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口碑合并,網友:美團點評你慌不慌?
【EFEC導讀】餓了么豐富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強大的即時配送能力,加上口碑的成熟商家服務體系和深刻的消費者洞察,將作為一個整體,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全面數字化升級。

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該公司包括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兩大業務合并,和我們有多少關系,是影響送外賣速度,還是能多給幾個紅包?還有網友喊話:美團點評你慌不慌?那得往下看↓↓
- 1 -
劍指美團點評
但與其說“合并”,“會師”可能是更為恰當的形容。餓了么經歷著不斷沉降進入阿里生態的過程。先是在2016年4月和2017年5月兩次接受阿里方投資,隨后終于在今年4月以95億美元的身價被阿里巴巴納入麾下。
口碑網也是幾經沉浮。2015年6月,阿里高調“復活”口碑。新口碑平臺集合了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兩方的資源優勢,淘點點與螞蟻金服線下業務資源及團隊成為了新口碑公司的核心力量。今年1月,口碑從螞蟻金服調整到阿里巴巴,離新零售更近一步。
一個是后來加入,一個是親生兒子。從這一點看,兩家公司的整合甚至更像是阿里巴巴內部的業務調整。
雖是內部調整,但很容易被想象成是為了要應對上月剛在港交所上市的外賣老對手美團點評。
不過,單從數據來看,恐怕存在難度。
美團點評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財報中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263.5億元,同比高達增長91.2%,其中餐飲外賣收入由2017年同期的84億元增長90.9%,達到160億元。而在阿里巴巴公布的新一季財報中,餓了么在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26.12億元。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多家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對外賣市場份額的判斷,美團約占三分之二弱,而餓了么約占三分之一強。
短時間對美團取而代之,恐怕是想的有點多。
- 2 -
還是紅包靠譜
雖然餓了么與口碑合并暫時難以撼動美團點評,對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看客來說有些失望,但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倒是可以期待一下未來的“補貼紅包”。
要“補貼紅包”,得需要真金白銀。盡管美團還在承受港股低迷帶來的痛楚,但畢竟通過上市拿到了不少資金,而阿里巴巴也表示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已收到投資者超過3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兩家都手握充足的彈藥,在之后的爭斗中,顯然會用各種姿勢,向用戶用拋出花樣百出的“福利”。
- 3 -
外賣之外的世界
當然了,餓了么與口碑的合并,也未必僅僅著眼于這一市場。正如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其內部信中表示的那樣:“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目標也絕不僅僅是做大餐飲市場,它將承擔更大的使命——重新定義城市生活,讓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像空話套話?熟悉阿里文案的人會了解,這背后隱藏著阿里的野心。
這是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下一步,在即將開始的第十個天貓雙11,本地生活服務將作為一支新軍首次參與,也正說明了阿里巴巴對其本地生活服務的高度重視。
從這個維度來看,新公司的成立又將為阿里巴巴帶來什么?來自阿里巴巴的說法是,餓了么豐富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強大的即時配送能力,加上口碑的成熟商家服務體系和深刻的消費者洞察,將作為一個整體,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全面數字化升級。
這意味著,一方面,餓了么的核心能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體系蜂鳥配送,將更廣泛地服務于阿里巴巴旗下諸多新零售業務。目前,餓了么的蜂鳥體系已經開始為大潤發、歐尚、三江、新華都、中百超市、順客隆等全國千余家商超門店提供配送服務。
在另一方面,不管是外賣還是到店,最終服務的提供者都是傳統的餐飲商家,餓了么與口碑的合并,也可以讓阿里巴巴在對餐飲商戶提供包括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化等服務時掌握更充分的數據資源,同時獲得更高的運行效率。
招商證券商貿零售首席分析師許榮聰也認為,此次新公司的成立,正是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戰略布局的繼續升級,“高頻外賣場景流量資源和用戶、商戶等數據資源被進一步整合進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體系,配送能力與新零售到家服務運力協同,并依托菜鳥等構建立體的同城即時配送網絡,再加上服務傳統商家的能力,阿里巴巴新零售的框架在不斷完善。”
那么現在還剩一個問題:餓了么與口碑合并了,那盒馬鮮生呢?
上一篇:微貸網赴美敲鐘,恐難逃破發魔咒
下一篇:港澳珠大橋正式開通,助力打造1小時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