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唄開始接入央行征信!要關它么?
【EFEC導讀】花唄全稱是螞蟻花唄,是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申請開通后,將獲得5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螞蟻花唄的額度,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

當花唄上的每一筆消費記錄都要上報到央行征信系統時,你還敢隨便花么?7月29日,“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話題沖上新浪微博熱搜。花唄接入央行征信,意味著在你的征信報告中,將有歸為個人消費貸款的花唄記錄。
部分花唄用戶開始接入央行征信
花唄全稱是螞蟻花唄,是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申請開通后,將獲得5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螞蟻花唄的額度,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
此前,由于花唄只能用于消費,不能直接用于提現,所以并沒有納入到央行征信體系內。如果用戶出現花唄逾期,通常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三方面:第一,逾期后花唄功能會直接限制無法使用,后續還款后能否恢復由系統不定期評估,人工無法干預。第二,逾期還款將產生相應的逾期費用。第三,逾期后相應的逾期負面記錄會報送給芝麻信用,影響芝麻分。但由于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中心是相互獨立的,芝麻信用不會將客戶的逾期記錄直接報送央行征信中心。
然而,近日,有部分用戶反映,花唄通過服務升級的方式,開始將用戶接入央行征信。
支付寶官方回應稱,自2018年5月花唄宣布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以來,已經有數十家金融機構參與共同服務花唄用戶。而近期出現了大批用戶接入央行征信的現象,是由于“近期根據部分合作金融機構的要求,為了持續給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需要對這部分用戶的服務協議進行升級,其中包括用戶需同意征信授權。”

根據支付寶客服的回復,目前只是部分用戶接入了央行征信,未來會全部覆蓋。開通花唄的用戶,如果在相關合同和產品說明中發現有《個人用戶信息查詢報送授權書》,則表示其信息已經接入央行征信。如果僅有《花唄用戶服務合同》、《芝麻服務協議》以及產品說明,則表示暫時還未接入央行征信。
網友熱議要不要關閉花唄
7月29日,“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話題沖上新浪微博熱搜。截至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稿時,該話題的閱讀量已達到5.8億。
不少網友表示,如果每用一次花唄都要將記錄上傳到央行征信系統,擔心會影響個人征信記錄,要不就不要升級,已經升過級的考慮是否在未來關閉花唄。

比如,網友“你今天真好看——”就表示:征信是把雙刃劍,對純白戶來說能一定程度證明過往履約能力,當然如果支付寶像蘇寧一樣頻繁上報小額消費貸款,每一筆都報,那肯定是弊大于利。

花唄其實是消費金融產品
長期以來,花唄被不少用戶看做是一種“支付工具”,類似于信用卡,先消費、后付款。但實際上,花唄并不是信用卡,而是一種消費金融產品。其他電商系平臺的消費金融產品,如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等,都已先于花唄將用戶使用信息,尤其是逾期信息上報征信。
花唄接入央行征信,意味著什么?根據花唄客服的反饋,花唄征信在央行征信報告中的呈現形式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機構為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發放了多少錢個人消費貸款,顯示業務號、歸還或結清、信息更新日期等數據,并有賬號狀態,逾期分類、本金余額等內容,一般按月上報。
換句話說,在央行的征信報告中,花唄的記錄就是個人消費貸款。
那么,頻繁使用花唄會影響個人信用么?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不逾期的情況下,對于白戶來說,上征信并不是壞事,也會留下良好的還款記錄。但對于頻繁使用網貸、借款的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此前,就有用戶表示因為借唄、京東白條影響銀行貸款審批。
最后,為有意愿關閉花唄的用戶提供操作指南:手機支付寶中進入花唄界面,找到其他,選擇關閉花唄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屏。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微博截屏。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微信停止服務印度用戶,中國手機號用戶仍能正常使用
下一篇:菜鳥網絡殺入全球獨角獸榜單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