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務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將繼續打造進口水產自有品牌
【EFEC導讀】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第一,繼續深耕供應鏈上游,提升核心能力;第二,全面優化供應鏈,提升成本優勢;第三,加大品牌投入,擴大企業規模與影響力。

36氪獲悉,進口海鮮零售供應鏈公司「食務鏈」近日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由順豐、申通、圓通、中通以及韻達五家龍頭快遞企業共同設立的蜂網投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公司曾獲得來自黑馬基金、中締投資、長石資本、啟賦資本等機構的過億元投資。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第一,繼續深耕供應鏈上游,提升核心能力;第二,全面優化供應鏈,提升成本優勢;第三,加大品牌投入,擴大企業規模與影響力。
「食務鏈」成立早期以打造進口零售供應鏈為主。2015-2017年,公司打通了跨境生鮮上游生產企業的資源與交互關系,同時覆蓋了進口相關的報關、報檢、繳稅、結算等全鏈條業務,將過去十余天才能完成的訂單縮短為兩天。截至目前,食務鏈已鏈接全球40+國家的生鮮直供網絡,覆蓋100+海鮮品類,年平臺交易規模近20億元。
除了供應鏈業務,公司2018年開始打造自有海鮮品牌——寰球漁市,逐步從傳統的集采模式過渡到新零售模式。目前寰球漁市的訂單量已經從2018年初每月不到1萬筆增長到每月十五萬筆,每日交易額超過一百萬元。創始人張頌表示,寰球漁市等的零售業務收入已超過供應鏈業務,與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合作規模也在穩步增長中。
中國生鮮進口量每年約保持了40%的增速,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與新零售的崛起,高品質生鮮食材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同時,海外生鮮供應鏈上下游兩端價格敏感度高,供應鏈企業成本控制能力是關鍵。食務鏈創始人張頌表示,進口海鮮供應鏈企業需要通過互聯網、數字化打通產業鏈條,建立標準化的服務來提升關鍵環節的運作效率,圍繞“多、快、好、省”重度運營。在產品品質把控上,食務鏈從上游養殖、生產環節入手,制定了一整套產品標準,并嚴格規范了海鮮品類從養殖、分揀到包裝、運輸的完整鏈條。
未來,食務鏈將依靠供應鏈+品牌雙核驅動,繼續擴大供應鏈優勢并讓“寰球漁市”成為中國人線上的海鮮漁市品牌。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易果與蘇寧合作升溫,成立新公司發展生鮮供應鏈
下一篇:聯易融完成C+輪融資 聯手渣打銀行布局全球供應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