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那些令人驚艷的物流黑科技
【EFEC導讀】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智慧物流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年,有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倉儲、區塊鏈、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再發展,也有看似天馬行空實際正在成為現實的未來物流園區、地下物流通道等科技建設的落地。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據悉,該項目著眼于交通運輸行業這一北斗系統關鍵民用行業應用,創新突破多項關鍵基礎技術,打造了與北斗衛星系統相匹配的地面應用系列技術,并在交通運輸行業開展了規模化應用,發揮了顯著作用,為北斗系統在我國關鍵行業的體系化、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說明了我國交通運輸領域在科技上有了重大突破,同時也彰顯了國家對于高新技術的關注與重視。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智慧物流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年,有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倉儲、區塊鏈、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再發展,也有看似天馬行空實際正在成為現實的未來物流園區、地下物流通道等科技建設的落地,物流業的發展正進入全面創新、智慧智能、快速便捷、高質高效的新時代。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的那些物流黑科技。
5G
2018年9月26日,德邦快遞攜手廣東聯通舉行了簽約儀式,針對5G科技,雙方將共同組建5G聯合創新實驗室,并在產業資源方面進行合作,并為探索未來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云平臺等方面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聯網方面,5G物流科技實驗室將在干線物聯網、“最后一公里”物聯網、冷鏈物流等方面進行合作。整合聯通的能力,針對干線運輸中的車輛調度管理及駕駛行為、人員安全、車輛安全管理制定行業標準;制定行業最后一公里管理技術標準;并且,結合國家“綠色快遞”政策導向,針對特定用戶整合聯通能力打造冷鏈物流行業領先技術。此外,合作還將針對移動網、云平臺等方面,基于云網一體,構建多云協同的生態。
5G為物流行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速度的改變,5G網絡通過接入海量設備,將為人工智能系統帶來豐富的數據資源,可以基于此訓練出更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開啟萬物互連的智能新時代。
地下物流系統
地下物流系統是指運用自動導向車(AGV)和兩用卡車(DMT)等承載工具,通過大直徑地下管道、隧道等運輸通路,對固體貨物實行輸送的一種全新概念的運輸和供應系統。
簡單點來說,就是像膠囊一樣的無人車穿梭于地下隧道或大直徑管道,連接城市物流中心及市內商超、倉庫、工業園、末端站點;輸送管道將包裹從地下集送中心輸送至住宅樓及寫字樓,實現無人化送貨入戶。
目前,京東物流正深入推進城市智能化物流研究院后續研究工作,研究院將基于智慧城市、立體城市、城市物流規劃、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為城市物流建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打通地下物流中心、地下管廊輸送、智能末端站點、智能社區配送及終端消費者,形成城市級地下物流網絡,把貨物從地下物流中心輸送至各個商戶和終端消費者,將地下物流構想變成現實,推動城市物流的跨越式發展。
智能語音助手
2018年“雙11”到來之前,全國已有5大快遞公司啟用菜鳥智能語音機器人,自動完成“派前電聯”,反饋消費者的配送需求,快遞員無需再逐一撥打電話。
來自菜鳥、阿里小蜜和阿里通信等部門的技術專家,使用語音識別、全雙工語音交互、對話引擎、基礎類人能力等人工智能技術,在2018年初打造出了一款聲音甜美的智能語音助手。菜鳥認為這個機器人使用場景廣泛,有望幫助全國200多萬名快遞員改進工作方式,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統計顯示,以全國200萬快遞員來計算,如果每個快遞員用上智能語音助手,一天可累計節省通話時間16萬個小時。
物流天眼
2018年9月26日,菜鳥宣布與快遞合作伙伴正式上線視頻云監控系統——“物流天眼系統”。
全國各類物流場站內的百萬個攝像頭,將從簡單的監控回溯設施,升級為智能感知設備,開啟"物流天眼",實現對場站的智能管理。這套系統是基于云計算,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低成本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可將視頻監控畫面精準可視化展現。實時監控、計算、分析、預警,幫助管理者實時調度,異常處理,同時,也為每一個包裹的安全快速抵達保駕護航。
菜鳥天眼系統具有高兼容性,可接入任意種類的監控設備,有效解決分撥中心車輛停留超時、車輛擁堵、貨物堆積等問題,還能根據訂單號追蹤快遞目前所處的位置。如今,包括德邦在內,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等中國六大快遞公司悉數表示,共同加入"物流天眼"計劃,用視頻云監控系統提升全國快遞中轉和網點配送效率。
環保技術
2018年4月22日,蘇寧物流在南京舉行了綠色包裝實驗室成立發布會,同時宣布,到2020年,綠色包裝實驗室將聯合合作伙伴,最低投放20億個綠色包裝產品。
蘇寧物流將通過包裝結構、包裝形式、包裹方式的創新研究,減少或降低紙箱、緩沖材料、紙質面單的使用量,從而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通過使用可循環、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包裝容器,以及對這些包裝材料的反復利用,減少對紙箱、膠帶等材料的使用和浪費,從而實現綠色環保。
與此同時,蘇寧物流還將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聯合研發、自主研發,將新型包裝設備與蘇寧物流包裝環節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場景測試、數據反饋、推廣應用”的標準化流程,在大面積應用后,提高全流程自動化水平、提高包裝作業效率、降低包裝材料損耗。
無人配送
2018年11月9日,蘇寧無人車“臥龍一號”正式落地成都,繼北京、南京之后,成都成為第三個實現無人車常態化運營的城市。
據蘇寧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臥龍一號”是國內體積最小,配置最高的一款無人車。結合物聯網、云計算、AI等最新科技元素,通過激光雷達、面陣雷達、GPS、慣性導航傳感器互相配合,使得它可以“看到”周圍環境并進行高精度定位和導航,隨時注意并規避周圍的行人、車輛和障礙物,從而規劃出最優繞行路徑。同時配置前車燈設計,更有利于夜間工作的環境辨別和障礙物識別。
智能倉
日日順的黃島智能倉始建于2001年,十幾年來一直引領大件物流發展趨勢,2018年,日日順將其做了一個全新的改造,這次改造不只是在技術方面的升級,更是在流程、模式、管理上的全面升級,率先實現了物聯網時代大件物流的創新引領。
1.8萬平方米的智能倉里布局了多排高達20多米的立體貨架,在硬件領域實現了多個突破,如AGV首次在大件物流領域的廣泛應用。整個倉庫內,AGV、RGV、堆垛機、輸送機等針對大件商品定制化的多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機器人全流程無縫隙協同運轉,實現了商品入庫、上架、擺放、出庫等全過程都由自動化設備在大數據的精準指引下完成。
無人機
2018年3月,順豐獲得國內首張航空運營許可證;2018年10月中旬,順豐獲批了陽澄湖空域的無人機應用許可,這是繼贛州后順豐拿下的又一空域,現已用于大閘蟹等特色生鮮水產的無人機運輸;2018年11月15日,順豐無人機快遞接駁柜在贛州南康正式落地應用;2019新年伊始,順豐即發債融資160億,加碼投入無人機與智慧地圖。
其實,除了順豐,蘇寧、京東、中國郵政也十分重視無人機的網絡布局。
從2017年開始,京東無人機就已然動作頻頻,包括建立宿遷京東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和培訓中心;建設西安大中型無人機研發生產制造中心;建立北京核心技術研發中心;獲批江蘇、陜西、重慶軍區空軍等的審批;發布200公斤級中型傾轉旋翼無人機等新型無人機。
無人機配送也是蘇寧S實驗室重點探索的項目之一。2017年,蘇寧的貨運無人機系統上線,可實現精準自動起降和全程無人化自主運行。據了解,蘇寧未來計劃圍繞無人機上下游配套產業在全國建設5000個無人機智慧物流樞紐。
作為蓋鄉村網點最多的物流企業,郵政自2016年就開始啟動無人機郵路的試運行。2018年5月17日,中國郵政EMS水陸兩棲無人機在湖北荊門試飛成功。
區塊鏈
在當下物流業發展中,應用信息不對稱依舊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痛點,而區塊鏈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由于本身賬本化、數據不可篡改等特性,使其在降低信任風險、提高交易結算效率、降低經營成本、預防故障和攻擊、提升自動化水平、滿足監管和審計要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這都是物流行業所較為弱勢的方面。
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貨物從發出到接收過程中的所有步驟,確保了信息的可追蹤性,從而可避免運輸流程中突發問題的發生。除了提高效率之外,運用區塊鏈技術還將減少物流中間環節,極大地降低物流企業的工作流量,為物流企業降低成本。
物流業的智能時代終將到來,部分黑科技也終將取代人為作業。科技的便利卻也帶來失業的恐慌,物流人應該接受并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成為這些黑科技的運用、操控者,成為這個茫茫智慧洪流里必不可少的一員。
上一篇:加快發展物流樞紐經濟,物流業降本增效提質迫在眉睫
下一篇:中信銀行張春子博士:打造智能化銀行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