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宇宙行”理財子公司開業,符合資管新規理財產品近四千億

              【EFEC導讀】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目前,大資管已成為工商銀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業務板塊。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業內首家獲準開業,并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匯業務資格,獲得了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市場先機。
               
              “宇宙行”理財子公司開業,符合資管新規理財產品近四千億

                      6月6日上午,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行創新產品發布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發布6款新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工行現場透露了一個業界非常關注的數據:工行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產品已超3700億。
               
                      截至目前,已有31家商業銀行公告了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計劃,包括6家國有銀行、9家股份制銀行、14家城商行、2家農商行。8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已開業,交銀理財也已獲批開業。
               
              工銀理財: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超3700億元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工銀理財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60億元,注冊地在北京,原工行資管部總經理顧建綱任董事長,原工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兼同業業務部總經理唐凌云任總裁。5月22日工銀理財獲銀保監會批準開業,5月28日獲工商管理部門核準。
               
                      從公司架構來看,工銀理財下設董事會、監事會審計委員會等,原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顧建綱任董事長,許海任監事長;從管理層來看,下設產品營銷、投資研究、風險管理、運營、綜合管理五大板塊,總共包含20個部門。
               
                      從產品體系來看,主要包括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截至2018年末,工行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3.42萬億,排名全行業第一。工行2018年年報公布的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為2.58萬億元。截至2019年5月,工銀理財管理的、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規模超3700億元。
               
                      工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目前,大資管已成為工商銀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業務板塊。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業內首家獲準開業,并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匯業務資格,獲得了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市場先機。工銀理財將在傳承母行穩健合規基因的基礎上加快創新,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和“六穩”工作要求,以新理念、新產品、新模式,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目前,工銀理財的客戶群體包括:超2536萬個人客戶、超55萬法人客戶、超4萬養老金客戶、超8萬私人銀行客戶。2012年至2018年,其客戶收益年復合增長率為15.05%。
               
              發布6款創新理財產品  股權投資聚焦科創企業
               
                      在發布會上,工銀理財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等三大系列共6款創新類理財產品,涉及固收、權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場復合投資領域。
               
                      據唐凌云介紹,此次發布的產品主要有三大特色:
               
                      一是投資門檻低。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的起投點均為1元,可以滿足更多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二是體現長期投資理念。投資期限較傳統產品有所拉長,力求為投資者實現長期穩定的回報。
               
                      三是股權投資聚焦科創企業。本次發布的權益類產品以科創企業股權為投資標的,為投資者開辟了分享企業成長紅利的新途徑。
               
                      此次發布的權益類產品中,包括科創主題私募股權產品——博股通利科創主題。據了解,該產品將直接投資于科技創新企業的非上市股權,被投企業將主要通過科創板退出。并將嚴格面向合格投資者私募發行,投資起點100萬,全國只有200份。在會上,工銀理財還與高瓴資本、君聯資本等一級市場知名機構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
               
              理財產品可投資股票  將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理財子公司為商業銀行下設的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所適用的監管標準與其他資管機構總體保持一致。因此,相比從前,對老百姓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將主要享受以下利好:
               
                      一是理財產品可直接投資股票。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理財子公司成立后發行的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將給資本市場帶增量資金。因此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對A股也是利好。
               
                      二是監管不再設銷售起點門檻。參照其他資管產品的監管規定,不在《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
               
                      之前理財新規規定,商業銀行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的,單一投資者銷售起點金額從不低于5萬元人民幣降到不得低于1萬。理財子公司辦法進一步將門檻降至零,不再設置銷售起點金額。
               
                      三是銷售渠道擴寬。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并遵守關于營業場所專區銷售和錄音錄像、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匹配原則、信息披露等規定。
               
                      四是線上認購更為方便,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但仍要堅持“雙錄”(錄音錄像)和專區銷售等規定。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后,并不意味著銀行不再以母行名義發行理財產品。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出于穩妥有序壓降老產品的監管要求,母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會并存一段時間。
               
              理財子公司推進超預期  牌照優勢明顯
               
                      據統計,截至目前,公開披露理財子公司籌建計劃的銀行數量已達31家,包括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14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8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工行、建行的理財子公司已開業,交行理財子公司則處于獲批開業的狀態。
               
                      安永此前發布的報告表示,2019年資管新規的落地實施,對銀行經營轉型提出迫切要求,“設立理財子公司是上市商業銀行為響應監管政策要求,實現風險隔離,促進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舉措,各行正穩妥推進理財子公司籌建工作,促使銀行理財現有運作模式加快轉型。”
               
                      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認為,理財子公司推進超預期。從目前推進時間表來看,從獲批籌建到獲批開業,工行和建行工作分別只花了不到3個月和4個月的時間,預計其他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也將在6、7月份密集開業。從短期來看,理財子公司設立初期,資產配置品種仍以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為主,但是隨著權益投研能力的提升,權益資產的配置也將提高,對權益市場構成一定的利好。從中長期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成立后,將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同時也將提高直接融資占比;流向權益市場的資金將穩步提高。
               
                      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為資產管理行業新的參與主體,其優勢主要體現在業務范圍、銷售渠道、非標投資方面。理財子公司作為目前唯一可以同時從事公募和私募的資管機構,牌照優勢明顯。
               
                      王劍表示,理財子公司主要是承接過去銀行體內的理財業務,可以依托母行雄厚的客戶資源和銷售網點,投資客戶來源和資產來源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在投資端,理財子公司雖然在股票等領域的主動管理能力并不占優,但是銀行擅長從事非標債權、債權等資產,與基金公司、券商資管存在互補。未來理財子公司可以繼續強化非標債權資產的投資,而在股票投資等互補領域則與基金、券商等資管機構合作,從而提升產品的整體收益和吸引力。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稱,從現在開始,公募不等于公募基金了,公募=“公募基金+公募理財產品”。這是資管新規后商業銀行在資產管理業務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進展。
               
                      在“兩會”期間,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透露,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爭取今年上半年推出。隨著兩家理財子公司的開業,配套制度也漸行漸近。
               


              上一篇: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
              下一篇:重磅!科創板正式開板


              相關文章

              2023產業數字金融走訪交流(第二期)…

              7月27日/中國-深圳

              撥打
              <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