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國有大宗供應鏈巨頭業績出爐,建發5934億、物產中大5801億、象嶼4590億、廈門國貿4682億

              近日,國有大宗供應鏈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出爐。國內大宗供應鏈領域的國有上市公司物產中大、建發股份、廈門象嶼以及廈門國貿、浙商中拓、蘇美達、中信金屬、五礦發展均已披露其業績,合計營收2.6萬億。

              國有大宗供應鏈巨頭業績出爐,建發5934億、物產中大5801億、象嶼4590億、廈門國貿4682億

              01

              八家國有大宗供應鏈上市公司營收2.6萬億

              物產中大:實現營業收入5801.61億元,利潤總額72.99億元,從2015年整體上市以來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5.55%、16.09%,凈資產收益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建發股份供應鏈板塊營業收入:5933.66億,同比下降14.79%,供應鏈板塊的凈利潤39.53億,同比下降1.38%。2023年,公司進出口和國際業務額達到438億美元,同比增長8.38%。 

              廈門國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82.47億元,同比下降10.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5億元。公司已剝離房地產業務,剔除上年同期剩余地產項目利潤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約20%。

              廈門象嶼: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90億元,同比下降14.70%;歸母凈利潤15.74億元,同比下降40.31%。

              蘇美達: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9.81億元,同比下降 12.87%(三年復合增長率 7.65%),公司利潤依然穩中有進,經營質量穩步提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0億元,同比增長 12.80%(三年復合增長率 23.53%)。

              中信金屬: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9.99億元,同比增長4.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7億元,同比減少7.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9.66億元,同比增加34.88%。

              浙商中拓: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30.6億元,同比增長4.9%,首次突破2,0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5.1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11億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達14.84%。

              五礦發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9.96億元,同比下降3.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45.64%。

              02

              八家國有大宗供應鏈上市公司走出去國際化戰略

              物產中大:2023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含轉口)167.95億美元,其中出 口(含轉口)100.16億美元,同比上升5.89%,整體上市以來進出口總額復合增長率13.42%。公司 積極響應“一帶一路”、RCEP區域協定等政策倡導,全力落實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省重大項 目建設及現代物流體系構建等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服務國家級、省級重大項目100余項。

              深度融入“雙循環”,持續助力“貿易強國 ”建設,有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全球資源尤其是大宗商品資源配置能力。在越南、泰國、緬甸、印尼、阿聯酋、韓國、新加坡等 地設立30余個網點,進出口業務已覆蓋全球約90個國家,擁有重點外貿客戶200多個,其中“一帶 一路”國家貿易額約占公司總外貿業務的60%。

              公司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累計采購成交8.3億美元,簽約金額連續六屆位列浙江省屬國企首位。
               

              建發股份:

              加快供應鏈業務海外布局,從東南亞走向美洲、歐洲、非洲等遠洋市場。著力拓 展南美、非洲、中亞等地區的農產品、紙漿、煤炭、有色礦產等供應商資源,提升糧食、能源和 礦產等關鍵資源的全球穩價保供能力,同時積極推進東南亞地區粗銅、原鋁、鎳鐵等初級工業品產能合作。

              2023 年,公司與亞太經合組織國家貿易規模超29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 9%;與“一帶 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近 170 億美元,同比增長超 16%;與 RCEP成員國家的貿易規模超15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 10%。

              跟隨中國產業鏈的全球化延伸,公司的國際化布局走在行業前列。通過合作優質龍頭企業, 公司不斷加快全球的擴張步伐,目前已與超過 170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關系,產品品類深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細分領域,涉及金屬材料、漿紙產品、礦產品、農副產品、能源化工產品、 機電產品、汽車、家電、輕紡產品、食品、美妝個護等多個品類,初步實現大宗商品至消費品的多品類的全球化布局。

              通過實施全球化、多品類的發展戰略,能夠滿足制造業企業多元化的商品采銷需求,有利于增強客戶黏性;同時公司不斷提升業務規模,并通過規模效應助力客戶降本增效、分享增值收益,從而實現規模和效益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全球化、多品類的業務布局,能夠提升業務發展的抗風險能力和增長速度,有利于平滑周期性,避免單一市場、單一產業鏈、單一品種占比過高帶 來的系統性風險。
               

              廈門國貿:新設立印尼、阿聯酋、巴西三個境外平臺公司,打造東南亞、中東、南美重要業務樞紐,重點拓展金屬、煤炭、鐵礦、紙漿、農產、化肥、新能源等業務;在智利、土耳其、泰國新設辦事處拓展金屬供應鏈業務,在越南設立辦事處拓展棉花棉紗、滌綸短纖等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合資成立國貿寶華海運有限公司,布局亞洲至西非散雜貨船的運營、租船等業務;設立新加坡ITG-STS合資公司開展西非海上轉運業務;設立印尼ITG-GPI合資公司經營印尼本土運輸、堆場、倉儲等物流業務。
               

              廈門象嶼: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催生大量海外采銷、國際物流、跨境電商、信息咨詢等供應鏈需求。在海外采購及物流通道建設,國際化團隊培養等方面走在前列的  供應鏈企業,有望憑借服務能力和地緣優勢,承接中資企業海外供應鏈需求,打開新的“藍海”市場。

              近年來,公司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作為戰略布局方向,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新加坡、美國、越南、印尼等均設有平臺公司,合作客商遍及100余個國家,重點鏈接海外優質采銷渠道,挖掘大型中資企業海外供應鏈需求。

              蘇美達:2023年,公司實現進出口總額約126億美元,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50.6億美元,約占公司進出口總額的40%。

              機電設備進出口業務積極挖掘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機遇,通過加強海外市場調研走訪等方式,積極挖掘機電出口業務機會;重點圍繞新能源鋰電、光伏、汽車等熱點行業,兼顧家電、紡織等傳統產業,優先開發東南亞、東盟、RCEP成員國等國家市場,為中資客戶出海、海外客戶設備采購提供一攬子、綜合性商業解決方案。報告期內新簽機電出口合同超6.3億美元,同比增長404%。

              作為“雙循環”的積極踐行者,公司立足江蘇、服務中國、輻射全球,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和服務,國內圍繞“一港(海南自由貿易港) 一灣(渤海灣) 一角(長三角) 三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國外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布局,在海外設立了30多家分支機構,基本形成了總部在中國,研發機構在中國、歐洲,金融及航運中心在中國香港、新加坡,實業基地在東南亞的格局,有效捕捉市場需求并作出快速響應。

              03

              八家國有大宗供應鏈上市公司競爭力

              物產中大:以供應鏈思維、做產業鏈整合、 構建物產中大生態圈

              公司持續聚焦主責主業,主動創新商業模式,在“穩一體”(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基礎上,“兩翼”(金融服務、高端制造)不斷豐滿。

              目前,公司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 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11家,省創新型領軍企業 1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12 家,省未來工廠 1 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 2 家,國家級科改示范企業 1 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 6 家,省級科改示范企業 2 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5 家,省級企業研究院 4 家,省企業技術中心 6 家,擁有發明專利 101 項。

               

              經過二十年的耕耘,物產中大物流在華北、華東和華南等布局網絡結點數 180 個,其中大宗 自營基地 68 個,帶碼頭倉19 個、泊位 53 個,鐵路專用線 14 條。年綜合物流服務量達 6928 萬 噸,同比增長 26%,在沿海形成多個年 500 萬噸級以上的優勢服務區域,服務客戶 2.4 萬余家,年加工能力 1215 萬噸,年加工量增長60%,年末第三方庫存 231 萬噸,同比增長 56%,網絡貨運平臺擁有司機數 4.8 萬余名、車輛 2.7 萬余輛。

              作為入選《國企改革12 樣本》企業,公司長期堅持管理改革創新,經營管理既科學又高效且具有創新精神,這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新機遇。2015年實現整體上市后,公司通過員工持股、“二次混改”、股權激勵激發員工活力,通過分拆上市、存量資產戰略重組培 育專業化經營發展能力,治理體系更加現代化、運行管理更加規范化。
               

              建發股份:全球化、多品類的資源整合能力+定制化的“LIFT”供應鏈服務平臺 +數字化的供應鏈運營管控平臺 

              公司最近五年內簽約合作的境內外供應商和客戶數量超過 12 萬家,其中境外的供應商和客戶數量超 2 萬家,在漿紙、農產品、鋼鐵、礦產品、輕紡、汽車、酒類等業務領域擁有了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公司運營效率與質量持續改善,規模與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公司從四大類供應鏈基礎服務出發,走進客戶價值鏈,為客戶整合物流、信息、金融、商品、市場五大資源,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推動了資金、資源、服務的良性循環,不斷挖掘供應鏈運營環節潛在的增值機會。

              公司適時將科技賦能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規劃,積極推動業務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公司研發了建發供應鏈 ERP 系統、倉儲管理系統(WMS)、運輸管理系統(TMS)、銀企直連平臺(E2B)、電子簽約管理平臺(E 建簽)、智匯羅盤數據分析系統(BI)、期貨交易系統(CTP)、電子簽約管理平臺(E 建簽)等系統,并制訂了具體的實施計劃,未來將持續打造數字化的供應鏈運營管控平臺,不斷提升平臺的洞察力、協同力及敏捷力,實現數據驅動的供應鏈決策優化,取得 LIFT 供應鏈組合服務與業務效率、服務成本的較優平衡。
               

              廈門國貿:具備全球化的資源渠道網絡+定制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專業化的風控+物流保障

              公司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萬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搭建了覆蓋境內外大宗商品資源的渠道網絡。公司在境內100多個城市設立區域公司和辦事處,在境外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20多家駐外分支機構,經營網絡覆蓋全球核心購銷市場,具備對國際經濟形勢的敏銳洞察力。

              公司致力于洞悉商業需求,為產業伙伴提供“ITG Solutions”產業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為行業與社會注入“三大鏈動力”。公司圍繞產業客戶需求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解決從原料端到銷售端的問題,為彼此創造更多的利潤與發展空間。

              公司縱向貫通產業鏈,占據關鍵節點,通過產業投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在上游資源地搭建資源平臺,提高對原輔材料的穩鏈保供能力與議價能力,在下游參與實體工廠的生產經營管理,獲取與聯結行業內的豐富資源,為產業客戶解決供需匹配、建立通路、平滑波動、發展賦能、轉型升級等核心訴求。

              公司高度重視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建立了自上而下、權責明確、科學有效的“三道防線”風控模式,為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提供組織保障。

              公司不斷加強物流資源的投資布局,采取輕/重資產相結合,與屬地企業合資合作的模式,自管倉庫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合作倉庫超2,500個,配送平臺覆蓋國內沿海及內陸主要區域,具有全面的綜合運輸和配送服務保障能力。
              公司現自有大型遠洋船舶6艘、自有運力45.5萬噸,管理船舶21艘、管理運力124萬噸,年海運運輸量超3,000萬噸;自有2艘萬噸級江船,自有船和外協船江運年運輸量超千萬噸。公司在印尼、新加坡、幾內亞等地投資布局關鍵物流核心資產,自有30萬噸級超大型浮倉1艘,經營管理拖輪15艘、駁船18艘,持續加強國際物流服務能力。

              公司現有15個期貨指定交割庫資質,涵蓋鐵礦石、甲醇、短纖、PTA、苯乙烯、乙二醇、工業硅、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對二甲苯、燒堿、碳酸鋰等商品,增強公司期貨交割能力和庫存管理能力,利用專業的價格管理與風險管控,助力產業客戶平衡波動、降本增效。
               

              廈門象嶼:網絡化物流服務能力+數智化供應鏈服務能力+多維度產業研究能力

              公司培育出三大物流運營主體(象嶼速傳、象道物流、象嶼農產),擁有一批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物流服務團隊,在業內率先構建以“公、鐵、水、倉”為核 心、鏈接海內外市場的網絡化物流服務體系,包括貫通東西、串聯南北的鐵路運輸網絡,輻射全國的公路運輸網絡,立足國內主要口岸、延伸至“一帶一路”沿線的水路運輸網絡,覆蓋東部沿海、中西部大宗商品集散區域的倉儲集群,以及鏈接海外市場的國際租船、國際班列等物流通道。

              公司聚焦“拓展增量市場,提高服務效率,升維業務模式”三大核心目標,依托海量的業務 數據、龐大的客戶資源、豐富的應用場景,構建智能化信息科技體系。運用智慧物流系統進行倉 庫數智化管理,并以智慧物流為基礎,開發建設“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系統,實現資金方與客戶需求的有效對接;建設農業產業級供應鏈服務系統,服務專業種植戶,實現多方共贏。

              公司搭建起“集團總部研究院、股份產業研究部、一線經營主體研究部門”的三級研究體系,擁有一批專職研究團隊,從宏觀、行業、產品三個維度進行研究跟蹤。公司已完成經營、財務、物流、風控、人力等供應鏈數據庫的搭建,沉淀海量數據,建立數據加工模型,不斷提高數據挖 掘能力。
               

              浙商中拓: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數字化賦能的服務運營生態

              公司多年來專注于生產資料供應鏈行業,從全產業鏈各主體、各環節、各要素入手搭 建集成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產銷銜接、庫存管理、物流配送、生產加工、產業 金融、價格管理、管理咨詢等全鏈條集成化和一站式服務。

              公司已研發并持續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平臺(DSCM)、客戶關系管理(CRM)、價格風險管理(PRM)、智能合約系統(IC)、人力資源系統(HR)、浙商中拓司庫管理  系統(ATS)等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體系,實現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的全覆蓋,有效實現  業務流程線上化、數據分析可視化、交易下單自助化、期現結合數字化、客戶評估全景化, 增強系統間互聯互通,實現運營降本增效。

               

              蘇美達:獨具特色的骨干員工動態持股機制+多元化發展、專業化經營、差異化競爭、區域化布局、生態化共贏

              人是企業最重要的因素,是辦好企業最可依靠的基礎。早在1998年,公司就在子公司層面普 遍建立骨干員工持股制度并實施動態管理,“能高能低、能進能出、能上能下”,持續深化“以奮斗者為本、高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良性互動,打造形成了公司和員工之間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關系,吸引和粘合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隊伍,成為公司“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核心資產。在先進體制機制牽引下,公司員工“不用揚鞭自奮蹄”,致力于推動企業的創新超越,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實現國家、企業、員工的三方共贏。

              公司堅持“多元化發展、專業化經營、差異化競爭、區域化布局、生態化共贏”發展模式和 打造“分則能戰、合則能勝的聯合艦隊”的總體目標。在公司層面,是多元化發展。就是采取有序、有限的多元化,有效分散戰略風險,平滑不同產業周期波動,同時通過加強賦能型總部建設,支持子公司專業化發展。在子公司層面,是專業化經營。就是立足各自主業,努力做到專業專注、做強做大。
               

              中信金屬:秉持“貿易+資源(投資)”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中信金屬遵循市場化經營原則,多年來在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中發展起來,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實際并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貿易+資源(投資)”雙輪驅動的模式已被實踐證明具有較 強的可行性,在全球范圍內有多個市場案例。

              公司是艾芬豪礦業單一第一大股東,艾芬豪礦業核心資產是剛果(金)的 KK 銅礦、Kipushi鋅銅礦和南非的 Platreef鉑族多金屬礦,屬行業一流資產組合。KK銅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層狀銅礦床,現查明其銅資源量為4,312萬噸,平均品位2.54%;KK銅礦項目一、二期已于2022年提前數月實現商業化生產。 

              2023年, KK銅礦累計生產銅精礦含銅金屬量 39.4 萬噸。項目三期 預計2024 年底投產,產能預計達到 1,420 萬噸礦石處理量,屆時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銅礦, 預計共 42 年礦山服務年限。公司參股的秘魯邦巴斯銅礦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銅礦項目之一,是世界級的優質銅礦資產,截至 2023 年 6 月底, 銅金屬資源量約為 769 萬噸,礦山現金成本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伴生大量的鉬、銀、金礦,有著良好的增儲潛力,項目生產運營情況基本穩定,銅精礦含銅金屬年產量穩定在 30 萬噸,投資收益可觀。 

              2022年,秘魯邦巴斯銅礦成功取得開發新礦坑許可,新礦坑建設投產將驅動產能躍升,同時主要礦區仍有大量找礦開發潛能。目前,秘魯邦巴斯銅礦還有較長的壽命期,能夠滿足公司未來較長時間的銅資源需求。

              公司參股的巴西礦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鈮產品生產商,是鈮相關應用技術的開發先驅和行業領導者,其鈮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在市場中處于領導者地位,鈮資源儲量可滿足全球100年以上的消費需求。

               

              五礦發展:全球資源獲取及營銷網絡優勢+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

              公司目前擁有及受托管理多家海外企業及分支機構,遍布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美 國、新加坡等重點資源生產地及流通地,在資源獲取、市場開發、海外融資、市場研究等方面發 揮重要作用,凸顯產融結合、海內外協同優勢。

              公司在國內擁有 6 家鋼材加工中心、15 家鋼材分銷公司及 4 家金屬物流園,遍布全國各主要城市,覆蓋各大鋼材終端客戶及金屬流通企業客戶;擁有 14 家口岸公司,業務服務覆蓋全國自遼寧至廣西的主要沿海港口,成為連接海內外貿易的重要節點。

              依托龍騰云創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整合相關資源,推動倉儲、加工、物流、招標、保險等業務一體化發展,帶動傳統貿易物流業務優化升級,構建供應鏈數字化經濟閉環,實現供應鏈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流貫通”。

              2023 年,公 司設立數字化供應鏈部,統籌推進數字化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建立項目閉環管理機制; 形成涵蓋“前、中、后臺”數字化供應鏈建設藍圖,通過以交易平臺為核心集成全要素打造面向用 戶的商務前臺,以“云鏈通”工程為主覆蓋全業務構建運營中臺, 以“數字化企業大腦”建設強化管 理后臺,為上下游客商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進一步提升內部運營協同效率,強化風險管控、 數據驅動賦能管理決策的能力。
               

              04

              中國大宗供應鏈行業未來展望

              中國大宗供應鏈頭部企業背靠龐大的中國制造業需求,通過一體化服務能力(多式聯運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安全物流、成本管理等)以及科技應用構筑自身特色競爭優勢。

              1、攜手制造業企業,構筑需求穩定增長基本盤。

              隨著未來中國制造業的變革,大宗供應鏈企業價值將會凸顯,對制造業客戶來說,原本需要內部設立多個供應鏈相關部門、對接外部多個供應商。大宗供應鏈企業作為供應鏈服務集成商,本質上是作為服務“批發”平臺幫助客戶實現供應鏈集約化,這并非僅是單一環節的降成本,而是:集合客戶的需求統一向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獲取更低的商品采購價格、向物流供應商獲取更低的倉儲費與運費、向資金供應方(銀行)獲取更低的利率,同時基于自身廣泛的采銷網絡與信息觸角更有效地進行商品價格管理(套保等),并且還能幫助客戶節省對內多部門間的溝通成本。制造業企業迫切需要綜合服務能力更強的頭部供應鏈企業介入到供應鏈服務的更多環節中來。

              2、供應鏈綜合服務轉型,推動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隨著制造業企業日益專業化,其對原材料組合供應、產成品快速分銷、物流配送效率、成本優化、金融信用、庫存安全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呼喚具有綜合服務優勢的大宗供應鏈服務企業。如上文所述,供應鏈綜合服務的盈利模式逐漸從之前賺取價差而轉變為賺取服務收益、金融收益、交易收益,綜合服務商模式下利潤來源更加多元化且與價格逐漸脫敏,有助于分散價格波動風險,隨著龍頭企業深挖客戶需求并疊加服務,未來或可持續優化盈利結構,提升盈利能力。

              3、從單環節拓展到全程供應鏈,增強客戶粘性。

              國內的大宗供應鏈綜合服務商正在發力從單環節的采購分銷拓展到全程供應鏈服務,通過提供渠道、物流、金融、管理等多種服務深度綁定客戶,增強客戶的粘性。若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過大,將增加大宗供應鏈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難度,客戶違約的風險也可能加大,或對企業盈利造成一定負面的影響。隨著大宗供應鏈企業客戶結構向制造業企業集中,若下游制造業的增長不及預期,對大宗商品的需求走弱則對大宗供應鏈企業業務量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4、數字化工具賦能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

              隨著大數據、人工只能、云計算、5G等工具的大力發展,各個企業都在通過數字化來提升企業及供應鏈的各方面能力,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更有一些企業通過數字化,改變商業模式及交易結構,實現轉型升級。

              5、出海,成為各大供應鏈公司必然選擇

              隨著中國成本的增加、中美競爭、中國消費緩慢等特點,各大供應鏈公司,都子啊依賴之前的資源、網絡、能力,紛紛向國際要市場。

              有的企業,不僅僅單純的做貿易,在國外投資工廠及物流,實現買賣雙方走在國外的局面。

              在東南亞、非洲、南美、中東等國家,各個企業不斷的在布局。

              6、供應鏈+投資,成為很多企業深度參與供應鏈的方式

              隨著數字化及交通工具的發達,經濟放緩,上下游終端企業,不斷的在扁平化,不斷壓縮貿易商的市場份額,單純靠貿易等工具,市場越來越窄,整合產業能力很差。

              通過供應鏈+投資,對供應鏈上游、中游、下游進行股權投資,拿股權換商權、拿商權換股權,再通過貿易、物流、金融、數字化等工具,把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串起來,成為很多大型供應鏈公司采取的方式。


              文章來源:五道口供應鏈研究院,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們刪除!
              國有大宗供應鏈巨頭業績出爐,建發5934億、物產中大5801億、象嶼4590億、廈門國貿4682億




              上一篇:全國走訪交流第6期(合肥站)圓滿結束
              下一篇:上海金融法院發布《融資租賃糾紛法律風險防范報告》(附報告全文)


              相關文章

              2024年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金融全國行業標桿企業巡回商務考察與走訪…

              每月1-2次,參訪100+行業標桿企業

              撥打
              <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