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菜鳥等宣布成立國際物流組,將實現全球包裹72小時達
【EFEC導讀】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其中一部分是在中國國內打造一個24小時的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5%以下的物流成本;另外一張網絡,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在全球范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

10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菜鳥網絡今日宣布,與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國際港口社區系統協會發起成立國際物流可視化任務組,共同通過標準推進全球智慧物流的建設,向全球包裹72小時達這一目標靠近。
阿里巴巴方面稱,四方將攜手把任務組建設成為國際物流信息交互標準協商制定及合作推廣的平臺,這一平臺產出的標準成為ISO及業界事實標準,并用到全球智慧供應鏈建設當中。
為什么要產出這些標準?
“標準已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物流技術標準是物流合作伙伴之間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菜鳥網絡CTO谷雪梅表示,菜鳥希望與產業鏈物流合作伙伴攜手共建全球物流技術標準,促進物流供應鏈全鏈路可視化。
“但在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建設中,物流信息碎片化問題依然嚴峻”,任務組標準項目負責人劉大鵬指出,當前的情況是,區域性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可提供與物流鏈各主體的信息,但是信息共享仍存在諸多問題,“也就是說,每個LISS已遵循聯合國貿易便利化與電子業務中心、ISO等發布的物流信息交互標準,但LISS之間的信息共享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今年5月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其中一部分是在中國國內打造一個24小時的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5%以下的物流成本;另外一張網絡,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在全球范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菜鳥的服務已覆蓋了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擁有200多個跨境物流倉庫和100多個跨境合作伙伴。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日在杭州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下的B2B電商實踐之路”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B2B電商平臺、金融機構(VC、銀行、信托、商業保理等)、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區塊鏈等企業高管,針對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實踐探索、資本對接、新技術革新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務咨詢:Sofia 張女士 158-2763-1668(同微信)
上一篇:1919獲阿里巴巴集團20億元的戰略投資
下一篇:深圳又一供應鏈上市公司“普路通”擬引入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