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建行拔頭籌 首批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
【EFEC導讀】據銀保監會官網22日消息,銀保監會日前批準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其他批準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也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理財子公司6個月籌建期即將期滿,工行和建行兩家國有大行率先“撞線”。據銀保監會官網22日消息,銀保監會日前批準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其他批準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也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作為首批獲得批準開業的銀行系理財公司,工銀理財注冊資本為16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北京。建信理財注冊資本150億元人民幣。
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曹宇日前指出,商業銀行應統籌把握好存量資產處置與理財子公司發展的關系,“清舊”和“立新”可以并行,但不能混同。要厘清母行和理財子公司權責,強化風險隔離,防范利益輸送和道德風險等問題,確保理財子公司“潔凈起步、輕裝上陣”,杜絕“帶病上崗”。
據安永統計,截至4月,共有31家銀行披露理財子公司籌建計劃,其中包括大行6家、股份制銀行9家、城商行14家、農商行2家。此前普益標準發布報告預計,市場上至少有60家左右的區域銀行在積極進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工作,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區域銀行家數還將繼續增加。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對于未來理財子公司的發展,商業銀行應做好四方面準備,一是資本準備。成立理財子公司直接消耗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對資本充足率帶來影響。二是要完善制度設計。要建立完備的公司治理機制,要理順子公司聯動機制,理財子公司還可加強與其他資管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合作,成為踐行“開放銀行”理念的全金融平臺。三是要加強人才儲備。四是要構建產品體系。從長遠看,理財子公司不應局限于單一的產品部門或者客戶部門,而應推出開放式的綜合服務。
上一篇:劉士余去供銷社的深刻用意……
下一篇:包商銀行被接管后續,同業剛兌或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