前來看,保險資金投資更加理性。保險機構風險合規意識明顯增強,投資更加審慎理性,前幾年個別機構非理性舉牌、境外激進收購等行為得到明顯遏制,保險資金運用總體平穩。此外,制度短板也得到有效彌補。2018年以來,修訂出臺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0多項。部分制度滯后、缺位、交叉重疊和相互沖突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能力自身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牽好公司治理這一“牛鼻子”
此前,金融領域發生的一些案件反映出部分經營機構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股權關系不透明、不規范,比如說股權代持的問題;還有關聯交易管理粗放,存在著利益輸送問題;發展戰略盲目追求粗放擴張,內部管控與發展速度不相匹配。
對此類問題,梁濤在發布會上表示,銀保監會高度重視公司治理工作,于去年4月份召開了中小銀行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座談會,對健全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公司治理機制,組織調研和部署工作;“三定方案”出臺以后,專門設立了公司治理監管部,統籌銀行和保險業的公司治理監管工作。
“我們通過補齊制度短板,加強檢查評估,并強化問責,持續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提升公司治理的合規性和有效性。”梁濤表示,在監管實踐中,堅持分類施策,對不同的機構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實施差異化監管。比如,對國有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重點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的有機融合,在將黨建寫入公司章程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國有銀行、保險機構公司章程與黨委的議事決策規則有效銜接,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內容、規則和程序。對于中小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重點開展股東股權和管理交易亂象的整治,嚴厲打擊股東股權違規行為和通過非法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的現象。
梁濤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以提升銀行業和保險業機構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為核心,持續加強公司治理監管。一是進一步彌補公司治理監管制度的短板,完善銀行保險業公司治理的監管制度體系,在公司治理的機制、股權管理、交易管理方面補齊制度短板。二是開展銀行保險業機構公司治理的評價,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落實。三是推動公司治理監管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提升公司治理監管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
開放節奏整體不受外部因素影響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是否會影響中國對境外金融機構入華的立場和審批節奏”。對此,肖遠企表示,這一問題也是銀保監會非常關注的內容,并正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肖遠企強調,銀行保險業對外開放整體上不受外部因素左右,主要還是根據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根據防控風險和對外開放整體的需要。“我們長期認為,一個開放的、活躍度高的金融市場是有利于防控風險,有利于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結構,也有利于提高整個金融市場效率的。”
去年4月份,銀保監會推出了15項開放措施,今年5月份,政策繼續發力,推出12項開放措施。肖遠企表示,今后還將根據需要,陸續推出更多的開放措施。“我們在對外開放方面,尤其歡迎那些有專業專長,在細分市場有特殊產品和管理經驗的外資機構進來。”他舉例談到,在不良資產處置、財富管理、商業保理和健康養老保險領域,非常歡迎境外的金融機構來華開展業務。同時,也歡迎境外的金融機構等參與中國銀行保險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改革重組,特別是中小機構的改革重組,包括可以采取一些法治化、市場化的收購、兼并、合并的方式。
另外,肖遠企還提到,此輪開放既鼓勵新的機構進入,也鼓勵已經在中國境內營業的外資保險和銀行等金融機構一同享受開放帶來的利好。“比如,去年我們推出開放新措施以后,外資銀行在市場的深度方面大大拓展,同業業務和零售業務都得到比較好的發展,既有利于現有在華經營的外資機構,也有利于新進入機構與中資機構一起相互借鑒學習,共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活躍度,提高金融市場整體效率。”
回應社會關切
梁濤在回應安邦集團風險處置情況的問題時表示,安邦集團股權管理比較混亂,治理機制也比較失效,“三會一層”形同虛設,風險不斷積聚。他介紹,2018年2月23日,銀保監會依法對安邦集團實施監管,監管以來,銀保監會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監管措施。
第一,保穩定。主要加強一線管控,通過綜合施策,全力確保現金流安全,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二,瘦身。在確保穩定的同時,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通過公開掛牌等形式,堅決處置出清與保險主業協同性不強的海外資產以及非核心的金融牌照,目前,有超過1萬億元的各類資產已經或正在剝離,公司資產規模有了明顯下降。第三,糾偏。梁濤表示,此前安邦主要是發行一些中短期理財型產品,現在通過采取措施,持續降低中短期理財性產品的規模和占比,到今年年底,預計占比不會超過15%,推動公司全面回歸保險主業。第四,推動重組。穩步推動引戰重組,推動公司逐步實現正常經營。
“總的來看,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安邦集團的風險處置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風險得到了初步控制,沒有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公司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梁濤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推進資產處置、業務轉型、拆分重組等各項工作,穩妥有序處置安邦集團的風險,打贏安邦集團風險處置的攻堅戰。
另外,自包商銀行接管以來,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周亮表示,目前,包商銀行的各項業務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市場上個別中小金融機構的短期流動性困難,在采取了果斷措施后,風險已經得到化解,現在市場是非常平穩的。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民營銀行:下半年或迎轉型突圍“攻堅期”
下一篇:工業互聯網平臺展灣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