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能為物流業帶來哪些改變?
【EFEC導讀】5G技術的應用不僅將顯著提升物流效率,還將顯著降低物流智能化的成本。

日前,京東物流宣布率先建設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依托 5G 網絡通信技術,通過AI、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范園區。據介紹,京東 5G 智能物流示范園區位于上海嘉定,將在年內逐步建成并落地運營。
業內專家認為,5G技術將大幅提升信息傳輸的速度,使車聯網、物聯網得以真正實現云端協同,實現實時信息處理,推動物流行業進入以自動化與網聯化為典型特征的智能物流時代。
5G:底層技術全盤革新
5G通信技術具有低延時、高可靠的特征,特別適用于交通運輸領域,車聯網和汽車智能化有望成為 5G 首發應用之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互聯網部主任、車聯網團隊負責人湯立波表示,通信技術不受環境、氣候的影響,同時不受遮擋干擾,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更遠距離、更可靠的信息傳遞和遠程控制能力。
其次,通信技術打通了汽車與外部環境的信息流,包括車和車、車和路、車和平臺、車和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為自動化駕駛技術提供強大的支持,而自動駕駛則是實現物流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環節。
“過去,自助式自動駕駛技術在快速發展,但在走向更高級的自動駕駛階段時,無論是汽車傳感器感知還是車載運算和決策,很快達到其發展的階段性極限。在推動自動駕駛真正實現商用化的過程中,更高級的自動駕駛需要獲得更多的數據,得到更強大的運算支持,而通信技術對這些需求將會提供顯而易見的幫助。以前通過傳感器獲取信息是有限的,但在打通車內外數據流之后,自動駕駛平臺可以獲得大量外部信息,包括交通流數據、交通管控數據、地圖動態數據等,這些數據的獲取,意味著可以為自動駕駛運算和決策提供更豐富的信息來源,徹底解決傳感器獲取信息受限的問題。另外,隨著獲取數據越來越多,自動駕駛決策所需要的數據運算和分析需要的計算能力也越來越大,如果利用通信技術,可以通過云端、邊緣計算能力為自動駕駛提供支持。”湯立波說道。
蘇寧物流集團副總裁王長林認為,5G 是新產業格局的革命者。“首先,5G有低延時的特性,會把所有端口包括設備端、作業端、管理端連接起來、讓端到端的觸達更加迅捷,能夠更加直觀、準時、準確地把信息反饋出來。比如說我們可以超高速、高清晰地傳輸包裹數據,改善消費體驗;同時,5G 將實現萬物互聯,這是互聯網技術的大跨越,過去是碎片化的,而將來會實現海量數據的收集,獲取具有更多使用價值的數據鏈。”王長林說。
據介紹,2018年12月,蘇寧已與中國移動簽訂渠道戰略合作協議,聯袂探索5G應用,利用5G 技術,把過去的信息調度演變成智能系統。
在業內專家看來,通訊技術是快速演進持續發展的技術,以往物流運輸業務更多集中在信息服務層面,通過 2G、3G、4G 實現的是為作業人員提供信息服務,而隨著 5G 技術的到來,C—V2X技術、邊緣計算技術的快速成熟,安全預警、管理效率的提升等各類應用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等自動化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大規模落地應用將指日可待。
加速推動智能物流時代到來
當前,新興的 5G 移動技術加速了與先進的物流組織方式和先進的供應鏈組織方式融合。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無人商店等高科技的物流場景開始重塑未來物流行業生態,保障物流運行全過程的高效、穩定和安全。5G技術在物流倉儲、運輸、配送各個環節的落地應用將推動智能物流時代的到來。根據設計規劃,京東物流 5G 智能物流園區將實現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推動所有人、機、車、設備的一體互聯,包括自動駕駛、自動分揀、自動巡檢、人機交互的整體調度及管理,搭建 5G 技術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應用場景。
據了解,京東 5G 智能物流園區內將實現智能車貨匹配、自動駕駛、人臉識別管理和全域信息監控,預留全園自動駕駛技術接入,推動無人重卡、無人輕型貨車、無人巡檢機器人調度行駛的園區落地應用;同時,可以依托 5G 定位技術來實現車輛入園最優路徑自動計算和最佳車位匹配;另外,還可依托 5G技術,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員工管理,進行園區、倉庫、分揀多級權限控制;而基于 5G 技術,在園區內提供無人機、無人車巡檢以及人防聯動系統,則可實現人、車、園區管理的異常預警和實時狀態監控。
在數字化倉庫中,在實時庫容管理、倉儲大腦和機器人無縫銜接、自動入倉及出倉匹配、AR作業、包裹定位跟蹤等智能化物流應用場景中,5G技術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根據京東方面的規劃,其園區將通過自動識別倉內商品實物體積,匹配最合理車輛,提升滿載率;同時借助倉儲大腦實現所有搬運、揀選、碼垛機器人的互聯互通和調度統籌,同時實現倉內托盤、周轉筐、叉車等物流設備的定位跟蹤;通過 AR 眼鏡幫助操作員自動識別商品,并結合可視化指令輔助作業,顯著提升人員作業效率;在實現包裹實時追蹤和全程視頻監控的基礎上,方便商家、客戶隨時查詢包裹情況并提供履約超時預警。
5G 技術的應用不僅將顯著提升物流效率,還將顯著降低物流智能化的成本。行業從業人員指出,過去物流園區要進行所有網絡的全覆蓋,要么就是運營商的 3G、4G 的覆蓋,要么就是 WiFi的覆蓋,3G、4G 信號覆蓋并不好,成本也比較高。如果依托5G技術,用IoT覆蓋園區,實現園區的網聯化將顯著降低成本。
協同是推動智能化落地的關鍵
在業內專家看來,通信技術可以為物流自動化和網聯化提供極大支持,5G技術的應用對于解決特定問題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未來要推動實現端、管、云全面協同,需要跨行業、跨領域共同努力,實現整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推動智能物流時代的到來,依然有很多挑戰。另外,安全問題也是整個行業需要重點研究和關注的問題。
在自動駕駛領域,湯立波認為,未來自動駕駛實現商用,不僅需要關鍵的5G技術實現突破 ,更需要生態的支持。未來交通環境生態、車路協同生態構建起來以后,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才有可能實現。 更遠一點看 ,5G、C-V2X、更強的在線計算等技術逐步商用,將構建“人車路云”高度協同的環境,將為自動駕駛提供更大幫助。未來自動駕駛需要的不是單純靠某種技術解決某一些特定問題,理想中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實際上需要整個生態的支持。未來交通環境的生態、車路協同的生態構建起來以后,在系統層面上對自動駕駛提供支持,那時的自動駕駛能力才會真正進入大規模商用的階段。而C—V2X 就是實現車和車、車和路、車和人以及和后臺全方位連接的通信技術,特別適合駕駛輔助安全預警還有交通控制,將會成為自動駕駛核心的重要支撐技術。目前來看,C-V2X 技術在陸續成熟,即將走向商用化階段。 另外從 C-V2X 產業角度來看,無論是芯片、終端,還是相關的測試環境都基本成熟,具備商業化落地條件。
而在網聯化過程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在供應鏈協同過程中,必須通過物聯網,才能提高效率。比如說,如果沒有網聯化,連帶托盤進行運輸很難實現,很難從倉庫里面把托盤運出來,只有在網聯化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帶托盤運輸。
關鍵的是,5G 通信技術的應用和整個行業生態的支持是推動物流自動化和網聯化時代到來的重要依托,在 5G 技術的推動下,相關技術快速成熟,以及整個行業對基于供應鏈協同作業形成的認知,一個萬物互聯、自動操作的物流時代呼之欲出。
上一篇:當貸款像水一樣
下一篇:騰訊布局物流,折戟電商、對決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