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來了!首批18家企業上市 市場將迎來變化?
【EFEC導讀】自4月27日改革總體實施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至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僅歷時4個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推進速度超預期。

8月24日,創業板迎來歷史性時刻,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
自4月27日改革總體實施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至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僅歷時4個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推進速度超預期。作為存量與增量市場的同步改革,創業板對一系列基礎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包括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市場也期待,改革不僅將為創業板帶來新生態,還將為注冊制的全面推廣積累經驗。
首批企業發行火熱網上中簽率最高0.02%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上市的18家企業已經全部完成發行,市場化定價機制有效地發揮了作用。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在19.1-59.7倍之間,平均值39.3倍。其中,發行市盈率最高的為康泰醫學,最低的為卡倍億。發行價最高的為鋒尚文化,發行價為138.02元/股,其也是首批企業中唯一一家發行價超100元的企業。另外,還有南大環境、安克創新、捷強裝備三家企業的發行價在50元/股以上。發行價最低的為康泰醫學,為10.16元/股。
從募資規模來看,18家企業企業融資額在2.6-27.2億元之間,平均值11.2億元,融資總額200.6億元。募資總額最大的是安克創新,達27.19億元;其次為鋒尚文化,募資總額為24.87億元。共有4家企業募資總額在5億元以下,募資總額最小的為卡倍億,僅2.59億元。
從網上發行情況來看,投資者對于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的參與熱情較高,網上有效申購戶數均超1200萬戶,18家企業的認購倍數均在4000倍以上,這也導致首批企業的網上中簽率較低。
其中,認購倍數最高的為捷強裝備,達到7461.53倍;捷強裝備的中簽率也是最低的,為0.0134%。捷強裝備是18家企業中唯一一家采用直接定價方式發行的企業,全部股份在網上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其他17家采取詢價方式發行的企業,網上認購倍數平均值為5640倍,中簽率平均值為0.0179%,其中中簽率最高的圣元環保也僅0.0216%,低于此前創業板首發新股平均中簽率。
首批企業全掃描:11家企業凈利潤超1億元安科創新盈利最高
從注冊地來看,首批企業中廣東省貢獻的企業數量最多,有3家企業;另外浙江、江蘇、安徽三個省份各有2家企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兩大行業的企業最多,均有3家。另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醫藥制造業各有2家企業。
從營業收入來看,18家企業中,安科創新的營業收入最高,2017-2019年三年營收均在30億元以上,2019年達到66.55億元,是18家企業中唯一一家營收超60億元的企業。另外,歐陸通、美暢股份、天陽科技三家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均在10億元以上。
從凈利潤來看,依然是安克創新排名領先,其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7.21億元。排名第二的為美暢股份,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4.08億元,不過這是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的結果,美暢股份2018年歸母凈利潤為10.24億元,2019年下滑了超60%。在首批18家企業中,共有11家企業2019年歸母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最低的為卡倍億,為6034.96萬元。
從增長率看來,18家企業中,有三家企業2017-2019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其中最高的為藍盾光電,達到118.38%;其次為鋒尚文化,符合增長率為116.90%;第三名為捷強裝備,復合增長率為101.28%。另外,還有康泰醫學、回盛生物、美暢股份三家企業過去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負值。
對于一般企業,創業板設置了三套上市標準,首批18家企業均選擇了沒有市值要求的第一套標準,即“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
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變化?新老股票漲跌幅限制均提升至20%
8月24日起,創業板交易機制也將發生一系列變化,并且,新的交易機制同時適用于增量公司和存量公司,投資者需要注意其中的變化。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包括漲跌幅限制、申報價格范圍限制、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單筆最高申報數量等方面。
在漲跌幅限制方面,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后日漲跌幅限制為20%;創業板存量股票、相關基金日漲跌幅限制由10%放寬至20%。根據深交所公示名單,共有22只基金自8月24日起漲跌幅限制提高至20%,包括“創精選88”、“浦銀創業”等18只ETF,以及3只分級基金和1只LOF。
創業板引入了申報價格范圍限制。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于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于賣出基準價格的98%。需要注意的是,超過上述申報價格范圍的訂單,將暫存于交易主機,此時訂單不在行情中顯示,也不會撮合成交,待價格波動使該筆訂單進入申報價格范圍時,會自動參與競價,成交前投資者可隨時撤單。
在申報數量方面,創業板股票限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5萬股。如投資者提交的單筆申報數量超過要求,交易系統將直接拒單。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板單筆最小申報數量及變動單位沒有變化,仍為100股或其整數倍,賣出時余額不足100股的,應一次性賣出。
在盤中臨時停牌機制方面,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警示交易風險的同時,保障交易連續性和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復牌時,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
除此之外,創業板優化了兩融及轉融通機制,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轉融通出借券源擴大,戰略投資者可出借配售獲得的股票;新推出轉融通市場化約定申報方式,增加交易靈活性,提升交易效率,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當日可供投資者融券賣出。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大投資者在參與交易前,應當充分了解創業板交易規則的具體要求,充分了解新老交易機制的差異化安排。嚴格遵守交易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規則,依法依規參與交易。同時,密切關注創業板上市公司基本面,綜合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科學決策,理性投資。
創業板對于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進行了一定調整,改革后,創業板新開戶投資者實行“1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適當性,已開戶的存量投資者需要補簽新版風險提示書。目前,近年來參與過創業板交易的存量投資者大部分已重新簽署風險揭示書。
注冊制將為創業板帶來哪些變化?
首批企業上市之后,還有更多企業正在上市的路上,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受理365家企業創業板首發上市申請,其中29家已注冊生效,還有303家處于受理問詢狀態。除了首發上市之外,創業板再融資、并購重組同步實施注冊制,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共受理161起再融資申請、9起并購重組申請。
注冊制將為創業板帶來哪些變化?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創業板注冊制還是以信息披露為重心,將重點轉移到企業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披露必要的投資決策信息上面來,因此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就顯得更加重要。此次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審核權實質性下放,由交易所審核發行材料,在前端監管放松的情況下就必須加強后端監管。首先,對于中介機構來說,要更強調激勵和約束制度,此次創業板改革不再像科創板一樣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項目進行強制跟投,因此需要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確保保薦機構、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依法履行職責。其次,要完善退出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最后還要加強法律制度的建設,有必要推進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
事實上,此次創業板改革在退市制度方面已經進行了全面優化,簡化了退市程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對應當退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大幅壓縮退市時間;還優化了退市標準,引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及營業收入組合指標、市值、規范運作等退市指標,取消單一連續虧損等退市指標。
相關法律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新《證券法》集中規定了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各項創新制度,其中就包括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以投資者保護機構為特別代表人的訴訟采用“默示加入、明示退出”模式。證監會也發布了相關文件,下一步將抓緊推動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實施落地。
注冊制改革是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創業板實施注冊制之后,下一步全市場的注冊制改革也值得期待。銀華基金長期價值增長投資部負責人、執行總經理唐能表示,除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方面的意義之外,注冊制還將對企業長期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首先是可以為企業提供更有效的資金支持;其次,在注冊制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監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等一系列基礎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未來如果一些企業沒有踏實經營或立足長遠發展,獲利就沒有那么快,更注重長期發展、規范發展的企業將會獲得更好的機會,因此企業發展和資本市場發展會形成良性循環。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上一篇: 蘇寧銀行、蘇寧金融與湖南三湘銀行達成深度合作
下一篇:韻達股份:擬設立多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發行規模不超過25億元