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資本吳海燕:中國金融科技未來的四大方向
【EFEC導讀】華創資本合伙人吳海燕在演講中表示,依然長期看好中國金融科技創業和投資,并列舉了幾點原因。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擁有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用戶群體,有良好的數字金融基礎。

12月15日,2019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盛典在清華大學舉辦。華創資本合伙人吳海燕在演講中表示,依然長期看好中國金融科技創業和投資,并列舉了幾點原因。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擁有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用戶群體,有良好的數字金融基礎。2013年起,國家對于金融創新的監管思路也在逐步成型,一個更穩定、更清晰的監管環境也將有利于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創業。同時,過去幾年創業創新的大潮也教育和培養了一大批擁有技術優勢的金融領域創業者。
對于金融科技的未來,吳海燕表示看好以下方向:
首先是上一波金融科技創業的勝出者,他們將被納入監管,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第二是財富管理和保障型保險服務;
第三是以SaaS普及為基礎,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解決方案、線上風控方案;
第四是技術出海。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剛才我默默計算了一下,今天在臺上展示的18家創業公司無一例外都是2B的,并且集中在這幾個領域:第一個是面向保險行業提供技術平臺的,第二個是面向證券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第三就是面向資產管理或者財富管理機構提供軟件技術服務的。今天的各位創業者都圍繞在這幾個行業,并且科技成分比較高。
華創資本作為一家從2013年就開始投資于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投機構,我們對于目前的金融科技創新創業有什么反思?過去,這個領域的創業者絕大部分來自于互聯網行業,創新是自下而上的,參照美國的一些模式但是更加雜亂無章和激進。同時,國內早期投資人普遍缺乏對金融服務行業的深度理解,缺乏金融行業從業背景,大部分VC過去都在使用“消費互聯網”的投資思路來投資金融科技項目,重增長而輕金融實質、缺風險意識。這兩者加在一起,的確造成了非常大的泡沫、風險甚至傷害。第三,投資人的情緒反復也非常大,樂觀的時候非常樂觀,悲觀的時候過于悲觀。在目前這樣的資本市場環境下,還在投資金融科技的創投機構非常少了,整個一級市場對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處在情緒鐘擺的負極端點上。
此刻,對于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華創如何看待?我們依然長期看好中國的金融科技創投。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10年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也有世界第一大的移動支付用戶群體——截止2018年底,中國有7.83億智能手機用戶,其中71%使用移動支付,70%的支付寶用戶嘗試過三種以上的在線金融產品,所以我們有非常好的數字金融基礎。從2013年起迄今,國家對于金融創新的監管思路也在逐步成型,相比以往,未來我們會有一個更穩定、更清晰的監管環境,這也將有利于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創業。同時,過去幾年創業創新的大潮也教育和培養了一大批擁有技術優勢的金融領域創業者。
關于金融科技的創投機會,剛才臺上的各位也代表了一些未來的趨勢。
首先,上一波金融科技創業的勝出者將被納入監管,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第二,財富管理和保障型保險有巨大的機會。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人群,2億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0萬元人民幣。同時,中國的二級市場投資機會將會發展起來——現在中國的公募基金體量只有14萬億人民幣,占GDP的14%,而且大部分還是貨幣基金,并非股權性基金。
第三,以SaaS普及為基礎,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解決方案、線上風控方案在未來將有非常好的機會。
第四,技術出海——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區域的征信環境、數據環境、金融習慣,和幾年前的中國更接近。我們也看到有一些金融科技出海的創業公司、大型互聯網公司如螞蟻金服等做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國科大與秒鈦坊聯合舉辦數字經濟新路徑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論壇
下一篇:立足大灣區,京東物流啟用亞洲規模最大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